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大力提倡節能(1 / 2)

第23條忠告:當今能源危機迫在眉睫,應一方麵抓緊開發新能源,另一方麵厲行節約,盡可能合理使用寶貴的資源。

目前世界一些工業化國家都在采取節能措施。聯合熱電,又稱“同時發熱發電”就是比較熱門的話題之一。普通發電廠的能源效率隻有35%,而多達65%的能源都作為熱白白浪費掉了。聯合熱電就要將這部分熱用來發電或者為工業和家庭供熱,因此可使能源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大大節約了初級能源。在歐洲聯合發電技術比較普及,荷蘭聯合熱電的發電量已達全國總發電量的28%,德國達到10%。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推廣聯合熱電技術,巴基斯坦1994年設立了27項與聯合熱電有關的項目,菲律賓也計劃建一座300兆瓦的聯合熱電廠。

“原煤氣化發電”是領先於世界的清潔能源技術,世界第一套大型煤炭氣化發電設施已於1994年在荷蘭投人試運行。這套設施將原煤經氣化和除硫後用來發電,可使效率達到43%~50%。而且基本不汙染環境。據專家們估計,原煤氣化技術可作為火力發電廠的發展方向,目前的電廠到2030年幾乎將全部改成煤炭氣化發電,到那時可使同樣數量的煤發的電量增加一倍。歐洲能源委員會已經決定,在1995~1998年間設立專項基金用於這一新技術的推廣。

節能已開始在一些國家深入人心。1997年10月6日,在能耗高峰期的冬季到來之前,芬蘭赫爾辛基市開始舉辦節能周活動。芬蘭是能源短缺的國家,能源自給率僅為30%。70年代芬蘭能源危機以來,芬蘭政府從國家經濟安全戰略出發製定了一係列鼓勵開發和利用本國泥炭能源、全麵推動研製節能技術的政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更加注重生活、工作環境的舒適,因此政府不斷舉辦各種活動,希望人們不要忘記節約能源。

在芬蘭,無論是居民樓還是公共場所,走廊裏都已安裝了燈光定時熄滅的開關;節能電燈已經廣泛使用;城市裏普及了集中供暖;室內暖氣不僅早已更換為體積小、耗能低的葉片,而且開始普遍使用恒溫開關裝置,避免室內暖氣溫度過高。

參加赫爾辛基節能周活動的市公交公司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的近200名司機已經參加了節能駕駛培訓。芬蘭運輸部長奧蒂奧邁基對這些司機說,“不能改進駕駛方法的司機不是好司機;駕駛時不一定總要把油門踩到底,不要為了超車去轟油門。”

和節能周同時開幕的節能展覽會提醒人們養成人走燈滅的好習慣,提倡公共場所和辦公場所合理使用空調設備,奉勸新的能耗對象——計算機使用者在夜間和周末關機節約能源,提醒人們及時更換家庭耗能高的冰箱和冷凍設備。

四、“綠色能源”風吹全球

第24條忠告: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核能以及生物質能等存在於自然界中的能源被稱作“可再生能源”,由於這些能源對環境危害較少,因此又叫做“綠色能源”。開發綠色能源是解決能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麵對能源危機,許多國家都在下大力氣研究和開發利用“綠色能源”的新技術新工藝,並且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就。目、前“綠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已達到15%~20%,今後還會更高,由石油、煤炭和天然氣“老三樣”能源唱主角的局麵將得到改善。目前世界上對“綠色能源”開發比較重視,擁有先進技術並已取得良好效益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歐美。1989年到1992年,美國800多家再生能源公司年收人每年遞增16%,達到22億美元。

水力發電近年來發展較快。中國是世界上水力潛能最大的國家,可利用的水能有3.8億千瓦,而目前被利用的僅有1/10,大有文章可做。

五、向風要能源

第25條忠告:風力發電是一種安全可靠的發電方式,隨著大型機組的技術成熟和產品商品化的進程,風力發電成本降低,已經具備了和其他發電手段相競爭的能力。發展風力發電無疑可補充短缺的能源。

為了迎接未來能源危機的挑戰,風能這一古老的能源又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得到青睞。到1996年,全世界風電裝機容量達到490萬千瓦,而且還在以年均60%的速度增長,反映了當今國際電力發展的一個新動向。

從風力發電的技術狀況以及實際運行情況表明,它是一種安全可靠的發電方式,隨著大型機組的技術成熟和產品商品化的進程,風力發電成本降低,已經具備了和其他發電手段相競爭的能力。風力發電不消耗資源,不汙染環境,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其他發電方式相比,它的建設周期一般很短,一台風機的運輸安裝時間不超過三個月,萬千瓦級風電站建設期不到一年,而且安裝一台可投產一台;裝機規模靈活,可根據資金多少來確定,為籌集資金帶來便利;運行簡單,可完全做到無人值守;實際左地少,機組與監控、變電等建築僅占風電場約1%的土地,其餘場地仍可供農、牧、漁使用;對土地要求低,在山丘、海邊、河提、荒漠等地形條件下均可建設。此外,在發電方式上還有多樣化的特點,既可聯網運行,也可和柴油發電機等組成互補係統或獨立運行,這對於解決邊遠無電地區的用電問題提供了現實可能性。這些既是風電的特點,也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