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高血壓的飲食調理(1 / 3)

高血壓患者應遵循哪些飲食原則

(1)三餐。飲食安排應少食多餐,避免過飽;高血壓患者常較肥胖,必須吃低熱能食物,總熱量控製在每天8.36MJ左右,每天主食中150~250g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為宜。

不伴有腎病或痛風的高血壓病人,可多吃大豆、花生、黑木耳或白木耳及水果。

晚餐應少而清淡,過量油膩食物會誘發中風。食用油要用含維生素E和亞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多吃高纖維素食物,如筍、青菜、大白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帶、洋蔥等,以及少量魚、蝦、禽肉、脫脂奶粉、蛋清等。

(2)低鹽。每人每天吃鹽量應嚴格控製在2~5g左右,即約一小匙。食鹽量還應減去烹調用醬油中所含的鈉,3mL醬油相當於1g鹽。鹹(醬)菜、腐乳、鹹肉(蛋)、醃製品、蛤貝類、皮蛋、茼蒿菜、草頭、空心菜等蔬菜含鈉均較高,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3)高鉀。富含鉀的食物進入人體可以對抗鈉所引起的升壓和血管損傷作用,可以在食譜中經常“露麵”。這類食物包括豆類、冬菇、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筍、瘦肉、魚、禽肉類,根莖類蔬菜如莧菜、油菜及大蔥等,水果如香蕉、棗、桃、橘子等。

(4)魚。不論對哪種高血壓患者,魚都是首選的,因為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每星期吃一次魚的比不吃魚者,心髒病的死亡率明顯要低。

(5)果蔬。人體每天需要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可以通過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來滿足。有人提倡,每天吃1~2隻蘋果,有益於健康,水果還可補充鈣、鉀、鐵、鎂等。

(6)補鈣。有人讓高血壓患者每天服1克鈣,8星期後發現血壓下降,因此應多吃些富含鈣的食品,如黃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魚蝦、鮮雪裏蕻、蒜苗、紫菜等。

(7)補鐵。研究發現,老年高血壓患者血漿鐵低於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鐵的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壓,還可預防老年人貧血。

(8)飲水。天然礦泉中含鋰、鍶、鋅、硒、碘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煮沸後的水因產生沉澱,對人體有益的鈣、鎂、鐵、鋅等會明顯減少,因此對符合標準的飲用水宜生喝。茶葉內含茶多酚,且綠茶中的含量比紅茶高,它可防止維生素C氧化,有助於維生素C在體內的利用,並可排除有害的鉻離子。此外還含鉀、鈣、鎂、鋅、氟等微量元素。因此每天用4~6g茶葉(相當於2~3杯袋泡茶)衝泡,長期服用,對人體有益。

以上飲食原則,高血壓病人若能落到實處,持之以恒,必會有益於健康。

高血壓病患者能否進補

高血壓患者能否進補,這是許多高血壓患者所關心的問題。有人認為,補品補藥多數能使血壓上升,對高血壓患者不利,搞不好還會發生危險,其實不然。從中醫的觀點看,高血壓病是由陰虛陽亢、陰陽兩虛、肝腎陰虛、氣血兩虧以及心火上升等陰陽失調引起。因此,根據“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高血壓病患者也可通過進補來糾正人體的陰陽失調,調整機體的平衡,降低血壓。隻要牢牢掌握“辨證施治”的原則,因人因征選擇補品,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患者如果經常出現頭暈、眼花、心煩失眠、口幹舌燥、腰膝酸軟等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諸症時,可常用枸杞子、製首烏、桑寄生、杜仲及阿膠等補腎滋陰平肝的藥物,也可選用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首烏片等內服。

對於心火偏盛、用腦過度,出現心煩失眠、心慌心跳的高血壓患者,可內服朱砂安神丸、寧心安神丸、補心丸等。

失眠頭暈、健忘、麵色蒼白、神疲乏力等氣血兩虧者,可適量選用白術、黃芪、黨參、當歸、炙甘草等煎水內服;或用黨參、參芪膏等,每日3次,每次一湯匙,溫開水衝服;也可用北芪10g,黨參10g燉瘦肉;或用龍眼肉適量泡茶飲等,如伴有貧血者上述方法療效更佳。

