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四羊方尊一直以來被譽為最有藝術美感的青銅器,的確,羊的造型自古就被人們賦予吉祥安和的美好寓意,雙羊尊在留落到海外的銅器中,也有許多以羊為造型的文玩器具。
中西文化中的羊
在大英博物館中展示的一尊青銅器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來自中國的雙羊尊,這件雙羊尊的造型很特別,它由兩隻背部相連的羊組成,羊角彎曲,羊背相連托起尊筒。雙羊四角,展現出寫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雙重藝術風格。在大英博物館參觀的許多遊客都會情不自禁的在雙羊尊前駐足。
在西方文化裏羊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大英博物館埃及展廳中就有一尊獅身羊麵像。在古埃及神話中,羊象征著至高無上的太陽神阿蒙。同是文明古國的希臘,在其神話傳說中,羊又變成了掌管農業和畜牧業的神靈潘,它人身羊足,頭上長角,經常出現在希臘的文學和藝術作品中。
羊以溫順善良的形象成為世界東西方古老文明中共同的美好象征,不少西方觀眾都對這尊來自中國的的青銅器抱有濃厚的興趣,並且讚賞有加。
在中國古代,羊的造型一直深受人們喜愛。古文中“羊”與“祥”相通。因此,在很多金石鍾鼎的器物上都會看到“吉羊”的字樣。同時,羊又與太陽的“陽”諧音,成語“三陽開泰”也寫作“三羊開泰”,寓意著春暖花開萬事萬物蒸蒸日上。
怪異的鱗片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叫做“羊毛長在羊身上,好羊出好毛”。可是,細心的人會發現雙羊尊的一個秘密——這兩隻羊的身上長的不是羊毛,而是鱗片。而且羊腿上還盤旋著一條向上騰飛的龍。
前文中我們說到,羊的形象在我國是一種美好的象征。而在青銅器鑄造的數千年前,羊不僅有著吉祥的寓義,更是中國古老的少數民族羌族的文化圖騰。從“羌”這個字上我們就不難看出,是“羊”字與“龍”字組合而成的。相傳,羌族人一直作為圖騰頂禮膜拜的,實際上也是羊首龍身的一種神獸。
龍(甲骨文)羊(甲骨文)羌(甲骨文)
遙遠的孿生兄弟
在日本的根津美術館也有一件雙羊尊。這件雙羊尊身高約45厘米,器作雙羊形,背負尊筒,仰首前探,羊角彎曲,腿部也有龍體卷曲的龍紋。和大英博物館的雙羊尊比較,兩件雙羊尊的藝術風格如出一轍,隻是在細節上略有不同——英國收藏的雙羊尊羊角大而彎曲,頷下有勾曲形棱脊作為羊須,顯得雄壯威武。而日本根津博物館的雙羊尊則更為柔美玲瓏。名稱:雙羊尊:
年代: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1世紀)
通高:約45厘米
現藏於:日本根津博物館
名稱:雙羊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