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隆美爾到底在事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他到底有沒有與謀反集團合作,參與反希特勒的秘密活動?
是屈死還是英雄
據以上事實,一些曆史學家、傳記作者都順理成章地將他描繪成反希特勒的英雄。有些書中,把他說成是謀殺集團的成員,並有他們合作的詳細描繪。數次再版的美國記者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國的興亡》一書中也確認了隆美爾與謀殺集團的合作,還說謀反集團打算在希特勒之後,推選隆美爾為政府首腦。
然而,在斯奈德的《第三帝國百科全書》的一篇文章中說:在1944年6月17日和29日,隆美爾兩次見希特勒並想說服他結束戰爭,這樣德國還可以保留相當可觀的軍事實力,但希特勒卻用憤怒和諷刺拒絕了他的坦誠。
他反對計劃中對希特勒的謀殺,也從未在“七月陰謀”中擔任積極角色。在謀殺失敗後,一個謀反分子在處決之前被希特勒的秘密警察掛在一個吊肉的鉤子上,在極度痛苦之際,他將隆美爾扯進謀反分子的名單中,是不足為奇的。這也許就是他厄運的根源。
1977年,英國傳記作家大衛·歐文在他的《狐狸的審判》一書中,發表了雖與上述觀點略同,然而又肯定得多的論斷。他認為,隆美爾是一個單純的軍人,他自始至終忠於他的元首希特勒,從未參加過謀反活動。隆美爾的死是由於被捕的謀反分子有意供出一些效忠希特勒的元帥,為真正的同謀打掩護所致。
為此,大衛·歐文還引證隆美爾夫人1945年9月發表的對她丈夫曾參加謀反集團進行否定的聲明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他的作品問世後,立即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反駁得最起勁的就是唯一幸存下來的原隆美爾部隊的參謀長斯派達爾。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曆證明:隆美爾不僅發表過結束戰爭的言論,而且要推翻納粹政權。因此,他聲稱隆美爾是屬於謀反集團的成員。
另外,如果說隆美爾之死是謀反分子苦打成招的結果,那麼,希特勒又怎麼會如此輕信呢?隆美爾多年效忠希特勒,而且戰功顯赫,甚至賜死以後,還得裝模作樣地給予他國葬的殊榮。據此,我們能說希特勒輕信胡編的供詞,而錯殺了他嗎?
隆美爾到底是屈死鬼,還是反希特勒的英雄,目前還沒有定論。
迷點聚焦:隆美爾是反希特勒的英雄,還是被希特勒冤枉,給予賜死?
迷外之音: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是以德國、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軸心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