有條件者,還可適量服用生曬參。但必須注意,用參一定要用性質偏涼者,決不能用性質偏熱者。同時,還要掌握收縮壓最高不超過22.6kPa者才能服用。

對婦女更年期,因陰虛火旺而引起血壓升高、頭暈、麵紅、煩躁不安、便秘者,可選服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及熟地、阿膠、黑芝麻、胡桃肉等;也可用仙茅、仙靈脾、巴戟、知母、黃柏、當歸各等份,煎成濃汁,每日2次,每次一湯匙溫水衝服,有較好療效。

此外,不論何型高血壓患者,均可適當選服健身長春膏、洞天長春膏、雙龍補膏等滋補性藥物補益氣血、調整陰陽、穩定血壓。

必須指出,凡刺激性物品如煙酒、辛辣等品,易傷津耗津,對血壓高者均有害,以不吃為宜;鹽能吸附水分,加重心腎負擔,宜少吃;滋陰之品,蔬菜、水果等對平衡血壓有益,宜多吃。對血壓較高者應配服降血壓藥物,如堅持服用副作用少的複方降壓片,功效則更好。

體育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等均可進行。精神舒暢,飲食有節,勞逸適度等對協調陰陽、調整血壓也有重要作用,必須重視。

為何每日吃維生素C可降壓

研究表明,每日補充維生素C,可以顯著地降低高血壓。補充維生素C的量應為每日500mg。這項研究由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和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共同進行,並由國家健康學會支持下完成的。高血壓是一種世界範圍內的疾病,嚴重時可以導致心髒病和中風。科學家們認為這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發現,尤其是對於血壓偏高的患者,可以和大夫配合,把血壓降到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而且沒有通常藥物具有的副作用。不要小看每天隻需少許錢的維生素C,它和某些降壓的處方藥一樣靈。在試驗中,每日服500mg維生素C,一個月後,高壓低壓都降低了9%。大約來說,患者的高壓從155mmHg降到142mmHg,低壓從87mmHg降低到9mmHg。

高血壓患者為何應多食用芹菜

芹菜,又稱香芹、藥芹、白芹等。我國各地均有栽培。芹菜性味甘、涼,功能清涼平肝,適用於高血壓、頭暈、頭痛、日赤、目痛等症。芹菜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P及煙酸、鈣、磷、芹菜甙、揮發油、胡蘿卜素、甘露醇等營養成分。現代研究表明,芹菜中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P,可加強維生素C的作用,具有降壓和降血脂作用,對原發性、妊娠性、更年期高血壓均有明顯作用。芹菜中的礦物質和纖維素,有鎮靜和保護血管、增強骨骼發育、預防缺鐵性貧血和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

芹菜有水芹和旱芹兩種。旱芹香氣濃鬱,又名“香芹”,入藥最佳,故又稱“藥芹”;水芹又稱“白芹”其性能與旱芹相似,但兩者藥效以旱芹為優。水芹洗淨後可用開水氽後加調味料食用;旱芹以炒食為好。實驗證明,旱芹加工製成的酊劑,對早期高血壓有明顯療效,而且還有降低膽固醇作用。對冠狀動脈硬化患者也有益處。

下麵介紹幾種有關芹菜的降壓食譜:

芹菜煲紅棗:除了可治療高血壓外,還可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膀胱炎等症。每次可用芹菜200~400g,紅棗50~100g,煲湯分次服用。如不是芹菜季節,用幹的芹菜頭150~250g與紅棗煲水飲,亦有療效。

鮮芹蘋果汁:能降血壓,平肝,鎮靜,解痙,和胃止吐,利尿。適用於眩暈頭痛,顏麵潮紅,精神易興奮的高血壓患者。用鮮芹菜250g,蘋果1~2個。將鮮芹菜放入沸水中燙2分鍾,切碎與蘋果絞汁,每次1杯,每日2次。

芹菜根燉馬蹄:常用有降壓,安神,鎮靜等功效。用芹菜根60g,馬蹄6個,芹菜根和馬蹄放入砂鍋燉水飲。

高血壓患者為何宜多食菠菜

菠菜,又名菠棱、菠斯草、赤根菜、鸚鵡菜,屬藜科植物。菠菜性味甘、寒。生用能清熱潤肺,涼血行瘀;熟用能健脾開胃,止瀉固精。

中醫視菠菜為良藥,認為菠菜能生血、活血、止血、化瘀。臨床實踐證明,常食菠菜能和血通絡,益血潤腸,調中下氣。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菠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鈣、磷、鐵、鋅、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等多種營養成分。

