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獅身羊麵像皇帝死後的不幸遭遇——銅鎏金乾隆牌位(2 / 3)

牌位命運得逆轉

李壽昆先生是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兼職教授,曾於多年前到德國講學,主講“中國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德國知識分子對中國古代文化情有獨鍾,因此,李先生在當地結識很多朋友,還認識了在德國做生意的經濟學博士薛小丹。一見如故的兩人最終成就了乾隆牌位的歸國之路。

薛小丹在德國生活了20年,其父是中國近代著名詩人曾卓。李先生和薛小丹對文物有共同的愛好,德國有條和巴黎香榭麗舍大街齊名的“國王大街”,坐落著數十家古玩店。那裏經常舉行的小型拍賣會成為了他們搜尋各種漢文化收藏品的去處,搜尋也為他們日後鑒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幾年前,他們與一些熱愛中國文化的德國各界人士共同成立了“德國中國傳統文化及養生協會”,並在電視和電台開始發布廣告,願意幫助收藏者鑒定文物,同時希望收購各種中國文物。

2004年12月,與薛小丹相交多年的德國人迪亞克看到廣告後,對自家地窖保存多年的藝術品產生了好奇,並把薛小丹請到了家中。年屆六十的迪亞克是位咖啡代理商,他的家位於德國南威州杜伊斯堡市,該市是一個地處萊茵河畔的傳統古老之城。

德國人家的地窖並不是我們想象中存放雜物的地下室,而是具有良好通風和濕度的“保險箱”。薛小丹來到迪亞克家的地窖,發現整齊擺放的大量藝術品中,不乏來自中國的佛像、器皿、書畫等。薛小丹多年鑒寶的直覺告訴他,混跡其中的一個牌位出自清宮皇室。

落葉歸根

薛小丹將發現的細節通過互聯網告訴了已經回國的李先生。李先生赴德再次來到迪亞克家中。了解到,迪亞克的父親曾是一位工廠主,地窖裏的一些藝術品是其二戰時期收藏的。其祖父曾於清朝末年在中國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等地傳教,十多年間,其祖父四處搜尋中意的“寶物”。或許當時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同是德國人的緣故,私交促使牌位等物品成為司令給傳教士的“禮物”。祖父回國後,就將這些文物暗藏家中地窖裏直到現在。

通過鑒別,李先生了解到牌位上的滿文意為“高宗純皇帝”,而高宗純正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廟號。至此,失蹤近百年的乾隆皇帝牌位又重見天日了。

同時被發現的還有“百鳥朝鳳”壽帳。

經過一番商討,迪亞克願意將這兩件中國珍貴文物轉賣給李先生。並告訴李先生,他曾經到過中國,也認為中國文物理當回到中國,如果條件合適,他將陸續拿出其他收藏。

之後,銅鎏金牌位又輾轉至歐美,經中國香港回到大陸。回歸中國後,暫藏於誠銘國際拍賣(北京)有限公司,2005年9月17日被北京的一位楊姓文物收藏愛好者以420萬元拍得(另付10%傭金,共計462萬元)。

品物賞寶

銅鎏金九龍浮雕乾隆牌位名稱:清銅鎏金九龍浮雕乾隆牌位

通高:約32.5厘米

質地:銅質度鎏金牌位

特征:牌位中心刻有滿文(漢譯:高宗純皇帝)

百鳥朝鳳壽帳相關鏈接

“百鳥朝鳳”壽帳

與乾隆牌位一同回歸的“百鳥朝鳳”壽帳,高6米、寬3餘米的壽帳屬於京繡,在紅底上繡有百鳥朝鳳、瑞獸、牡丹、蓮花、長壽靈芝等圖案,鳳立於奇石之上,一派王者氣派。李壽昆先生確定,麵積之大、工藝之精,非民間人家能用,一定出自宮庭藏品。壽帳是種可開合的掛飾,在古代代表吉祥和睦和富貴,遺憾的是,這次發現的壽帳隻有半幅,它的另一半至今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