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說:“食物循環就叫食物鏈。不過,現在發達國家都不給莊稼上糞了。”
建國大漢問曰:“莊稼不上糞,咋生長,咋開花,咋結果,咋成熟。”
老四說:“給莊稼上肥料呀。就是咱大隊部放的那一堆蘇聯產的化肥。”
建國大漢說:“可別提了,那哪是什麼莊稼肥料,分明是莊稼毒藥。二大爺捧了一捧,上到花棵兒根上,沒幾天,那花棵兒就死了。看現在誰還敢給莊稼上化肥。”
這個建國大漢說的這件事情,不是一個冷笑話,是千真萬確真實發生過的事實。
這裏提到的花棵兒和上邊提到的玉蜀黍棵兒都是莊稼的一種,花棵是棉花植株,玉蜀黍棵兒和玉杆都是玉米植株。我們那裏把長在地裏的玉米植株叫玉棵兒,把已經砍倒的幹枯玉米植株叫玉杆。玉杆全名玉蜀黍杆,官方語言叫玉米秸稈。
父老鄉親們扯著閑篇侃著大山,不知不覺地就很快又裝滿了一車,然後就是車夫老三拉車,老大和強國在兩邊使勁推著,連推帶拉的把冒尖的一車黃沙泥土拉到河堤外邊。
按照慣例,河底的人可以有大約二分鍾的時間等著下一輛車。不過,老四並沒有閑著,他覺得這裏已經達到要求了,所以拿尺子丈量深度,好確定一下。
有個成語叫無獨有偶,有句話叫無巧不成書。意外總是不期而至。
這個黃泥車在從河底往河堤上拉,剛要上河堤的時候,車子就僵起來了。
如果在平地上,一般也就無所謂了,可是在陡坡上。車子僵起來了,把老三給翹起來了。他被翹在半空,雙手使勁按車把,想把車把壓下去。
架子車兩邊兩個推著車幫的老大廚師哥跟護國老漢,見到車子僵起來了,就去幫忙把車子壓起來。誰知道,他們剛抬腳,車子已經自己順坡滑下去了。
滿滿的一車泥沙,加下滑的慣性,估計要有上千斤的衝撞力,順著坡道,從河堤飛快的往河底衝過去。
說時遲,那時快,飛車帶著沒有反應過來老三瞬間便衝向了河底。
----而當時俺爺就在河底。
老四聽見上麵驚呼,抬頭一看,奪命飛車已經箭一般向自己射來,如果被撞上了,這小命估計就交代在這河底了。
眼見就要命喪當場了,老四急中生智,趕緊縱身往一邊撲去。
雖然是異常驚險,但是好歹總是躲過了一劫!
讓別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就這麼一衝一撞,奇跡出現了。
一車黃泥的重力,河堤到河底的墜力,也不知道是多少斤,硬生生的愣是把黃河砸出了洞。
----確切的說,應該是洞穿了黃河!
用我們那裏的俗話說,是把黃河砸透了。
黃河能砸透嗎?
為什麼這麼說?
據許多親身經曆的老輩兒人說,當場就把黃河砸破了,砸出了一個大深坑,駕車子連帶司機老三都一股都腦掉進深坑裏,連個影子都沒了。
因為河底塌陷,身在河底的老子,下半個身子都懸在半空,雙手使勁在河泥上抓,可是根本沒有多大用,還是眼看著上半身也慢慢的往下滑。
老大站在河堤上,看到這一幕,當然不會袖手旁觀啊:“已經掉進去了一個兄弟,不能掉進去他一個兄弟。”
老大毫不猶豫,立即飛也似的的跑過來,抓住老四的手往上拉。
可是,老大沒有注意到,河底深坑是口小肚子大,洞口圓圈都是上麵一層膠泥層,下麵是黑不見底的深淵。
本來老四自己趴在洞口邊緣的膠泥層上已經岌岌可危了。
老大剛跑到洞口抓住老四的手,撲通一聲,那塊膠泥層已經無法承受連個人的重量,塌下去了,老大跟老四都不由自主的“啊”的叫了一聲,也一起陷了進去。
這猝不及防的變故驚呆了滿河上下的河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