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逝世的噩耗傳開後,一片片的哭泣聲和喧嘩聲打破了哥爾克寧靜的夜空。當晚,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布哈林、斯大林、加裏寧和托姆斯基聞訊後,立即乘坐雪橇,冒著凜冽寒風,駛抵哥爾克。列寧的遺體放置在一張周圍擺滿樅樹的台桌上,加米涅夫等人在瞻仰了列寧的遺容後,當晚深夜趕回了莫斯科,召開了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會議通過了《告全黨和全體勞動人民書》。
1月22日淩晨6時,蘇聯電台、報紙發布了列寧逝世的消息和蘇聯黨和政府的訃告。訃告對列寧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並高度評價了列寧偉大的一生:
“無產階級偉大解放運動的曆史,在馬克思之後,從來沒有產生過像我們已故領袖、導師和朋友這樣偉大的人物。”
“無產階級所固有的一切真正偉大和英勇的品質——大無畏的智慧,不屈不撓的、頑強的、戰勝一切的鋼鐵意誌,對奴役和壓迫的深惡痛絕,移山填海的革命熱情,對群眾創造力量的無限信任,巨大的組織天才,都由列寧卓越地體現出來,他的名字成為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的新世界的象征。”
“這樣一個人去世了,在他的戰鬥的領導下,我們黨用有力的手,在戰爭的煙霧中,在全國舉起了十月的紅旗,掃蕩了我們敵人的抵抗,在以前的沙皇俄國鞏固地建立起了勞動者的最高權力。共產國際的創立人,世界共產主義的領袖,國際無產階級所敬愛並引以自豪的人,被蹂躪的東方的旗手,俄國工人專政和領袖去世了。”
“列寧活在每一個誠實工人的心裏,列寧活在每一個貧苦農民的心裏,列寧活在千百萬殖民地奴隸中間,列寧活在我們敵人營壘對列寧主義、共產主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憎恨裏。”
1月22日全俄蘇維埃十一大召開,在開幕式上,與會的幾百名代表哭作一團。代表大會通過《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全體勞動人民書》。同日,俄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通過《告全體團員書》。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成立了由捷爾任斯基任主席的治喪委員會。
1月23日,俄共(布)中央委員會發布《告全黨和全體勞動人民書》,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發表《號召書》,號召蘇聯和全世界的共產黨人、勞動人民,繼承列寧的遺訓,奪取新的勝利。
1月21日~23日,俄共(布)中央委員、政府委員、全俄蘇維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和莫斯科勞動人民的代表團陸續來到哥爾克,附近鄉村的農民也都來向列寧告別。1月23日,專車把列寧的靈柩運到莫斯科,安放在工會大廈圓柱大廳內,政治局委員輪流在列寧靈旁守靈。23日~27日,列寧的遺體停放在大廳裏供人瞻仰、悼念。各界群眾從這一天開始來到這裏向列寧告別。
1月26日11時,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加裏寧在全蘇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宣布:這次代表大會的第一次會議是列寧追悼大會。追悼會由中央執行委員會副主席彼得羅夫斯基主持。依次發言的有:加裏寧(主席)、克魯普斯卡婭、季諾維也夫、斯大林、布哈林、蔡特金及工會、共青團、紅軍和海軍、工人、農民、非黨人士、外國人士等各方麵的代表,最後是加米涅夫。
加裏寧在悼詞中指出,蘇聯政府在國內外政策方麵將堅定不移地遵循列寧的遺訓:大民族要幫助國內其他小民族發展生產,要尊重他們千百年來曆史上形成的風俗習慣;隻有工人階級和農民結成聯盟才能戰勝敵人;用戰爭反對戰爭,爭取和平,爭取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在爭取共產主義的鬥爭中,十倍地加強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