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獅身羊麵像皇帝死後的不幸遭遇——銅鎏金乾隆牌位(1 / 3)

紫禁城位於北京舊城的中心,根據舊時皇城“左祖右社”的建築模式,在紫禁城東側建太廟(即今日勞動人民文化宮所在地),為明清兩朝皇室供奉先帝牌位、舉行祭祀大典的地方。1914年,太廟由清皇室移交給北洋軍閥政府接管,然而就在這一年,太廟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乾隆皇帝牌位神秘失蹤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91年後,2005年6月16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個拍賣預展會上,這個曾經失蹤多年的國寶,乾隆皇帝牌位又突然出現在人們麵前,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們不妨一同回到1914年的北京,去探尋乾隆牌位的蹤跡。

戴塞爾的預謀

1914年冬天,北京古城寒冷異常,德國古董商戴塞爾的家裏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人是誰呢?

太廟 再過幾天,太廟就要正式移交給北洋軍閥政府接管了,兩權交接的混亂時刻,總有人借機發橫財。這位不速之客就是太廟的管事太監,他也想趁機倒賣太廟的文物,大賺一筆。於是他把一份太廟物品清單交到了戴塞爾手上。戴塞爾看了看清單,笑著說:“我隻對中殿寢宮裏的皇帝牌位感興趣,然而別人的我還不要,我就要乾隆皇帝的牌位!”說著,戴塞爾將一張銀票交到管事太監手裏,管事太監接過銀票,麵露難色,說:“要是要其它兩廡配殿裏的牌位,你要多少,我給你拿多少,可是太廟中殿是看守最為嚴密的,不容易下手啊,能否換個別的?”戴塞爾搖搖頭,說:“你知道我為什麼一定要乾隆皇帝的牌位嗎?”管事太監疑惑的看著他,戴塞爾卻不慌不忙的點上一顆雪茄……

事情還要從一個名叫戴進賢的人說起。戴進賢原是一位德國天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在清朝供職長達29年之久的外籍官員。戴進賢曾經一度想要回德國探親,卻沒有得到乾隆皇帝的恩準,最終抑鬱成疾,病逝他鄉。而這個叫戴塞爾的人就是這位德國天文學家的後人,也正是出於這種身份,使戴塞爾有了為戴進賢報仇的想法,他誓要將乾隆牌位盜運回國,以祭祖先在天之靈。因此,戴塞爾不惜花重金找來太廟的管事太監,經過幾次講價,見利忘義的管事太監拿著巨額銀票決定鋌而走險。

監守自盜,國寶外流

這一天深夜,中殿寢宮的門悄然開啟,一個人影偷偷的溜了進去,直奔乾隆皇帝牌位而去,這個人影正是管事太監。管事太監將牌位偷到手後,一刻都沒有耽擱,立即飛奔至戴塞爾家。

燈光下,戴塞爾仔細審視著牌位——乾隆牌位整體造型莊嚴肅穆,做工精細,鍍有通體鍍有鎏金。牌位上有九條金龍環繞,這九條龍,龍須飛揚,鱗片清晰,指爪有力,神態凶猛。牌位中心處刻有滿文,翻譯成漢語為:“高宗純皇帝”。

乾隆姓愛新覺羅,名弘曆,年號乾隆。“乾隆皇帝”是民間約定俗成的說法。“高宗”是乾隆死後追尊的廟號,“純皇帝”是其死後追封的諡號。所以說,這位“高宗純皇帝”就是乾隆。戴塞爾做中國的古董生意很長時間了,是個中國通,他自然知道這些。經他仔細鑒定,認定這就是他處心積慮所要找的乾隆皇帝牌位。幾天之後,他帶著這個牌位悄悄地登上了回國的船。

回到德國,戴塞爾並沒有將這塊牌位拿出來供人們欣賞把玩,也沒有去炫耀他的複仇功績,而是將它藏在了自家的地窖裏,每逢萬聖節,他便將乾隆牌位取出,對著祖先的靈位祭祀一番。

戴塞爾沒有將這段故事講給自己的後人,這個故事隻有他和那個已不知身處何地的管事太監知曉。自此,這塊精致的國寶牌位就在遙遠的西歐靜靜沉睡了近百年。

小小的牌位記載了乾隆皇帝文韜武略的一生——牌位上浮雕有九條龍,此處有兩種解釋,其一是說寓意乾隆皇帝為“九聖之尊”。另一種說法是,乾隆是真龍天子,加上其本身為一條龍,此處共有十條龍,暗喻乾隆的十全武功。意思是說乾隆在位的60年期間,曾經十次出征,每一次都得勝凱旋,將中國的版圖擴至曆史最大,使清朝國威遠揚世界。因此,乾隆自稱“十全武功”或“十全老人”的說法便由此而來。但無論如何,曾經叱吒的太上皇是想不到自己可以有機會“出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