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老太太出去禮佛還願,正被上門兒的張氏逮個正著,很是說了一些有的沒的,其它還好,小茹一聽見張氏居然說——樓家能有現在的家業,就是靠了高小茹的陪嫁,全是高家的銀子,當初高小茹離家的時候,把家裏值錢的東西都帶走了,要不是有那些銀錢,高小茹憑什麼過得像現在這麼好!如今她高小茹這個忘恩負義的,居然把自己的親妹妹送進牢房,害得王家把高小雲休了,也把張氏母子趕出了家門,害得他們母子兩個露宿街頭,難道不該拿出些錢來打點打點,一來讓高小雲在牢裏好過些,二來也得讓張氏和高譽能過活……
就在大街上,張氏一哭二鬧三上吊,死活要老太太出三千兩,不是三百兩啊,小茹氣怒之餘,也對張氏居然變得這般厚臉皮很是哭笑不得,她隨隨便便一張嘴就是三千兩,有許多沒有外快的品級低的官員,就是一輩子也掙不了這麼多的俸祿。
大夏朝的官吏俸祿不算微薄,樓易現在正三品的年俸是兩百兩銀子,而且福利很好,四季常服,官袍,筆墨紙硯之類的朝廷都有發放,所以,樓家的日子當然過得很滋潤,更不用說小茹的醫館藥鋪還有找補的那些外快了,但是,自家的銀子,憑什麼平白無故地借給張氏,而且,連張欠條都不打,明擺著是要有借無還,至於說樓家能有現在完全是靠自個兒的嫁妝,那更是胡說八道,人家樓易才是一家之主,當人家這個正三品的吏部侍郎,不對,現在已經是廣東布政使了,雖然還沒上任……
小茹揉了揉額頭,把越來越遠的思緒拉回來——好吧,就算是自己和婆婆一開始能順順當當地離開雲南那個兵荒馬亂,災害連年的地方,多少靠著小茹帶到樓家的嫁妝,可是,那些嫁妝是自家親娘當年的陪嫁,和張氏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再說,爹爹嫁女兒,給點兒嫁妝不是應該的?別說是自家娘親的,就是高家的,張氏說出這種話來,那是一丁點兒道理都沒有。
“應該給婆婆說說張氏的問題了……”
小茹歎了口氣,以前老想著不讓婆婆擔心,卻沒想過,有一天婆婆可能會被張氏他們糾纏,這種時候,也顧不得許多,還是把自己和張氏種種恩怨說清楚的好,省得自家婆婆時不時被糊弄……好在以後遠離京城,到了廣東,想必就沒那麼多閑雜事了。
坐到桌前,攤開筆墨紙硯,小茹開始給婆婆和樓易各書信一封,要是錢還沒有借出去當然好,要是借出去了……那也沒轍,又沒欠條,就是有,他們樓家正忙著,也沒心思去糾纏,隻能當是破財消災算了,不過,無論婆婆典當了什麼,小茹囑咐樓易,務必要贖回來。
她還是了解自家婆婆的,老太太戀舊,收藏起來的東西都是自個兒極喜愛的,哪有什麼不想要的,這麼說,也不過是要小茹安心罷了。
寫完信,囑咐站在桌子上歇腳兒的鴿子回去的速度要快點兒,最好趕在老太太東西還沒典當,錢還沒借出去之前趕回家。
把信鴿放走,小茹看了看時辰,晌午過了,便拾掇了下頭麵,収攝心神,提上藥箱,帶著曉燕一起去找唐老爺子,本來還想叫上江依的,結果那妮子午覺沒醒,抱著被子,不管小茹怎麼喊她,死活就是不肯起來,小茹也沒辦法,隻好自己走了。
熙花苑現在很熱鬧,要是對大夏朝醫學界比較了解的人進了門兒,肯定會看得眼花繚亂,隨隨便便在路上走,碰上一個大夫,就有可能是很有名氣,往日甚難見到的名醫。
當然,這樣的人不會很多,這些神醫的麵相也不會掛起來讓人參觀,所以,偶然路過的行人們最多隻覺得熙花苑最近住的人怎麼都神神叨叨的,個個身上飄著藥香……
“高大夫,今兒那個胸痹的病患情況有些不好,您快跟我去看看,李大夫他們已經過去了……”
小茹還沒進唐老的房門,就被人糾纏住,隻好乖乖轉道,跟著這個大踏步,行走如風的年輕大夫轉去病房那邊兒。(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