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掩耳塞耳法:端坐床上,微閉目,用雙手掩耳,然後用指頭彈擊後腦勺,直到自覺微累時,躺下入睡,堅持數日,必有好處。或用衛生棉球塞入兩耳,進入異常安靜的狀態,加之能排除雜念,不做思考,可安然入睡。
(11)濯足安眠法:臨睡前,用熱水泡腳20分鍾~30分鍾,洗後用手按摩足底湧泉穴數10下,是克服失眠的無藥良方。
(12)音樂香味催眠法:利用音樂或香味創造一個利於催眠的環境,如睡前聽聽莫紮特的《催眠曲》、門德爾鬆的《仲夏夜之夢》,效果都挺好。睡覺時,將蘋果、柑橘、橙子等水果放在枕邊,這些對神經有鎮靜作用的水果,芳香飄逸,對治療失眠有良效。
(13)頭東腳西法:人在睡覺時最好采取頭東腳西的位置,這樣有利於克服失眠症。因為這個方向順應地球磁場。
(14)避免刺激法:睡前應避免刺激性強的活動,如看激烈球賽、驚險電影、電視、戲劇、書籍,同時也不能與人生氣。此外,也不要喝濃茶、咖啡等飲料,以免神經受刺激。
32.睡眠保健的竅門
(1)適度賴床保健法:晨醒後,在床上賴上幾分鍾,眨眨眼睛,揉揉後腦勺,伸展一下四肢,再起床,可以使人體各器官有足夠的時間進入準備才開始啟動、運轉。就像汽車啟動時需逐漸掛擋,馬達轉動時需逐漸加速一樣,人體從靜躺8小時,迷走神經抑製的狀態,轉化到交感神經興奮、迷走神經興奮、交感神經抑製的活動狀態,總需要一個過程和其所需要的時間,因此,適度賴床對身心健康有益,你不妨早醒幾分鍾,晚起幾分鍾。
(2)頭發未幹不上床:晚上洗頭後頭發未幹便上床休息,可因頭發內的水汽要逐漸蒸發帶走人體熱量,導致擴張的頭皮毛細血管逐漸受冷收縮,使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條件反射式地隨之收縮,繼而造成肌體受涼,局部供血不足,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下降;加之枕頭浸濕夜間變涼使頭部受寒,將使平日積存在上呼吸道附近的細菌病毒乘虛而入,將令洗發者(特別是長發女性)出現頭痛、鼻塞、低熱等感冒症狀,所以,宜用電吹風將頭發吹幹後再入睡。
33.涼爽消暑八藥浴
夏天氣候炎熱,人體出汗較多,洗個溫水澡很是舒服,若在浴水中加入一些祛暑保健藥物,尤覺涼爽消暑。
(1)茶浴:用茶水浴身,具有護膚功效。尤其是對皮膚幹燥的人,經過幾次茶浴後,皮膚可變得光滑細嫩。
(2)醋浴:將少量的醋加入洗澡水中,入浴後周身舒適並可止癢,還可使頭發柔軟光澤。
(3)翠衣浴:取西瓜皮若幹,去表皮後塗抹全身,五六分鍾後,用溫水洗淨。此法既可防痱痛,又可健美皮膚。
(4)風油精浴:在洗澡水中加入三五滴風油精浴後渾身涼爽,還有防痱的作用。
(5)十滴水浴:將10毫升一支的十滴水三瓶加入浴水中,浸浴一刻鍾,浴後雙目清明,體感涼爽,可治痱子。
(6)仁丹浴:一盆浴水,成人放30粒,小孩酌減,充分攪拌溶化。入浴後,皮質沁涼,神情舒暢,有助消暑提神。
(7)艾葉浴:取新鮮艾葉30克~50克,放入澡盆中用沸水衝泡5至10分鍾,取出艾葉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即可沐浴。艾葉浴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療效。
(8)草蒲浴:將20克~100克草蒲放入澡盆內,用沸水衝泡5至10分鍾,取出草蒲加水調至適宜溫度即可。草蒲浴對治療風濕性疾病有一定療效,還可使皮膚變得光滑。
34.按摩穴位消除疲勞的竅門
肺經、大腸經、心包經、三焦經、心經和小腸經等6條經絡起止於手。“手心區”,即手掌的中心是與心髒功能有關的穴位所在;位於手心偏下方的“健裏三針區”和位於食指正下方的“胃脾大腸區”,是改善胃腸消化功能並帶動其他髒腑功能活躍的特效穴位的所在。揉壓這3個部位,疲勞立可獲得緩解或消除。揉壓時可用一隻手的拇指按住另一隻手的手心,其他四指按其手背,以拇指球先順時針旋轉按摩揉壓若幹下,之後逆時針旋轉按摩揉壓若幹下,使之發熱,直到稍感微痛為止;然後,轉換另一隻手,用同樣方法按摩揉壓。揉壓按摩的順序,男性先左後右,女性先右後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