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糖尿病的治療指南(1 / 3)

糖尿病的治療目標

糖尿病患者要弄清楚糖尿病治療目標,要了解達到這樣目標所要采取的方法及途徑。目標有三。

(1)一旦發現糖尿病即應進行強化治療,以便長期穩定控製血糖,使血糖值在正常範圍。把血糖控製在接近正常的水平,並且是長期的而不 是 短 期的,穩定的而不是波動的狀態。(2)防止或延緩各種並發症的發生、發展。這就是說,糖尿病並發症是血糖長期升高、侵害全身各髒器的大、小血管的結果。隻要血糖控製在正常水平,長期而穩定,並發症的發生幾率就會很小。因血糖控製不好已經發生了的並發症,待血糖水平控製好後,可以延緩已有並發症的發展。由此可見,血糖的控製好壞很關鍵。

(3)讓糖尿病兒童有正常的生長發育,與非糖尿病兒童一樣進學校學習,取得良好成績。讓糖尿病人有正常的工作與勞動能力,與非糖尿病人一樣享受高質量的生活。這三個目標意在表明,隻要血糖水平接近正常值,對健康危害極小,甚至造成致殘、致死的並發症就不會出現、不會發生。或剛剛發生並發症就控製好血糖,可延緩並發症發展。糖尿病患者不論是Ⅰ型或Ⅱ型的,都將有很樂觀的前途,孩子可以成才,成人可以有自己的事業、成就和美好的生活。

糖尿病治療的目標很明確,前景也很樂觀。為達此目標,糖尿病患者應樹立信心,與醫護人員合作,堅持做到嚴格、合理地控製血糖;治療一切能夠誘發或加重糖尿病並發症的危險因素;及早發現並積極治療糖尿病並發症,糖尿病也就不再那麼可怕。

糖尿病的治療措施

糖尿病的治療措施包括五項內容:糖尿病患者接受糖尿病知識教育,飲食療法,適當運動,降糖藥物治療及病情的監測。這五項內容是全世界醫學領域治療糖尿病的有效的綜合療法,是根據糖尿病病因、病理等特點製定的。

糖尿病的基礎措施之一就是對糖尿病知識的普及與教育。這一措施的製定和強調,應該說是根據糖尿病的終生治療特點而來,所以一定要教育患者及其家屬,掌握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識,學會糖尿病膳食的配製及自我保健,學會自我監測血糖,從而提高患者的信心與自覺性,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

飲食控製就是營養療法,是糖尿病治療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療法。不論糖尿病的輕、重程度,也不論是哪種類型,隻要是糖尿病,飲食就一定要有嚴格的規定。飲食控製是在保證給糖尿病患者供給足夠量的、而且是均衡的營養、維持理想體重、保持血糖良好穩定的前提下的控製,而不是無限的控製。

適當運動是針對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因環境因素中缺乏運動而致病的原理製定出來的一種治療辦法。適度運動對糖尿病的益處毋庸置疑,但同時也應知道運動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火候”掌握不好,運動這種積極的治療方式,還會帶來適得其反的結果,所以糖尿病的運動療法,有其適應征和禁忌證。

降糖藥物治療是在飲食控製、適當運動後血糖仍然很高、未能控製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種補救辦法。胰島素治療是對絕對缺乏胰島素患者的補充、替代治療。如Ⅰ型糖尿病的胰島被破壞、不能生產胰島素,Ⅱ型糖尿病的最後胰島功能衰竭,或某種條件情況不能使用口服藥時,都要應用胰島素治療。口服降糖藥中的磺脲類,是在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胰島尚存分泌功能的情況下使用,起著刺激、督促胰島加強工作的作用,是胰島的監工。第二類口服藥為雙胍類,可稱其為抗高血糖藥,不作為降血糖藥物。它可使高血糖降低,不能使正常血糖下降,不刺激胰島加強分泌,而是作用在外周組織,使葡萄糖的異生減少,肌肉與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增加,結果是血糖下降,胰島素的用量減少。葡萄糖苷酶抑製劑是第三大類降糖藥物。它降糖的作用是使進入小腸的澱粉糊精,分解為葡萄糖的過程顯著減慢,不能變為葡萄糖,也就不能吸收入血,血糖就不會升高。因此,此藥在降低餐後血糖取得顯著療效。最後一類藥物是胰島素的增敏劑,增敏劑有一個特點:在體內沒有胰島素的情況下,它是不會起作用的。當體內有胰島素的情況下,且不論是外源注射的胰島素還是內源自生的胰島素,該藥均可增強胰島素在骨骼肌、肝髒及脂肪等組織細胞的敏感性。簡單地說便是使胰島素的作用更強了。

糖尿病控製與並發症

血糖對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這一點毋庸置疑。近30 年來,這方麵的研究進展迅速,國際上分別針對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進行了兩個大係列、長時間的研究,研究結果做出了比較一致性的結論,要降低並發症的發生,必須嚴格控製血糖和血壓。

(1)是針對Ⅰ型糖尿病的研究,即糖尿病監測與控製實驗(簡稱DCCT)。是美國、加拿大兩個國家的2 4 個糖尿病中心,對1 14 1例Ⅰ型糖尿病患者分強化治療和常規治療兩組,從1983年~1993 年進行了曆經10 年的跟蹤觀察。最後結果表明:強化治療組嚴格控製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小於7%,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和進展的幾率明顯降低。強化治療組使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腎髒病變和神經病變的發生和進展的風險降低50%左右。結論是嚴格控製血糖的確可預防糖尿病的微血管並發症。

(2)是針對Ⅱ型糖尿病的研究。即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簡稱UK PDS)。是英國的2 3個糖尿病中心,將5 10 2名Ⅱ型糖尿病患者分為強化治療組和一般治療組進行觀察,同時也對血壓嚴格控製組和一般組進行觀察,為期長達20 年。強化組的控製目標是空腹血糖&;;lt;6.0 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lt;7.0%,血壓&;;lt;1 50/85 毫米汞柱。結果顯示,強化組與一般組比較,總的糖尿病並發症減少1 2%,心肌梗死減少16%;視網膜病變減少21%,尿白蛋白排出率(反映腎髒受損程度)減少3 3%。血壓嚴格控製組與一般組比較總死亡率減少33%;腦卒中減少44%,心衰減少5 6%;眼底病變減少3 4%。

血糖的控製標準

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如何,關鍵是看對其並發症的發生、發展的控製情況,並發症的控製情況又主要取決於血糖控製情況的好壞。血糖究竟降至多少,各國標準大同小異,國際糖尿病聯盟公布的糖尿病控製標準,和我國糖尿病控製的多項標準如下。

1.國際糖尿病聯盟的糖尿病控製標準

良好標準:空腹血糖在6 毫摩爾/升以下,餐後兩小時血糖在8毫摩爾/升以下,糖化血紅蛋白不超過6.2%。

一般的標準:空腹血糖在8.0 毫摩爾/升以下,餐後兩小時血糖在1 0.0毫摩爾/升以下,糖化血紅蛋白在8.0%以內。不好的標準:空腹血糖在8.0 毫摩爾/升以上,餐後兩小時血糖在1 0.0毫摩爾/升以上,糖化血紅蛋白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