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學會察言觀色(1 / 3)

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術。不會察言觀色,等於不知風向便去轉動舵柄,世事國通無從談起,弄不好還會在小風浪中翻了船。直覺雖然敏感卻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斷才是察言觀色所追求的頂級技藝。言辭能透露一個人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讓我們窺測他人內心,衣著、坐姿、手勢也會在毫無知覺之中出賣它們的主人。

言談能告訴你一個人的地位、性格、品質乃至流露內心情緒,因此善聽弦外之音是“察言”的關鍵所在。如果說觀色猶如察看天氣,那麼看一個的臉色應如“看雲識天氣”般,有很深的學問,因為不是所有人所有時間和場合都能喜怒形於色,相反是“笑在臉上,哭在心裏”。“眼色”是“臉色”中最應關注的重點。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訴我們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裝同樣有助於我們現人於微,進而識別他人整體,對其內心意圖洞若觀火。

1.能辨風向才會使好舵

我們如能真的在交際中察言觀色,隨機應變,也是一種本領。例如在訪問中我們常常會遇見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訪問者應全神貫注地與主人交談,與此同時,也應對一些意料之外的信息敏銳地感知,恰當地處理。主人一麵跟你說話,一麵眼往別處看,同時有人在小聲講話,這表明剛才你的來訪打斷了什麼重要的事,主人心裏惦記著這件事,雖然他在接待你,卻是心不在焉。這時你最明智的方法是打住,丟下一個最重要的請求告辭:“您一定很忙。我就不打擾了,過一兩天我再來聽回音吧!”你走了,主人心裏對你既有感激,也有內疚:“因為自己的事,沒好好接待人家。”這樣,他會努力完成你的托付,以此來補報。在交談過程中突然響起門鈴、電話鈴,這時你應該主動中止交談,請主人接待來人,接聽電話,不能聽而不聞滔滔不絕地說下去,使主人左右為難。

當你再次訪問希望聽到所托之事已經辦妥的好消息時,卻發現主人受托之後盡管費心不少但並沒圓滿完成甚至進度很慢。這時難免發急,可是你應該將到了嘴邊的催促化為感謝,充分肯定主人為你做的努力,然後再告之以目前的處境,以求得理解和同情。這時,主人就會意識到雖然費時費心卻還沒有真正解決問題,產生了好人做到底的決心,進一步為你奔走。

人際交往中,對他人的言語、表情、手勢、動作以及看似不經意的行為有較為敏銳細致的觀察,是掌握對方意圖的先決條件,測得風向才能使舵。

2.善於捕捉“弦外之音”

與別人交談時,隻要我們留心,就可以從談話中深知別人的內心世界。

(1)由話題知心理。

人們常常將情緒從一個話題裏不自覺地呈現出來。話題的種類是形形色色的,如果要明白對方的性格、氣質、想法,最容易著手的步驟,就是要觀察話題與說話者本身的相關狀況,從這裏能獲得很多的信息。與中年婦女交談時,她們的話題多是她們自己,因為她們覺得自己才是她們最大的關心對象。有時也談論丈夫或孩子,那是她們把丈夫或孩子看成了自己的化身,談論他們也等於在談論自己。對於這樣的中年婦女,你要作為一個傾聽者的形象出現,承認她們是賢惠的妻子、偉大的母親。在年輕小夥子的世界裏,他們最愛談論的話題是車子。關於車子的雜誌也跟音樂、足球雜誌一樣暢銷。小夥子的話題幾乎都涉及與車子的品牌、行程距離、速度等有關的話題,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暫時買不起車。其實,他們那麼熱衷於車的話題,無非在表示自己將來有能力購車,或者是自己對這些懂得很多,這也是一種時髦的話題罷了,無非是顯示自己。因此,你要聚精會神地聽他們侃車,最好不要擺出討厭或不耐煩的臉孔,你的耐心就可以滿足他們的虛榮心。

(2)措辭的習慣流露出的“秘密”。

語言表明出身,語言除了社會的、階層的或地理上的差別外,還有因個人的水平而出現差別的心理性的措辭。人的種種曲折的深層心理就會不知不覺地反映在自我表現的手段——措辭上。即使同自己想表現的自我形象無關,通過分析措辭常常就可以大體上看出這個人的真實形象。在這種意義上,正是本人沒意識到的措辭的特征比詞語的內容遠為雄辯地告訴我們其人自身。

使用第一人稱單數的人,獨立心和自主性強,常用複數的人多見於缺乏個性,埋沒於集體中,隨聲附和型的人。人們總是認為是在用自己的話說話,寫文章。實際上無意中在借用別人的話,有自我擴大欲,反過來探尋這一點,就能窺見其人的內心深處。例如,對說話者使用難懂的詞和外語的人多會感到困惑,其實,這種人多是將詞語作為掩飾自己內心弱點的盾牌。擇業時,充分顯示自己的才能是必要的,但若過分矯飾,反而畫蛇添足,讓別人如墜雲霧的效果是最不利的。這種情形常常不過是反證了對自己的智能的自卑意識,將詞語作為盾牌,掩飾自己的自卑感。《圍城》中的張先生在方鴻漸麵前大肆賣弄自己的洋文,以顯示自己博學,實際上隻反映出其知識的貧乏。

(3)說話方式才能反映真實想法。

一般說來,一個人的感情或意見,都在說話方式裏表現得清清楚楚,隻要仔細揣摩,即使是弦外之音也能從說話的簾幕下逐漸透露出來。

a.說話快慢是突破深層心理的重要關鍵。如果對於某人心懷不滿,或者持有敵意態度時,許多人的說話速度都變得遲緩,而且稍有遲疑的感覺。如果有愧於心或者說謊時,說話的速度自然就會快起來。假如說有一個男人每天下班都按時回家,而這一天他下班後卻留在辦公室與同事打撲克,回到家時,他就馬上跟老婆說他加班了,而且還要詛咒現在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活兒幹不完等等之類的話。他的說話語調也一定會比平常快,這樣,他可以解除內心潛在的不安。遇到男人這樣時,做老婆的一定要慎重,什麼事一旦有了開頭,就會有下次,不可掉以輕心。

b.從音調的抑揚頓挫中看破對方心理。上述的那位“加班”的男人,當他回到家時,他說話的語調不僅快,而且慷慨激昂好像今天的“加班”的確讓他很反感——他是很不願意“加班”的。當兩個人意見相左時,一個人提高說話的音調,即表示他想壓倒對方。對於那種心懷企圖的人,他說話時就一定會有意地抑揚頓挫,製造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有一種吸引別人注意力的欲望,自我顯示欲隱隱約約地透露出來了。

c.由聽話方式看破對方心理。構成談話的前提包括了兩種不同立場的存在者,即說話者與聽話者。我們可以根據對方對自己說話後的各種反應,來突破對方的深層心理。如果一個人很認真地聽話,他大致會正襟危坐,視線也一直瞪著對方。反之,他的視線必然會散亂,身體也可能在傾斜或亂動,這是他心情厭煩的表現。有些人仔細傾聽對方的每一句話,等到講述者快說完時,他也會透露自己的心聲,由此看來,這位傾聽者完全依靠堅強的耐心再配合一股好奇心,才能最終突破講話者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