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隆美爾死因之謎(1 / 2)

埃爾溫·隆美爾無疑是最有名的納粹將領,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陸軍中最優秀的將領。1944年10月14日,曾一度為希特勒愛將與心腹的隆美爾卻被賜自盡。有人說他是反希特勒的英雄,有人說他是屈死鬼,事情的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隆美爾被賜自盡

隆美爾是納粹德國陸軍元帥、軍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之一。他出身一個普通的中學校長之家,曾經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擔任軍校教官。希特勒上台後,隆美爾受到特殊的寵信,曾負責希特勒的安全與保衛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隆美爾被委以獨當一麵的重任。1940年初,他擔任第七裝甲師師長,奉命入侵法國,擊退英法聯軍,直抵英吉利海峽。之後,他又率軍恢複北非局勢,先後榮獲鐵十字勳章和櫟樹葉鐵十字勳章。在北非廣闊無垠的大沙漠上,他以較少的兵力與英美聯軍周旋,他機智果斷,神出鬼沒,避實就虛,英勇善戰,因此有“沙漠之狐”的美譽,並一躍成為納粹德國最年輕的陸軍元帥。

1942年初,隆美爾再次進攻,直抵尼羅河三角洲,進入到離亞曆山大港隻有70千米之遙的阿拉曼地區,逼近埃及的開羅城。後來,在盟軍大規模反攻時,他還主持修築了著名的大西洋堡壘,並指揮了諾曼底抗登陸作戰。

然而,這位顯赫一時的傳奇將軍卻在大戰結束前的幾個月,卻因無意卷入了反希特勒的秘密活動,被賜自盡。這一結局無疑使隆美爾的一生蒙上了一層悲壯而又神秘的色彩。曆史的真相果然如此嗎?

曆史回放

1943年,蘇德戰場上,德軍連遭失敗,西線盟軍實力增強。然而希特勒一意孤行,不顧前線將士的安危,以嚴厲的軍令,禁止任何撤退或突圍,盲目冒進和固守,使將士傷亡慘重。

此時,在西線苦苦掙紮的隆美爾不得不從埃及撤退,並親自飛往希特勒的最高統帥部,以勸告希特勒放棄北非。結果,遭到了怒斥。非洲失守後,希特勒任命他為西線B集團軍司令。這時,盟軍利用掌握在手中的製海權和製空權,對西線德軍展開了立體攻勢,隆美爾請求增援,又多次遭到希特勒的奚落與斥責。

隆美爾極為失望,而此時,納粹內部情緒波動,密謀活動時有發生。

1944年2月,隆美爾回國度假期間,反希特勒的密謀者施特羅林曾與他接觸,並試圖取得隆美爾的支持。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成功,隆美爾又一次懇切地向希特勒痛陳利弊,要求結束西線戰爭,並在7月15日給希特勒發出了最後信件。

7月20日,發生了震驚世界的謀殺希特勒的事件。希特勒差點命喪黃泉,他的秘密警察在"七月陰謀"後的清洗中牽涉到了隆美爾。對此,隆美爾的妻子在戰後都發表過聲明,否認隆美爾參加過這次謀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