在我國民間,常有人取新鮮菠菜洗淨,放入開水中燙2~3分鍾,取出切碎後,用少許麻油、精鹽、味精拌食、用來治療高血壓、頭暈、頭痛、目赤、煩躁、便秘、痔瘡出血等症。

高血壓患者為何宜常食茼蒿

茼蒿,北京稱為“蒿子稈”,南方稱為筒蒿菜、蓬蒿菜,性味辛、甘、平,功能溫脾養胃,化痰利氣,適用於高血壓、脾胃虛弱、脘腹脹滿、小便不利、咳嗽痰多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筒篙營養豐富,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尼克酸、鈣、磷、鐵外,還含有絲氨酸、蘇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等多種氨基酸及天門冬素、揮發油、膽堿等成分,其中鐵、鈣含量較多。茼蒿中的粗纖維較多,能助消化、通便和降低膽固醇。茼蒿中的揮發油、膽堿成分具有降血壓作用。

高血壓患者為何宜常食小白菜

小白菜是個大家族,品種繁多。油菜、塌根菜、烏塌菜、瓢菜、大穀菜、雞毛菜等都是這個家族的成員。小白菜性味甘、涼。其功能具有散血消腫,清熱解毒,通利腸胃。適用於肺熱咳嗽、便秘、丹毒、漆瘡等。

每100g小白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達40~60mg,是大白菜的2~3倍;每100g小白菜中胡蘿卜素的含量為1~3mg,與號稱“小人參”的胡蘿卜相近似;鈣的含量在90~300mg之間,其中以新疆產的小白菜含鈣最多,高達392mg。另外,鐵和核黃素含量也都相當豐富。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在小白菜中樣樣俱全。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小白菜對高血壓、冠心病、腎炎、骨質軟化症、牙齦出血、壞血病和腦血管病均有輔助食療作用。

高血壓患者為何宜常食洋蔥

洋蔥,又名蔥頭、球蔥、玉蔥。其性味甘、辛、平,具有清熱化痰,健脾消脂,解毒殺蟲的作用,適用於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症等。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發現,洋蔥除含蛋白質、粗纖維、糖類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和鈣、磷、鐵,還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咖啡酸、檸檬酸、槲皮酸、蘋果酸等。

美國科學家還發現洋蔥含有前列腺素A,能降低人體外周血管阻力,從而降低血壓,並使血壓長期穩定,對脆性血管有軟化作用。經藥理研究證明,洋蔥中的環蒜氨酸和硫氨基酸能溶解血栓,抑製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血膽固醇升高,能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洋蔥中含有豐富的鈣,常吃洋蔥可以補鈣,起到輔助降壓的作用。經常食用洋蔥及洋蔥配入的菜肴,可使血壓穩定在正常範圍。

高血壓患者為何宜常食大蒜

大蒜,又名胡蒜、蒜頭、大蒜頭、獨頭蒜等,性味辛、溫,具有溫中行滯、解毒殺蟲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大蒜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鈣、磷、鐵外,還含有大蒜辣素、硫醚化合物、芳樟醇等成分。

近年研究又發現,大蒜中的蒜素和硒,不僅可以降低血膽固醇,抑製血小板凝結,降血壓,降血糖,可以有效地防治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及動脈硬化。所以,高血壓患者宜常食。

高血壓患者為何宜常食大蔥

蔥,又名青蔥、小蔥、四季蔥等,性味辛、溫,具有祛風解表,通陽發汗,宜肺健脾,解毒消腫的功能。

蔥的營養豐富。每100g大蔥含蛋白質1.0~1.8g,小蔥可達2.0g,其中上海的香蔥可達2.5g。此外,含脂肪0.3~0.7g,鈣12~89mg,胡蘿卜素1.0~1.6mg,維生素B0.05~0.09mg,核黃素0.46mg,維生素C的含量比蘋果多10倍。蔥的黏液中含有多糖類及豐富的果膠和纖維素。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蔥含有的前列腺素A1是類似激素的物質,有一定的降壓作用。蔥中所含有的鉀和鈣,有利於降壓,對心血管病有一定的療效。蔥還具有增強纖維蛋白溶解性和降低血脂的作用,能溶解凝血塊,避免發生血栓。經常食用蔥配製的菜肴,可使膽固醇不易在血管壁上沉積,有助於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高血壓患者為何宜常吃番茄

