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消除腳疲勞的竅門
走路過多或劇烈運動產生腳的疲勞時,不能躺下休息,而要依一定方法輪換著活動。道理是,在大腦裏如有兩個以上的區域出現興奮和抑製現象的交替,人體中的肌肉群處於緊張和放鬆狀態的變換,就能加速消除疲勞。具體活動方法是:一邊活動腳趾,一邊踮起腳尖走路;靠兩腳外側的支撐,慢慢地走一段路;腳後跟著地,腳趾盡量張開,再走一段路;腿、腳並攏,腳尖著地起立,然後再用腳跟著地起立,連續做數次;坐勢,伸直兩腿,抬起兩腳,用腳趾在地上左右劃圈;坐墊,兩腳伸直,腳趾盡量張開,然後五趾並攏,各抓住某件東西。
36.胖人度夏三要決
(1)心靜:“心靜自然涼”,凡事要冷靜,家裏掛上一幅冰山雪峰圖,經常看一看,多聽一些輕鬆愉快的音樂,煩悶、焦躁的心情頓時化為烏有。
(2)健身:即使是炎熱的夏天,胖人也一定要稍加活動,不能老是睡覺,越睡越胖,胖人的活動必須在涼爽的情況下進行。
(3)飲食有節:多吃瓜果蔬菜,少吃大魚大肉;多喝點湯、粥等,少吃餃子、烙餅、包子;多喝茶,少喝帶糖的飲料。
37.消除疲勞的竅門
(1)用西紅柿根蒂塗擦腳心:取生吃西紅柿剩下的根蒂,在腳掌心處來回塗擦並順便按摩湧泉等穴位,可以解乏,消除疲勞。
(2)鹽水泡腳去酸痛:忙了一天,除腰酸腿痛外,腳最辛苦。取一盆溫水,放入兩勺食鹽,用鹽水泡腳,可解乏提神,精力大增。
38.腦力勞動者保健妙方
(1)蔥蒜食療法:腦力勞動者通常由於長期伏案工作或缺乏大量的體育運動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血壓血脂偏高、消化功能減退或食欲不振等病症。為此,在每次吃飯時有意識地多吃一些大蔥蘸醬、蔥爆羊肉以及生蒜、生薑等調味品,不僅促進了消化液的分泌、提高食欲、增強體質,而且還可起到降壓降脂、健腦強身的作用。
(2)梳頭醒腦法:人體頭部素有“諸陽之首”的稱譽,祖國醫學認為,頭為一身之主宰,人體重要的十二經脈與幾十處大小穴位均彙聚於此。
如果用手指或梳齒代替銀針,對這些穴位和經脈進行按摩和刺激,那麼便會帶來以下多種好處: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刺激神經末梢傳遞大腦信息而產生興奮,增加對頭部的皮膚和毛囊的營養供給;調節大腦多路神經的功能,醒神益智;消除多種勞累和倦意,等等。
因此,伏案工作者工作時間較長後,如遇到頭昏腦漲、思維能力下降、全身疲倦等症狀時,可停下手頭的工作,用手指或梳子柔和地梳刮頭發3分鍾~5分鍾,便會感到清心明目、醒腦提神、精力充沛、全身舒服。
39.心髒病患者的保健竅門
心髒病患者多於淩晨或清晨發病,為防止從深睡狀態過渡到身體直立、運動狀態時比較突然,容易造成心肌局部缺血的情況發生,有“起夜”習慣的患者不僅在深夜或清晨上廁所時動作要輕柔緩慢,而且最好在床頭上以臥姿小便。
40.養生秘訣
(1)發宜常梳不宜蓬。梳頭可活頭部血脈、神清氣爽;蓬頭亂發使人倦怠消沉、發枯無華。
(2)目宜常轉不宜凝。雙目久視物後要遠眺近旋、閉目瞬養;久凝不動便目幹瞼澀,視覺疲勞。
(3)齒宜常叩不宜磨。上下牙齒輕輕對叩,振動根係,使血運旺盛祛牙病;磨牙卻有損牙表麵釉質的堅固。
(4)心宜歡樂不宜愁。開懷常樂,談笑風生,心情自然舒暢。
(5)肝宜溫和不宜燥。遇煩惱事隻有以溫克怒,肝膽才能疏泄條達。
(6)肺宜溫潤不宜燥。肺宜溫潤的空氣,有助於呼吸道防病,避免唇幹,咽痛、咳濃痰。
(7)胃宜規律不宜暴。飲食須有規律,定時定量方可補益。
(8)腹宜常暖不宜涼。腹部要注意保暖。
(9)皮膚宜幹不宜濕。要衣著幹燥、清潔。
(10)手腳宜動不宜靜。勤動手腳、四肢關節,可活躍經絡,通達調解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