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行的經脈:從缺盆下行至腋窩,沿著胸側部,經過季脅,下行至髖關節環跳穴處,與前麵一條脈會合,再向下沿大腿外側、膝關節外緣,走行於腓骨前麵,直著向下至腓骨下端,淺出外踝的前麵,沿著足背行至第四趾外側端(竅陰穴)。
分支3:從足背(足臨泣穴)分出,向前行出到足大趾外側端,折回,穿過趾甲,分布在足大趾趾甲後,與足厥陰肝經交接。
膽經不通會出現哪些病症
膽經經絡不通暢,會在經脈循行所過的部位出現疾患,即外經病;由於膽經與內髒膽、肝的聯係最密切,所以也可能導致膽和肝疾患,即內髒病。當然經絡不暢的程度不同,疾病的具體臨床表現也不相同。
外經病的表現:偏頭痛,頷痛,目痛,腋下腫,瘰癘,沿胸、脅、肋、髖、膝外側、小腿外側等經脈所過部位的疼痛,汗出振寒,瘧疾。
內髒病的表現:脅下痛、口苦、噯氣、嘔吐。
輕敲膽經疏通經絡保健康
膽經分布在大腿到小腿外側的這一段,是我們可以拍打的重要部位。
拍打方法:手握空拳,用掌麵一側或拳眼一側接觸皮膚,從臀部開始,沿著大腿和小腿外側麵,一直拍打到外踝骨。
根據自己的感覺,拍打的力度要適中,不可過輕或過重,每側膽經每次拍打約5分鍾,以拍至局部微微發熱、舒適為適宜程度,需要自己掌握尺度。
需注意:拍打前不要穿厚重的衣物,尤其是過緊的秋褲,容易阻滯局部氣血運行,影響效果;也不要在寒冷的環境拍打,因為“血得寒則凝,得熱則行。”在寒冷環境拍打,氣血不易運行,影響效果,甚至還會出現不適。建議您換上寬鬆保暖的衣物,最好在25℃左右的環境拍打,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流通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從而保持身體健康,提高睡眠質量。
敲膽經治療失眠還是導致失眠
網友對敲膽經看法有分歧
自從一些人士告訴讀者要經常敲膽經治療失眠以來,有很多熱心網友進行了親身試驗,並把感受發到了網絡上。其中有三種不同的意見:①敲膽經會導致失眠;②敲膽經沒有什麼作用;③敲膽經治療失眠的作用明顯。把“敲膽經”三個字輸入百度,搜索的結果多數是敲膽經導致失眠或失眠加重的帖子。失眠是敲膽經就能解決的嗎?
要想知道敲膽經能否治療失眠,首先要了解失眠的原因。
因興奮、喜悅、焦慮、悲傷、恐懼等激動情緒,使機體不能調整所導致的失眠,稱為情緒不良性失眠;由於親人去世等不良生活事件,長期工作緊張,或非常在意自己的失眠而焦慮不安,進一步幹擾睡眠,稱為心理生理性失眠;因睡前吸煙、喝酒、喝茶、喝咖啡或者睡前長時間聊天等不良習慣而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下降,稱為習慣不良性失眠;由於環境變化等因素使長期養成的睡眠條件和習慣無法滿足,而導致的失眠,稱為環境影響性失眠。
以上這四種失眠類型,由於都有比較鮮明的特點,比較容易識別,讀者可自行判斷。
除此之外,其他失眠就屬於失眠疾病的範疇了,普通人分析識別起來可能比較困難。
屬於疾病的失眠類型,可概括為虛證和實證兩大類:虛證多是因為陰血虧虛,血液不足,不能正常濡養心神,心神失養就會失眠,譬如心脾兩虛型;實證多是因為有邪氣內盛,在身體內擾亂心神,心神不安就會失眠,如膽鬱痰擾型、食滯內停型。還有一些失眠是虛證和實證並存,既有心神失養,又有擾亂心神,如心腎不交型。
當然,屬於疾病類型的失眠,從失眠的特點上也可以看出來不同,如病人失眠心煩不安,嚴重的整夜不能睡眠,多屬於在下的腎陰虧虛,在上的心火亢盛,屬於心腎不交型;睡覺比較輕淺,睡著後容易醒,醒後不易睡著,多屬於心脾兩虛型;在睡眠中,經常驚醒,睡覺不踏實,多屬於膽鬱痰擾型,就是因膽氣不暢,痰氣或痰熱擾亂心神引起;睡眠中翻動不安,同時又有腹脹、噯氣(打長長的嗝),多屬於食滯內停型,就是說吃得太飽了、太多了,這個時候的飲食就會變成濁邪擾亂心神,導致失眠,即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