番茄,俗稱西紅柿,性味甘、酸、微寒,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止血利尿功能,適用於高血壓、眼底出血、食欲不振、口渴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番茄含蛋白質、脂肪、葡萄糖、蔗糖、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纖維素及鈣、磷、鐵、鋅等營養成分。番茄中的黃酮類物質有顯著的降壓、止血、利尿作用。維牛素C可軟化血管而防止動脈硬化。

現代醫學臨床證實,經常吃些番茄對高血壓、心血管病以及眼底出血等有一定療效。

高血壓患者為何宜常吃馬鈴薯

馬鈴薯,又名土豆、洋芋等,性味甘、辛、平,具有和中調胃,健脾益氣,消炎解毒的功能,適用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習慣性便秘、身疲乏力、筋骨損傷、關節疼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病、皮膚濕疹、腮腺炎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土豆含大量澱粉,以及蛋白質、糖類、鈣、磷、鉀、鎂以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為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上好食品。馬鈴薯中的龍葵堿,可減少胃液分泌,有緩解痙攣作用。馬鈴薯為高鉀蔬菜之一。每100g含鉀502mg。鉀鹽能利尿,增加血管彈性,加速膽固醇在腸道內代謝,因此能預防血膽固醇增高,同時又有降壓作用。馬鈴薯中所含的粗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故能治療習慣性便秘,這也有益於高血壓病人的健康。

高血壓患者為何宜常食山藥

山藥,古稱薯蕷,因其以河南懷慶縣所產為佳,故又常稱之為懷山藥,性味甘、平。具有補脾養肺,益腎澀精的功能,適用於脾虛食少、泄瀉、消瘦、乏力、肺虛久咳、腎虛遺精、小便頻數、帶下及消渴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山藥不但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煙酸、抗壞血酸、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還含有多種纖維素,以及膽堿、皂甙、黏液蛋白等。能預防心血管係統脂肪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過早發生,還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出現肥胖。

因山藥有收斂作用,故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

為何高血壓患者宜常食用蜂蜜

蜂蜜是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所釀的蜜糖,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出產。蜂蜜中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多種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

蜂蜜性味甘、平。能潤肺、補中、緩急、解毒、滑腸通便。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常食蜂蜜可促進人體組織的新陳代謝,增進食欲,改善血液循環,恢複體力,消除疲勞,增強記憶。蜂蜜還具有降血壓、防止血管硬化、擴張冠狀動脈、消除心絞痛的作用。

為何高血壓患者宜食芝麻及芝麻油

芝麻,又名胡麻。

芝麻含60%的脂肪油和蛋白質、芝麻素、芝麻酚、卵磷脂、維生素E、維生素B以及鐵、鈣等營養成分,其性味甘、平。能補血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益肝養發。適用於身體虛弱、頭發白、貧血萎黃、滓液不足、大便燥結、頭暈耳鳴、高血壓、高脂血症、咳嗽、乳少、蟯蟲、痢疾、尿血等患者。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長期服用芝麻不僅可延緩衰老,而且可以防治高血壓病和高血脂症。

芝麻油更是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佳品,長期食用芝麻油能夠顯著降低高血壓的發腐率,而且還會減少高血壓患者為了降低血壓所必須服用的藥物數量。

這項研究的研究對象是328名每天需要服用10~15mg降壓藥物的高血壓患者。他們的平均年齡為58歲,有的是中等程度高血壓患者,有的是長期高血壓嚴重患者,但以前都未有中風或心髒病的病史。他們每天被要求食用35g芝麻油,持續60天。在開始研究之前,對他們的血壓進行了一次測量,在研究過程中每15天再進行一次,在第60天時最後再測量一次。

研究發現,這些隻將芝麻油作為烹飪用油的患者,血壓明顯降低,而且用藥劑量也有所降低。高壓從166mmHg降低到134mmHg,低壓從101mmHg降低到34.6mmHg。所研究的研究對象所服用藥物的平均劑量,也從研究剛開始時每天服用22.7mg下降為研究結束時每天服用7.45mg。這表明,芝麻油對於高血壓患者有顯著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