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官方電台是以喜訊的形式發布了羅斯福去世的消息。陷入困境中的希特勒因這個消息雀躍不已,認為命運之神眷顧自己,幫自己除掉了最厲害的敵人。日本東京電台卻為了表示對“一位去世的偉人”的敬意,特播了幾分鍾哀樂;東京電台還引述了新上任的首相鈴木貫太郎的話:“羅斯福確實是一位優秀的總統,美軍能夠取得今日的優勢地位,全賴他的領導。他的去世是美國人民的巨大損失,我也對此深表同情。”
4月12日晚11點25分,埃莉諾、麥金太爾和厄爾利一行趕到溫泉療養院。埃莉諾依次擁抱了格雷斯、戴西和勞拉,向她們詢問羅斯福去世前的情況。勞拉並沒有想那麼多,所以很自然地提到了總統的“客人”和那幅沒畫完的肖像畫。埃莉諾有點失魂落魄,但是她盡力忍耐著,進了丈夫的臥室。她走近羅斯福的遺體旁,用手撫摸著他的臉頰,似乎還不相信他真的就這樣走了,連告別的話都沒有;似乎不相信他真的這樣殘忍,臨死還要再次踐踏妻子的尊嚴。5分鍾後,埃莉諾從房間裏走出來,已經恢複了平靜。作為總統的未亡人,需要埃莉諾料理的事情還很多。總統在任期內去世是有先例的,1923年沃倫·哈定就是在任期內中風病逝,可是關於他的殯葬檔案已經遺失,因此,關於羅斯福殯葬的相關事宜,就需要由埃莉諾來定奪,例如:擬定靈車的路線,選擇牧師,確定葬禮儀式等。
4月13日早,成千上萬名佐治亞人自發聚集到溫泉火車站,來送總統最後一程。在總統專列的最後一節車廂裏,安放著羅斯福的靈柩。車廂所有的窗簾都打開,另外還亮著燈光,日夜不滅,以便讓守候在鐵道邊的人們瞻仰。棺木中羅斯福的遺體上披著他的海軍鬥篷,棺木外覆蓋著一麵美利堅合眾國國旗。來自本寧堡的儀仗隊向羅斯福的靈柩行了軍人的告別禮,羅斯福生前很欣賞的黑人手風琴手格雷厄姆·傑克遜流著淚奏著樂曲《回家》。在人們的哭泣聲中,列車緩緩駛出站台,勻速駛往華盛頓。在沿途1300公裏的鐵路線上,露宿等候送別總統的人超過200萬。人們或是沉寂,或是哭泣,都在為這個國家任期最長的領導人的離去而悲傷不已。
4月14日上午10點,裝載著羅斯福靈柩的列車到達華盛頓聯合車站,杜魯門總統率領內閣成員、國會代表和聯邦最高法院代表在這裏迎候。護送靈車的隊伍緩緩地經過華盛頓的大街,朝白宮方向行進。隊伍由警察駕駛著摩托車開道,前邊是海軍、海軍陸戰隊、坦克部隊、陸軍部隊和各兵種女兵方隊引領,然後才是由炮車改裝的靈車。靈車由6匹白馬牽引,車後還跟著一匹孤獨的乘馬。乘馬被戴上眼罩,馬蹬朝後,左蹬上懸掛著一柄劍,象征著勇士已經不在人間。
靈車途經的街道兩旁,分列著密密麻麻的人群。頭戴鋼盔的士兵在道路兩側肅立,靈車經過時士兵都自發而又整齊地行禮。人群中沒有喧囂,偶爾傳來女人們的哭泣聲,也明顯是在極力克製。大家希望他能夠得到最後的平靜和尊重,都不願意驚醒他。人群中有一個黑人婦女,舉著手臂,揮舞著黑紗,表達著對總統去世的哀思。人群中有一個小孩,把小手含在嘴裏,被周圍大人們的情緒感染,也悲傷起來。
4月15日早8點40分,在明媚的春光中,裝載著羅斯福靈柩的火車駛進海德公園站。在21響禮炮鳴放完畢後,靈柩被放到一輛馬車上,在西點軍校儀仗隊的引導下,被拉到山上的斯普林伍德莊園。
在被鐵杉樹和籬笆圍繞的玫瑰園裏,羅斯福的親人、朋友、下屬、仆人和士兵們都肅立在墓穴四周。聖詹姆斯教堂的牧師主持了默哀儀式,西點儀仗隊鳴了三響禮炮。就如他9個月前所說的“我的靈魂呼喚我回赫德遜河畔的老家去”,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魂歸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