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偉大的女科學家(7)(1 / 2)

瑪麗對學生的關心遠遠勝過關心自己。在她從事鐳及放射性研究時,從不顧個人安危,甚至用手去拿裝鐳試管,以致讓鐳燒傷了雙手。可當學生們研究鐳時,她卻嚴格要求做好預防工作。如取鐳試管時,一定要用夾子;或事先戴好防護罩。在科學研究上,她對學生一絲不苟,嚴肅認真,在做完試驗時,一定要把儀器及一切什物擦洗幹淨。然而,在商討問題時又溫和細致、謙虛誠懇。居裏實驗室裏的青年學者,在這個負責又可靠的舵手的引領下,把放射學這種學說中各種神秘莫測的部分逐一加以探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從1919年到1934年之間,鐳研究院裏的化學家和物理學家共發表了近500項科學報告,其中有34篇是論文;在這五百餘項研究之中,有31項是居裏夫人個人完成的。很多優秀的科學家在她的指導下學習,受到了很大的教益。

這個數目十分驚人,它開創了所有研究院的新紀元。這是居裏夫人風燭殘年時期,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以極高的智慧和偉大的犧牲精神換來的。同時,她的大部分精力還用在指導學生和講課上。如果能像年輕時期那樣,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上,那她的成就可以想象會達到怎樣的峰巔。

這些成果累累的燦爛歲月,占據了瑪麗的大半生。她的最大願望“鐳學研究院”已日見興旺、聲名遠播。她能不為之歡欣和高興嗎!

七、與疾病抗爭

過度的緊張和繁忙使她的健康每況愈下。還在1920年瑪麗54歲時,經醫生檢查,雙眼患了雙層白內障,而且有失明的危險;她的聽力在逐漸下降。每天總感到體力不支,疲憊不堪,給工作、看書帶來極大的困難。可是瑪麗總不願讓她實驗室裏的同事們知道,也不願讓別人幫忙,如果要占用別人做實驗的時間,她便更不願意求助他們。

當眼睛視力一天天減退的時候,她假裝什麼都能看得清楚,並且極力在她的同事麵前裝成一個健康的人。

她把自己的不幸壓在心裏,隻有女兒們知道,那是無法隱瞞的。有時,她把心中的痛苦用書信向姐姐訴說:“我的眼疾和耳朵給我的工作帶來極大的痛苦,我很焦急,這會妨礙我做科學研究。”

為了不給學生們的學習情緒帶來不良影響,也不給外界造成因眼疾不能工作的印象,瑪麗叮囑女兒和姐姐,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她的疾病。她的醫生也成了同謀者。在漫長的3年裏,瑪麗的世界裏籠罩著厚厚的霧靄,使之模糊不清,給她的行動帶來極大的不便。女兒成了她的拐杖,然而,這根拐杖還要暗暗施行。每當行走時,由女兒扶著,遇有障礙物,就重重地捏一下手臂;在餐桌上,女兒會跟著母親的手勢把要找的物品遞給她的手上。在實驗室的樓道裏,瑪麗經常碰到障礙物或牆壁,弄得身上青一片紫一塊。

配眼鏡時,醫生用加瑞夫人這個假名字替代雙層白內障的瑪麗。

任何困難都難不倒這位百折不撓的堅強婦人,她以頑強的意誌與疾病抗爭,一刻也沒放下手中的工作。為了能適應工作,她發明了一種“盲人技術”。用高倍數放大鏡來觀測實驗變化;用色彩鮮明的顏色在儀器的標盤上作標記;用極大的字寫出講課時參考的筆記。多少次在索爾本的梯形教室極微弱的光線下,她仍能辨認所寫的字跡。

她動用所有的智慧和計策來掩飾自己的病情。一次,有個學生不得不請導師看一個攝有很細線條的試驗底片,這可是個大難題。無論如何瑪麗也無法辨認,她靈機一動,異常巧妙地向她提一些問題,得到明確的說明後,腦子裏就形成了底片上的圖像,然後裝出看得見的樣子,拿起那塊玻璃來研究,給學生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滿意的解答。這是多麼殘酷的現實,多麼勇敢堅強的學者。疾病啊!你為什麼偏偏責難一個無私奉獻的傑出科學家!

實在太疲倦了,這樣的日子無論如何也撐不下去了。3年了,整整3年,她帶著眼疾繼續領導實驗室,指導學生;到索爾本大學講學,竟瞞了她的同事和學生。

1923年,瑪麗的眼睛終於動了手術。那是炎熱的7月,臉上的手術傷口很大,纏著繃帶。瑪麗極其疲倦地躺在蓋有十字的被子裏。艾蕪用小匙給這個“加瑞夫人”喂湯。幾個星期過去了,瑪麗的體力尚未恢複。但她慢慢練習走路,每天堅持看一點書,她要用精神戰勝疾病。

但是疾病並非人願,一年之後,瑪麗又經受了兩次痛苦的手術;1930年,她又接受了第四次手術。為了工作,為了不懈的追求,她忍受了多麼巨大的痛苦。

病榻上的瑪麗,每天要聽伊雷娜彙報研究室的工作進展情況,把學生的疑難問題說給她聽,以聽取她的意見和看法;還要伊雷娜為她閱讀最新世界放射科學的成果和動態。她隻要一息尚存,就要不停地工作、工作。這段時間,她還在撰寫《大百科全書》的書稿,自己口授,艾蕪代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