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章 重大交通事故(1 / 3)

第76條忠告:交通工具的發明大大解放了人類,使人類的活動範圍遍及整個地球,21世紀的“地球村”需要更發達的交通。但是,火車、汽車、輪船、飛機這些交通工具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會經常給人們帶來飛來橫禍。不管地位多麼顯赫、身體多麼強壯、智力多麼發達,在這種飛來橫禍麵前,人們都顯得軟弱無力。21世紀的人類應找到一條安全之路。

“泰坦尼克”的沉痛教訓

1912年“泰坦尼克”號在從英國的南安普敦首航美國紐約的途中,撞在一塊巨大的冰山上而沉人海底,致使1500多人死亡。這就是海難史上著名的“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泰坦尼克”號成了重大交通事故的代名詞。

德國人卡爾本茨1886年發明和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美國的杜裏埃倆兄弟1896年首次成功地製造出13輛可載客兩人的雙缸輕便汽車。從那時起,世界汽車工業蓬勃發展。1997年世界汽車產量為5443萬輛。如今,全世界汽車保有量已達到5億。據估計,在今後的25年內,汽車工業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全球汽車總量將翻一番,達到10億輛。

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使汽車產量劇增,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方便,但與此同時,也產生了諸如空氣汙染、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增加等消極影響。交通事故成為現代人最不安全的因素之一。汽車是美國人的基本交通工具,但美國人也為汽車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據美國全國安全理事會1998年10月23日公布的一項報告,1997年,美國有4.3萬人死於車禍,另有230萬人在車禍中受傷。也就是說,美國每天有118人死在車輪下,每天有6300人在車禍中受傷。1997年,美國登記的汽車為2.14億輛,18億多人持有駕駛執照。這一年,美國發生導致傷亡的車禍188萬起,經濟損失達2000多億美元。

交通事故也是危害我國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殺手。從全國範圍看,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率往往與經濟的發展呈正比。沿海和經濟較發達地區成為交通事故的多發地區。目前,交通事故死亡絕對數居全國前五位是廣東、山東、浙江、江蘇及四川五省,占全國交通事故死亡總數的近40%;死亡絕對數居全國前五位的城市是廣州、北京、長春、杭州、上海,年死亡人數均在780人以上,特別是廣州已達1100餘人。

郊區、縣的交通事故也不容忽視。由於郊區、縣交通管理措施相對薄弱,尤其是城郊結合部,人員混雜,外來民工較為集中,交通安全觀念淡薄,違章普遍,加之管理力度、交通設施都不如市區,事故隱患增多。近年來,在郊區、縣發生的事故和造成的死亡人數分別占全國總數的65%~78%。

漫漫夜路藏隱患,尤其在夏季,許多司機為避酷暑,常常喜歡夜間長途駕駛、疲勞駕駛,極易釀成車禍。近年來,夜間事故呈上升趨勢。1997年共發生夜間交通事故8萬餘起,死亡2.5萬人,占全年死亡總數的28.3%;尤其是夜間無路燈照明的情況下,死亡人數占夜間死亡數的75.7%。

道路交通控製對避免車禍的發生有著重要作用,同樣,發生在無交通控製道路上的交通事故所占的比例也相對較大。近年來,在無交通控製下發生的事故和造成死亡人數,分別占總數的57.2%和67.5%,其中二、三級公路裏程僅占公路總裏程的26.4%,而發生的事故卻占45.8%,死亡人數占56.4%。這些道路路況較差,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設施,諸如降坡、截彎設置防護欄及交通警示牌等,存在許多誘發事故的隱患,而且這些道路大多是跨省、跨地區的動脈線,多存在於縣、鄉之間,警力分布相對薄弱,造成大量路麵特別是邊遠公路交通管理失控。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高速公路裏程數每年以近50個百分點的幅度“高速”增長。與之不相適應的是,交通管理部門對這一急劇發展的道路交通,尚沒有采取得力的措施遏製事故的發生,高速公路事故仍大幅度上升,造成的經濟損失十分驚人。據統計,1997年共發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9000餘起,直接經濟損失1.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3%和34%。每百公裏死亡率達到25人。可見,隨著高速公路裏程的增長,交通事故亦同步增加。

