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試管嬰兒的啟示(一)(2 / 3)

試管嬰兒20年

自路易絲出生後,試管嬰兒技術獲得長足發展,迄今已形成第二代技術。第一代技術的原理與正常的受精過程相似,是將卵細胞與大量精子一起放置在實驗室中,讓它們結合。第二代技術問世於1992年,它可將選中的精子直接刺入卵子中使卵子受精。關於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一些專家持有不同觀點,因為它用人工選擇代替了自然選擇,人工選中的那個精子可能不是最佳的精子,胎兒出現畸形的可能性比第一代技術要高。采用兩代技術獲得受精卵後,都需要在試管中加以培養形成胚胎,然後植入子宮中,使母體受孕,最終產下試管嬰兒。

不管是那一代試管嬰兒技術,目前它們的成功率都很高,通常可以達到15%,在一些好的診所可高達25%,也就是平均進行4次試管嬰兒技術治療就可獲得後代。這與自然情況下,人類平均每嚐試4個月才能受孕的成功率相似。

由於試管嬰兒技術克服了一些人類自然受孕的局限,因此很多原本無法生育的人都有了後代。就連一位60歲已停經的婦女也能老樹開花。

科學家還發現,試管嬰兒胚胎在冷凍後植人子宮也能發育成正常胚胎,這使得人類可以更自由地選擇後代誕生的時間。瑞典歌德堡市薩爾格倫斯卡醫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對762名18個月以內嬰兒的發育情況進行了研究。他們當中有510名是試管嬰兒,其中又有一半是由冷凍胚胎發育而來的。研究人員發現,普通嬰兒與新鮮胚胎和冷凍胚胎試管嬰兒在發育方麵沒有什麼差別。深度冷凍的胚胎發育成的嬰兒,也會像普通嬰兒一樣健康。

我國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1988年3月10日在北京醫科大第三醫院誕生,她出生時身長52厘米,體重3.9千克,是一個活潑健壯的女嬰。10周歲生日這天,鄭萌珠特意來到了她的出生地北醫大三院,向成功培育她的張麗珠奶奶表達白己的感激之情,同時彙報了自己在校學習的情況。生活在計肅禮縣的鄭萌珠身體一直很健康。

人類不能迷失自我

在生活方式上,人類不能放縱自己,否則就會遭到巨大的懲罰。艾滋病就是人們放縱自己的惡果。隨著科技的成展,人們對生活方式的選擇餘地也越來越大,但永遠不要忘記艾滋病的教訓。

艾滋病當頭棒喝

第63條忠告:控製艾滋病流行最現實和有效的措施是加強艾滋病的預防,也就是要求人們在生活方式上嚴格要求自己。

世紀瘟疫

艾滋病是後天免疫缺損綜合症的簡稱。它是由一種稱為“人體T細胞白血病病毒”引起。艾滋病病毒終生傳染,它破壞人的免疫係統,使人體喪失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開始時,病人感到疲倦,身體不適,間歇性發燒’淋巴腺腫大,體重下降。隨著病毒的惡性發展,導致各種不治之症,如淋巴瘤、鱗狀細胞癌、卡普西氏肉瘤等,最終隻有死亡。艾滋病病毒的傳播有四條途徑:血液、不正當的性行為、吸毒,以及患艾滋病的婦女將病毒遺傳給下一代。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12~13年。

1984年,首先發現並成功地分離出艾滋病病毒的是法國的盧克"蒙塔尼醫生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羅伯特"蓋勒醫生。1987年,法美兩國政府達成協議,雙方共同享有此項榮譽,並平分艾滋病檢驗專利的使用費。1998年3月,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雜誌上撰文說,他們發現,1959年生活在現剛果(民)境內的一名班圖族成年男子是迄今所能確認的世界最早的艾滋病患者。這名男子原先診斷是患了鐮刀形紅細胞貧血病,其1959年抽取的血樣一直保存至今。研究人員對該血樣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中含有目前很常見的艾滋病I型病毒。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表明,艾滋病病毒可能在1959年之前就開始感染人類,這比目前醫學界普遍接受的時間要早10?20年。這一發現同時也證明關於歐洲一些人可能早在30年代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假說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基因測定表明,在這名班圖族男子身上發現的艾滋病病毒可能是在1959年之前幾年內剛剛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