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這麼大,那些找寶藏的人難道漫山遍野地亂翻嗎?”我換了個話題。
“本來就是毫無目的地亂找,誰也不知道究竟有沒有寶藏,在哪裏?不過……好像主要是集中在紅梅樹那一帶。”
“紅梅樹?”
“是啊,紅梅樹是一坐山名,就是後山最高的那一匹山,那裏也有一棵紅梅樹。”
“怎麼取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呢?”
“幾百年了,都一直這樣叫的,聽說這裏麵還有一個傳說。”何老頭吸了口煙,緩緩地講起了一個故事。
在很久以前,曾經有個名叫白紅梅的女孩,她不但漂亮、聰明,而且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她從小就熟讀藥書,到了十多歲的時候,就能醫治一些疑難雜症,為很多疾患病人排憂解痛,沒過幾年,她就名滿白衣了。
那時候白衣的居民是很少出山的,幾乎是與外界隔絕。
可是,在紅梅二十歲那年,她自己卻一病不起,在患病期間,她還一直為人把脈斷病,經過她妙手回春的診斷,幾乎所有的病人都能痊愈。
隻可惜,她卻沒有能力醫治好自己的病,沒拖到半年就香消玉損了。
她死後,村裏的人請了風水先生給她找了一塊最好的風水寶地埋葬——就是後麵最高的那座山。
不到一年,紅梅小姐的墳墓卻不知為何被夷為平地,無跡可尋了。
紅梅小姐被埋在那裏後,每天下午的時候,就有人遠遠地看見她坐在一塊大石上,對著太陽梳理自己的頭發。
一些膽大的年青人想探個究竟,於是就相約到了紅梅山上。
在紅梅小姐梳頭的那塊大石上,幾個年輕人發現幾絲殘留的頭發。
奇怪的是那些頭發一半埋在縫中,一半直立在空中。有一個人用力將幾根頭發拔了起來,卻發現在發絲的下端居然有不少根須盤錯。
出於好奇心,他們留下了一根。
幾個月後,那絲頭發居然長成了一棵樹。
當有個年輕人又想拔掉樹的時候,突然從旁邊的石縫中竄出一條碗口大小的蛇來,死死了將他纏住,在旁邊人的奮力搶救下,那條蛇才受傷逃竄。
他們當時嚇呆了,沒有誰敢再去動那棵樹。
那個想拔樹的年青人,回家沒有幾天就離奇的死亡了。
死的時候,全身充滿青紫淤血,有人傳說是被蛇勒死的。
那條蛇叫巴蛇。
那棵樹就叫紅梅樹。
傳說紅梅樹長,巴蛇長。紅梅亡,巴蛇亡。
巴蛇是為了保護紅梅樹而存在的。
巴蛇長的速度相當快,它的軀體一直盤繞著紅梅樹山生長,傳說當能夠繞滿三圈的時候,紅梅小姐就要複活,巴蛇也就會肆無忌憚地吃人。
為了聚集更多的血氣,巴蛇將口大大張開,變化成了一座廟。
它噴出的毒氣就如香火般縈繞在廟的四周。
一些路過的人,一走進廟門,馬上就會被它吸到腹內吃掉。
通過這種方式,它不知害了多少人的性命,直到有一天遇到了蒲道公。
蒲道公是個道士,他跟徒弟雲遊四川到了白衣,看見紅梅樹山妖氣嫋繞。經過三天的查尋,終於明白是巴蛇和紅梅樹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