駕駛員肇事突出。據統計,1997年因機動車駕駛員原因造成交通事故27.7萬起,死亡6萬餘人,17萬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8億元,幾乎占道路交通事故總數的90%左右。其中兩輪摩托車和農用運輸車駕駛員肇事最為突出。

公路客運車輛特大惡性事故較為嚴重。近幾年來,公路旅客運輸以其方便靈活的服務優勢漸漸占領了客運市場,公路旅客周轉量從1990年的2662億人公裏增長到現在的近5000億人公裏,公路客運已占到全社會旅客周轉量的一半。與此同時,公路客運出現了個體、集體和國有企業同時競爭的局麵,而許多國有客運實質上也由私人經營,安全組織名存實亡,留下許多交通隱患。1997年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惡性道路交通事故64起,造成1000餘人死亡。

交通事故中的罹難者主要集中在21歲到45歲這年齡段,死亡和受傷人數分別占總數的56.5%和70.3%;其中21歲到35歲各年齡段傷亡都超過總數的10%。值得一提的是61歲以丨:老人的傷亡人數有所增加。現在全社會都在關心老人的精神生活,給他們提供了許多外出活動的機會,但由於身體等客觀原因,老人們對事物的判斷力與應急力已比不上年輕人,他們的交通安全問題應引起人們的重視。

汽車製造安全第—

沒有人會否認汽車製造安全第一這一說法。盡管21世紀的汽車將更快、更舒適、更有利環保,但最主要的性能還是保證安全。如果一味為了追求新奇、快速,而忽視安全,市場就會給予無情的報複。1998年2月,德國奔馳公司的新型八級小轎車終於重新上市了。這次上市一反西方商業習慣,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顯得有些寂寥。個中原由,西方公眾心知肚明:1997年10月,它在舉世矚目之下隆重登場沒兒天,就被來自瑞典森林的“駝鹿”撞了個大跟頭,輿論嘩然。奔馳公、司不得不在180家報紙上刊登廣告,宣布暫停供貨。因為上次登場傷了銳氣,這次當然低調為好。

A級車是奔馳轎車家族中的最新產品。這是該公司首次涉足大眾化的小型車領域,也是第一輛前輪驅動的奔馳車。從設計方麵看,它有許多獨到之處。例如,拆除3個座位,增加1.74立方米的載物空間,從而滿足一般家庭日常載物需要。早在它上市的前一年,奔馳公司就發動了前所未有的廣告攻勢,耗資總計2億馬克,客戶高達12萬。奔馳公司計劃年產八級車20萬輛,讓它占到全部汽車營業額的70%,純利潤的90%,可見期望之大。

不料就在第一批顧客2600餘人拿到車開上路的第五天,歐美的電視上便出現了A級車在急轉彎時車身翹起、搖搖欲倒的畫麵。原來,瑞典森林中多駝鹿,它體重個大,經常竄上公路造成交通事故。1996年,瑞典發生這類事故5500餘起,死亡10人,近700人受傷。因此,瑞典的汽車專業雜誌《技術世界》設計了一種被稱為“駝鹿試驗”的汽車安全性能測試,以檢驗汽車在避讓突然出現的駝鹿時的穩定性。A級車就在這種試驗中翻倒,試驗人員也受了輕傷。奔馳車不安全!這消息頓時傳遍了千家萬戶,報界戲謔譏諷之聲不絕於耳。當時正在東京參加汽車展的奔馳公司高層領導緊急飛回德國,商量對策。11月,奔馳宣布為所有八級車增配本來隻為高檔車配備的電子穩定裝置,更新彈簧和減震器,重新配置駕駛係統,加寬輪距,等等。僅此一項,奔馳1997年和1998年將損失約3億馬克。一向自詡“製造世界上最好汽車”的奔馳公司,因安全性能受到批評而停止供貨,這在該公司110年的曆史上尚屬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