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腎髒病的飲食治療(3)(2 / 3)

功效健脾養胃、利濕排石。

適應證適用於尿路結石久留不去,屬脾虛濕盛者,症見排尿困難,小便淋漓,尿痛時發,神疲體倦,食少乏力,腰酸背痛。

注本粥治證乃砂淋、石淋,日久傷脾,脾虛濕盛之證,本粥重在健脾利濕排石。其中雞內金性味甘平,功能健胃消食,化石通淋,《名醫別錄》說它能“主小便利,遺溺,除熱止煩”。

含有胃激素、角蛋白等,人口服雞內金後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高,胃運動機能增強,排空加速。在《醫林纂要》有單用雞內金治小便淋漓,痛不可忍者。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功能利水,健脾。粳米性味甘平,功能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本草綱目》說:

“粳米粥,利小便,止煩渴,養腸胃。”合用為粥,可奏健脾胃、利水濕、排砂石之功。

胡桃藕粉糊

材料胡桃肉100克,藕粉3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胡桃肉洗淨,用食油炸酥,研磨成泥狀,和藕粉一起,用清水適量,調成糊狀。煮沸清水適量,放人胡桃藕粉糊和白糖,不斷攪拌,煮熟即可。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固精,排石止血。

適應證適用於尿路結石久停不去,屬腎虛又血絡受損者,症見腰腹絞痛,小便澀痛,尿色黃赤或尿中帶血等。

注本品治證乃屬石淋之證損傷血絡,石留日久則傷腎,血絡受損則成尿血諸證,本品補腎排石益血止血。其中胡桃肉性味甘溫,功能補腎、益精、化石。藕粉性味甘鹹平,功能益血止血,《本草逢原》說它能“治成損失血,吐痢下血”。白糖甘潤,有解毒利尿的作用。合用為糊,補虛排石,共奏補腎益精、養血止血、利尿排石之功。

雞腸餅

材料公雞腸2~3副,麵粉250克,蔥3根。

做法將蔥去須,洗淨切蔥花,雞腸剪開,用粗鹽擦洗淨,焙幹研粉(或剁爛)。把全部用料放小盆內,加清水適量,食鹽少許,揉成麵團,烙製成小薄餅。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氣,縮小便。

適應證適用於各種’腎病日久不愈屬腎虛不攝者,症見小便頻數清長,或小便混濁,或遺尿遺精,腰酸乏力等。

注腎病日久,損傷腎氣,腎虛不攝,膀胱失約則尿頻、多尿,治宜補益腎氣。餅中雞腸性味甘平,功能益腎氣,縮小便。是治遺精、遺尿、白濁的常用食品,在《太平聖惠方》中有雞腸散,《食醫心鏡》中有米酒炒雞腸等單味雞腸治腎虛遺尿不禁、腎虛冷之證者。麵粉性味甘溫,功能補虛養氣,充五髒。蔥性味辛溫,芳香健脾胃。合用為餅,共奏補腎氣、健脾胃、縮小便之功。

注意若陰虛內熱者,製餅宜用蒸製不用烙製。

黃花菜蒸肉餅

材料豬瘦肉150克,黃花菜50克。

做法將黃花菜、豬瘦肉洗淨。把用料一起剁成肉醬,放碟上,調味,文火隔水蒸熟。隨量食用或佐餐。

功效益氣養血,利尿消腫。

適應證適用於腎炎貧血、水腫、高血壓屬脾腎虧損,肝陽偏盛者,症見食欲不佳,疲乏無力,頭暈頭痛,耳鳴,浮腫,小便不利等。

注本品錄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所治之證乃脾腎不足,水濕乏溢,氣血虛少,肝陽偏盛而成,本品重在調補脾腎,養血平肝。其中黃花菜又名金針菜,性味甘平,功能養血平肝、利尿消腫,《雲南中草藥選》說它有“鎮靜、利尿、消腫,治頭昏,心悸,小便不利,水腫,尿路感染”的作用。豬瘦肉性味甘鹹平,功能健脾補腎,滋陰養血。合而為用,補脾腎之不足,平肝陽之有餘,共日益血、降壓、消腫之功。

胡桃膏

材料胡桃仁、冰糖、香麻油各120克。

做法將麻油放鍋內煮熱,放人胡桃仁炸酥撈出。把冰糖和胡桃仁共研磨成乳劑或膏狀即可。分兩日食完,每日3~4次。

功效補腎排石。

適應證適用於泌尿係統結石日久腎虛者,症見排尿中斷、尿道刺痛,或腰酸無力、腰腹絞痛等。

注本品為滋補潤燥排石之品,所治之證乃屬石淋之證,治且排石益腎。其中胡桃仁又叫核桃肉,性味甘溫,功能補腎固精,甘溫潤燥,含有脂肪油、蛋白質、纖維素和戊聚糖等。冰糖性味甘微寒,功能補虛降濁。香麻油性味甘涼,功能潤燥通利。

合用為膏,共奏益腎補虛,潤滑排石之功。據報道,胡桃膏服食後數天即可排石,且石已縮小而變軟,分解於尿液申而呈乳白色,故認為本膏有溶石的作用。

注意腎病濕熱蓄積或陰虛火者,不宜食用本品。

眉豆飯

材料眉豆60克,粳米適量。

做法將眉豆、粳米洗淨,加清水適量煮飯。適量食用。

功效健脾益腎,消腫。

適應證適用於腎炎水腫屬脾腎兩虛者,症見頭麵或肢體浮腫,疲倦乏力,食少氣弱,小便不利,腰膝腫痛等。

注脾虛腎弱則運化失司,主水無權而水濕停聚,治宜健脾祛濕。本品重在補脾益氣以行水,其中眉豆又叫白豆,為豆科植物飯豇豆的種子,性味甘鹹平,功能健脾腎、補中氣,《孫真人食忌》說眉豆“腎病宜食”。粳米性味甘平,功能健脾養胃,合用煮飯,共奏健脾胃、益腎氣、行水濕之功。

山藥湯圓

材料生山藥150克,糯米粉250克,白糖適量,胡椒粉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