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條忠告:類似試管嬰兒、克隆技術等有爭議的新技術都需要一個讓人們接受的過程。世界第一個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的母親說,在路易絲2歲的時候,“街上的人盯著她,就像是在看動物園裏的猴子”。路易絲“布朗在20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說出心裏話:“我很高興媽媽和爸爸能夠受益於試管較娃”精。
試管嬰兒長大成人
生活在英國西南部布裏斯托爾的路易絲布朗與普通人沒什麼兩樣,她長得金發碧眼,略微發胖。如果不了解底細,誰也想不到20年前她來到這個世界時引起了多麼大的轟動。人類曆史永遠記住了這一天——1978年7月25日深夜,世界第一位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來到人間。
1998年7月20日,為祝賀路易絲20歲生日,英國下院舉行了有公共衛生國務大臣特莎"喬韋爾參加的招待會。但是,不愛拋頭露麵的路易絲‘布朗並沒有出席招待會,她隻是給英國所有期待試管嬰兒的婦女寫了一封支持信。“我很高興媽媽和爸爸能夠受益於試管授精”,這是路易絲布朗在20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說出的心裏話。
毫無疑問,如果沒有試管嬰兒技術,沒有兩位試管嬰兒之父英國奧爾德姆醫院的帕特裏克‘斯特普托(已於1988年去世)和羅伯特愛德華茲,那麼就不會有路易絲布朗,她也就沒有機會感受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路易絲布朗的母親患有輸卵管阻塞症,不能正常生育。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她與她丈夫找到了斯特普托和愛德華茲。那時,斯特普托和愛德華茲已對試管嬰兒技術進行了12年的研究,並在實驗室成功地使老鼠和兔子的卵子受精,但他們開始對8名婦女的試驗卻失敗了。
路易絲是通過剖腹產來到人世的,比預產期提前了9天,出生時體重為2.7千克。路易絲布朗的誕生引起了巨大轟動。一些人為這一突破歡欣鼓舞,而另一些人則就這種技術違背了正常的生育過程而大加指責。這種情況在宗教界表現得尤為明顯,一派認為它為不育症患者帶來福音,而另一派則認為試管嬰兒技術違背了上帝的意願。羅馬公教會1987年發表聲明稱他們擁有三個強有力的理由反對試管嬰兒技術:一是這種技術需要在試管中培育多個胚胎,而那些沒有被植入子宮的胚胎被銷毀了(言外之意是有謀殺之嫌);二是植入子宮的胚胎不一定是自己的卵子與丈夫的精子結合的產物,在某些情況下可采用捐獻精子受精,這涉及婚姻道德問題;三是違背生育與婚姻必然的聯係,不結婚也可以生育。
路易絲布朗的幼年是在人們好奇的目光下長大的。路易絲布朗的母親遺憾地說,在路易絲2歲的時候,“街上的人盯著她,就像是在看動物園裏的猴子”。斯特普托和愛德華茲以及路易絲布朗的家人將有關世界首例試管嬰兒受孕的獨家報道權賣給了英國《每日郵報》,並得到約35萬英鎊的巨款。他們用這筆錢的大部分作為科研經費繼續試管嬰兒的研究並開了一個診所。這些都使路易絲布朗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接受了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出生後的頭4年,全世界誕生的試管嬰兒不足400名,而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約30萬試管嬰兒問世。試管嬰兒技術成為不育症患者的最佳選擇。
隨著汙染的加重,人類近50年來生育能力不斷下降,因而試管嬰兒技術有普及的趨勢。芬蘭是試管嬰兒技術最普及的國家之一。在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的芬蘭,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體外受精,以解決不育症問題。目前,芬蘭的新生兒中已經有1%為試管嬰兒。
不育症在芬蘭十分普遍,大約1/10的育齡夫婦因女方輸卵管堵塞或男方精子稀少而出現不育狀況。因此,體外受精的試管嬰兒便成為不育夫婦的福音。在芬蘭人口聯盟不育症門診中,4096的不育症患者通過體外受精法懷孕成功。
為了提高試管嬰兒的成活率,芬蘭通常將兩個受精卵同時移植入母體。這一做法往往會給不育夫婦帶來意外的驚喜,因為出生的試管嬰兒中有1/4是雙胞胎。
試管嬰兒需要的精子和卵子有時並非來自父母,而是由他人捐獻。早在30年前芬蘭就開始有人捐獻精子,但捐獻卵子是近十年才出現的新鮮事。芬蘭捐獻精子和卵子的人通常是熱衷於慈善事業和具有愛心的人。他們不索取任何報酬,更不是為了賺錢。特別是捐獻卵子的婦女,必須經過嚴格的體檢,在取卵子前還要服用藥物。她們除了享受免費服藥和交通費補貼外,不索要任何費用。她們通常也積極參加獻血和捐獻骨髓等義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