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脾虛失運,水濕停聚,濕濁下流,本湯健脾益氣複運化,則水濕自消。湯申土茯苓又名冷飯團,性味甘淡平,功能除濕、泄濁解毒。含有皂甙、鞣質、樹脂等。《滇南本草》說它能
“治五淋白濁,兼治楊梅瘡毒”。黃芪性味甘微溫,功能補氣健脾、利水退腫。豬脊骨(含有豬脊髓)性味甘鹹平,功能健脾益血,滋腎強腰。合用為湯,共奏健脾益氣、消腫泄濁之功。
枸杞子狗脊豬尾湯
材料豬尾1條,枸杞子6克,狗脊30克。
做法將枸杞子、狗脊洗淨;豬尾刮淨毛,洗淨切小塊。
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煮1.5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功效補腎強腰。
適應證適用於腎病後腎虛困濕,症見腰膝酸痛乏力,小便多,時有頭暈或視物不清或遺精、遺尿等。
注腎虛則胃腑的充,濕邪內困。本湯以補腎祛濕強腰為主。其中枸杞子性味甘平質潤,功能補腎益精。含有甜菜堿、胡蘿卜素、玉蜀黍黃素和多種維生素等。狗脊為蚌殼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莖,性味甘苦溫,功能補肝腎,祛寒濕,強腰腳。含有多量澱粉、鞣質。《玉楸藥解》說它有“泄濕祛寒、起痿止痛、泄腎肝濕氣、通關利竅、強筋壯骨、治腰痛膝疼、足腫腿弱、遺精帶濁的作用”。豬尾能健腰脊。合用為湯,可奏補肝腎、強腰膝、泄濕濁之功。
枸杞豬肝鴨腎湯
材料豬肝60克,鴨腎1個,枸杞250克。
做法將枸杞摘葉洗淨,枸杞梗洗淨折斷、紮好。豬肝、鴨腎洗淨切片,用油鹽拌勻。用清水適量煮枸杞梗,煮沸幾分鍾去掉枸杞梗。放枸杞葉、豬肝、鴨腎煮沸後,調味即可。隨量飲用或佐餐。
功效補腎肝,益精血。
適應證適用於腎病屬肝腎不足者,症見腰酸遺泄、眩暈頭痛,或有微腫,或有潮熱、尿少或尿清長。
注腎病日久則精虧血少,肝腎不足,陰虛陽浮。本湯以補肝腎為主。其中枸杞性味苦甘涼,功能補虛益精,清肝祛風。
含有甜菜堿、芸香甙、維生素(B、C)、穀甾醇(B、D)、葡萄糖甙等。《食療本草》說它能“堅筋耐老、祛風、補益筋骨、能益人、祛虛勞”。豬肝性味甘苦溫,功能補肝養血,《食醫心鏡》說它能“治水氣脹滿,浮腫”。鴨腎又稱鴨肫,性味甘鹹平,功能滋陰益腎。合用為湯,共奏平補肝腎,調養精血之功。
薺菜蜜棗豬脬湯
材料新鮮薺菜150克,蜜棗3個,豬脬1個。
做法將薺菜洗淨,蜜棗洗淨;豬脬用粗鹽擦洗淨,用沸水燙過。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煮1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功效健脾胃,清熱毒,利尿止血。
適應證適用於腎結核,乳糜尿,泌尿係統感染,泌尿係統結石,屬濕熱蘊結者,症見尿血,淋濁,澀痛以及腎炎水腫等。
注濕熱蘊結於下焦,膀胱氣化不利,及勞倦傷脾則水濕泛濫。本湯既利膀胱濕熱,又健腎製水。其中薺菜又叫菱角菜、雞心菜,性味甘平,功能和脾、利水、止血。含多種有機酸、氨基酸、糖類、膽堿、乙酰膽堿、酰胺、蛋白質、脂肪、粗纖維、灰粉和多種維生素等。據報道,薺菜全草煎湯淡服治療乳糜尿及乳糜血尿有一定療效。蜜棗性味甘平,功能補脾益氣,和胃生津。與薺菜合用,《湖南藥物誌》認為能止內傷吐血。豬脬即豬膀胱,又叫豬尿泡,性味甘鹹平,功能通利膀胱。合用為湯,共奏清利下焦濕熱、健脾利水之功。
注意沒有豬脬,可改用豬腎或豬瘦肉,亦可獲同效。虛寒性水腫、腎虛白濁者不宜飲用水湯。
巴戟胡桃燉豬脬
材料豬脬1個,巴戟30克,胡桃肉24克。
做法將巴戟、胡桃肉洗淨;豬脬用粗鹽擦洗淨,用沸水燙過。把巴戟、胡桃肉放人豬脬內,置於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用文火燉一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功效補腎助陽,潤燥排石。
適應證適用於腎病屬腎氣不足者,症見小便頻數、夜尿多,或排尿無力、腰膝冷,或泌尿係統結石、久不能排、麵色咣白、神氣怯弱,或遺尿等。
注腎陽不足則腎氣不能振奮而氣化失常。本湯溫補腎陽以複腎氣。湯中巴戟性味辛甘溫,功能溫腎助陽。含有糖類、樹脂、維生素等,有類皮質激素樣作用及降低血壓的作用,《本草正義》說它有“鼓舞陽氣之用……溫養元陽……益精”等作用。
胡桃肉,又名核桃肉,性味甘溫,功能補腎潤燥,常用於小便頻數及石淋之證。豬脬為豬膀胱,性味甘鹹平,功能益腎利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