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這名男子身上攜帶的艾滋病病毒與目前在全世界流行的很多艾滋病病毒變種的原型結構相類似,研究人員因此認為,現在的許多艾滋病病毒變種可能都是由1959年之前最先在非洲出現的一種艾滋病病毒演化而來的。
艾滋病在世界流行有四個特點:第一,蔓延速度快(世界每天有8500多人成為新的艾滋病毒攜帶者);第二,已從城鎮蔓延到農村;第三,發展中國家患病率最高;第四,亞洲地區、特別是南亞地區呈上升趨勢。
1981年美國發現首例艾滋病,患者是男性同性戀者,艾滋病病毒是在1983年鑒定出來的。據官方統計,1981年12月,全世界隻有15個國家發現艾滋病,患病人數也隻有155人。到1985年,全世界已有43個國家發現了艾滋病,患病人數達13500人,死亡6079人。據聯合國艾滋病聯合計劃署1997年公布,目前,全球24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亞洲的偏僻地區和大洋洲島嶼的十幾個小國外,已有210個國家和地區發現艾滋病疫情。據1998年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目前約有3060萬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北美86萬,西歐48萬,東歐及中亞19萬,東亞及太平洋地區42萬,加勒比地區31萬,北非及中東21萬,南亞及東南亞580萬,拉美130萬,非洲2100萬,澳大利亞及新西蘭12萬人。自發現艾滋病以來,已有1170萬人死於該病,其中,兒童270萬,婦女390萬人。
1991年,全世界用於預防艾滋病的費用為15億美元,而8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在的第三世界隻占這筆費用的6%。在北美洲,用於預防艾滋病的費用是平均每人2.7美元,而在南撒哈拉非洲隻有7美分,拉丁美洲隻有3美分。世界開支的約80%用於治療北美和歐洲的25%的艾滋病患者。
到1992年,艾滋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損失累積為2400億美元,防治艾滋病的費用每日達2.5億美元。
據1996年4月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一份報告,全世界範圍內,感染艾滋病最嚴重的是15歲至24歲的年輕人。
據1998年6月召開的第十二屆世界艾滋病大會提供的數字,盡管在艾滋病治療方麵取得的進展減慢了其傳播速度,但是這種疾病在世界許多地區的傳播實際上“已經失控”。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估計,自從80年代初發現艾滋病以來,世界上已有1200萬人死於艾滋病,另外有3100萬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全世界目前每天有1.6萬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1998年6月指出,發展中國家最常見的艾滋病病毒感染途徑是母嬰傳播,即垂直傳播。在貧窮國家中,有25%~30%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在分娩或母乳喂養嬰兒的時候把艾滋病病毒傳播給嬰兒,母嬰傳播在發達國家的艾滋病病毒傳播途徑中僅占5%。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共同發起一項減少艾滋病病毒母嬰傳播的計劃,這項計劃預計將在2000年以前開始實施。
自從艾滋病開始肆虐世界各地以來,至今已有800萬名15歲以下的兒童因艾滋病而失去了母親或雙親,而這類艾滋孤兒在今後十多年裏還會繼續增加。聯合國人口基金1998年9月2日發表的世界人口報告引述美國國際發展署的一項研究報告說,在它進行調查的23個國家裏,艾滋孤兒的人數兩年內町能會增加一倍,並在2010年前增加5倍,達4000萬人之多。
目前,發達國家在艾滋病防治方麵已取得進展,一些防治計劃在幾年前即已出現,但發展中國家尚無此類計劃。世界上約9096的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感染者生活在發展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