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七節衣錦還鄉(1 / 2)

蘇州寒碧園,這天整個園子張燈結彩,布置一新,仆人們雖然忙個不停,隻是每人臉上卻是喜氣洋洋,精神百倍,絲毫沒有感到一絲累的感覺。

寒碧園如此做,無它,前幾天劉老太爺收到二少爺的電報,今天二少爺會乘火車回蘇州。

自從加入漢軍後,二少爺已經一年多時間沒有回家,當初二少爺在蘇州剛被複興軍攻下不久就毅然剪去辮子,投身複興軍,雖然得到了老太爺的支持,隻是依然不免被其餘各房族人埋怨,這萬一大清打了回來,二少爺不就把大家害了嗎?

如今即使是最頑固的人也知道,清廷已是日薄西山,不可能再打回來了,反而漢軍很有一統天下的可能,如今誰不誇寒碧園二公子眼光獨到,原本許多沒有來得及投靠的大戶更是後悔莫及,對劉家巴結起來,希望劉公子能夠在漢王麵前提一提,讓他們也進入漢王的法眼。

劉家二少爺要回來的消息,連蘇州知府金衍照也驚動了,在中午時分親自上門來拜訪,如今正在大廳與老太爺聊天,就是為了見上二少爺一麵,所有寒碧園的仆人都感到臉上增光,與有榮焉。

劉懋功的火車要到下午兩點左右才會到蘇州,加上從火車站到寒碧園這段路程,如果乘轎的話至少要一個小時,隻是兩點剛過,不但丫環,仆人沉不住氣,頻頻向大門口張望,就是劉老太爺自己也沉不住氣,幾次派人到大門口查看。

二點半左右,一輛馬車駛近寒碧園的大門,這輛馬車的樣子正是街頭拉客的馬車一樣,幾名寒碧園的下人正要出來驅趕,馬車停下,隻見他們正苦苦等待的二少爺從馬車裏鑽了出來。

幾名本來要趕人的仆役頓時化為驚喜,大喊起來:“二少爺回來了,二少爺回來了。”

整個寒碧園頓時被全部驚動,呼啦啦湧出一大群人,同時鞭炮聲大作,把劉懋功和跟在他身後的兩名護兵嚇了一大跳。

還沒等劉懋功適應,劉老太爺已經站到大門口,看著自己的二兒子,滿臉激動難言,雖然二兒子離家隻有一年多時間,隻是在他心中,卻宛如離開十年一般。

“爹,孩兒給你磕頭了。”劉懋功也顧不得鞭炮大響,在大門口跪了下來,向劉老太爺“咚,咚。”的磕了幾個響頭。

劉老太爺忍不住伸手攙扶:“好,好,快起來。”

劉懋功自然不會讓父親來攙扶自己,連忙順勢起身,他這一起身,嘩啦一聲,身邊頓時圍了一大群人過來,劉世兄,劉賢弟的亂喊。

劉懋功一看,這些人正是蘇州城各大戶人家的子弟,其中不少在以前與劉家交好,不過也有和劉家有怨之人,此時每個人臉上卻無不帶著笑容,盡量討好自己。

權利,這就是權利帶來的好處,盡管他現在依然隻是漢王的一名幕僚,可是卻無人敢輕視他,即使是以前冤家對頭也一心討好。

劉懋功感歎了一下,臉上也重新堆起笑容,對各人應酬起來,他雖然在漢王身邊做事,可是蘇州這些大戶的能量也不可小瞧,真要都得罪了,他固然不怕,麻煩卻也不小。

直到劉老太爺將他拉出來到一名官員麵前,劉懋功才擺脫了那些大戶子侄的糾纏。

“來,懋功,這是金知府,金知府是蘇州的父母官,這一年還多虧知府大人對寒碧園的照顧,懋功,還不替我謝謝金知府。”

“懋功拜見知府大人。”劉懋功向金衍照拱了拱手。

論品級,金衍照還在劉懋功之上,隻是一個在中樞,一個在地方,金衍照自然不敢托大,連忙道:“不敢當,劉賢侄可是漢王身邊紅人,前途無量,這拜見兩字從何說起。”

雙人客氣了幾句,劉老太爺馬上吩咐府中開宴,為二少爺接風洗塵,劉懋功還沒有來得及和妻兒說上一句話,馬上被拉到了席中。

大家等到二點多鍾,所有人都饑腸轆轆,開宴之後,整個席間風卷殘雲,直到吃過一段時間,大家才放慢速度,開始談笑風生起來,席間不停有人給劉懋功敬酒,好在兩名護兵替劉懋功擋了不少酒,不然他非爛醉如泥不可。

這頓酒宴一直到晚上九點後才結束,隨著各個賓客離去,又安排兩名護兵住下後,劉懋功才有機會與劉老太爺、大哥劉懋才單獨談話。

“二弟,我派了轎子去接你,怎麼坐馬車回來?”劉懋才忍不住問道。

“大哥,是這樣,漢王有令,全麵廢除官轎,你這個轎我自然就不能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