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故事的美妙,還不止此,——“一天還應在山上走幾裏路”,這句話從滑稽式的醫士口中道出的時候,我不知應如何的歡呼讚美他!小朋友!漫遊的生涯,從今開始了!
山後是森林仄徑,曲曲折折的在日影掩映中引去,不知有多少遠近。我隻走到一端,有大岩石處為止。登在上麵眺望,我看見滿山高高下下的鬆樹。每當我要縹緲深思的時候,我就走這一條路。獨自低首行來,我聽見幹葉枯枝,嘁嘁喳喳在樹巔相語。草上的薄冰,踏著沙沙有聲,這時節,林影沉蔭中,我凝然黯然,如有所戚。
山前是一層層的大山地,爽闊空曠,無邊無限的滿地朝陽。層場的盡處,就是一個大冰湖,環以小山高樹,是此間小朋友們溜冰處。我最喜在湖上如飛的走過。每逢我要活潑天機的時候,我就走這一條路。我沐著微暖的陽光,在樹根下坐地,舉目望著無際的耀眼生花的銀海。我想天地何其大,人類何其小。當歸途中冰湖在我足下溜走的時候,清風過耳,我欣然超然,如有所得。
三年前的夏日在北京西山,曾寫了一段小文字,我不十分記得了,大約是:
隻有早晨的深穀中
可以和自然對語。
計劃定了
岩石點頭
草花歡笑。
造物者!
在我們星馳的前途
路站上
再遙遙的安置下
幾個早晨的深穀!
原來,造物者為我安置下的幾個早晨的深穀,卻在離北京數萬裏外的沙穰,我何其“無心”,造物者何其“有意”?——我還憶起,有“空穀足音”,和杜甫的“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穀”的一首詩,小朋友讀過麼?我翻來覆去的背誦,隻憶得“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穀;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這八句來。黃昏時又去了。那時想起的,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歸途中又誦“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鬆而盤桓。”小朋友,願你們用心讀古人書,他們常在一定的環境中,說出你心中要說的話!
春天已在雲中微笑,將臨到了。那時我更有溫柔的消息,報告你們。我逐日遠走開去,漸漸又發現了幾處斷橋流水。試想看,胸中無一事留滯,日日南北東西,試揭自然的簾幕,躡足走入仙宮……
這樣的病,這樣的人生,小朋友,請為我感謝。我的生命中是隻有祝福,沒有咒詛!
安息的時候已到,臥看星辰去了。小朋友,我以無限歡喜的心,祝你們多福。
冰心
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五日夜,沙穰。
廣廳上,四麵綠簾低垂。幾個女孩子,在一角窗前長椅上,低低笑語。一角話匣子裏奏著輕婉的提琴。我在當中的方桌上,寫這封信。一個女孩子坐在對麵為我畫像,她時時喚我抬頭看她。我聽一聽提琴和人家的笑語,一麵心潮緩緩流動,一麵時時停筆凝神。寫完時重讀一過,覺得太無次序了,前言不對後語的。然而的確是歡樂的心泉流過的痕跡,不複整理,即付晚郵。
(以上二篇最初發表於《晨報·兒童世界》1924年2月24日、29日,後收入《寄小讀者》。)
【賞析】
病中的冰心由看到別人的病痛而思索發出“生、老、病、死、是人生很重大而又不能避免的事”的感慨。她告訴小朋友造物者是公平的,在我們的上頭。見“我”萬沒有整天的放下正事來賞玩自然的道理,便“眉頭一皺”,“輕輕的賜予我一場病。”使得“我”能在“遊泛於自然海中”“得以治愈,冰心虛構出一個”造物者,並賦予他以思想,通過擬人化的形象描述,貼切自然的將世事變化自然的展現在讀者麵前。即便是生病,也能樂觀的認為是造物者的賜福。
這就是冰心開闊心襟,樂觀向上的表現。
通訊十五
仁慈的小朋友:
若是在你們天大的愛心裏,還有空隙,我願介紹幾個可愛的女孩子,願你們加以憐念!
m住在我的隔屋,是個天真爛漫又是完全神經質的女孩子。稍大的驚和喜,都能使她受極大的激刺和擾亂。她臥病已經四年半了,至今不見十分差減,往往剛覺得好些,夜間熱度就又高起來,看完體溫表,就聽得她伏枕嗚咽。她有個完全美滿的家庭,卻因病隔離了。——我的童心,完全是她引起的。她往往坐在床上自己喃喃的說:“我父親愛我,我母親愛我,我愛……”我就傾耳聽她底下說什麼,她卻是說“我愛自己”。我不覺笑了,她也笑了。她的嬌憨淒苦的樣子,得了許多女伴的愛憐。
r又在m的隔屋,她被一切人所愛,她也愛了一切的人。又非常的技巧,用針用筆,能做許多奇巧好玩的東西。這些日子,正跟著我學中國文字。我第一天教給她“天”、“地”、“人”三字。她說:“你們中國人太玄妙了,怎麼初學就念這樣高大的字,我們初學,隻是‘貓’、‘狗’之類”。我笑了,又覺得她說的有理。她學得極快,口音清楚,寫的字也很方正。此外醫院中天氣表是她測量,星期日禮拜是她彈琴,病人閱看的報紙,是她照管,圖書室的鑰匙,也在她手裏。她短發齊頸,愛好天然,她住院已經六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