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喬城暴政惹眾怒,紅顏寧死不受辱(2 / 2)

隻要簡紅裳出得宮去就可調遣軍隊前來攻打,奪回皇城。在兩人被困的這段時間裏,喬城也沒有閑著。他在皇城之內遍布侍衛以清亂黨之名四處搜查禦林軍的殘餘勢力,一時京城人人自危。而喬城的所作所為也成了街頭巷陌酒肆茶樓百姓的談資。為了清除朝廷的殘餘勢力,喬城手段極其殘暴,隻要是可疑人士格殺勿論,不知有多少無辜百姓慘死在他刀下。很多皇親國戚仕族貴胄看形勢緊迫刻不容緩,迅速變賣了京城田產舉家逃出京城遷回祖籍。京城之間一時車馬混亂,土匪山賊趁勢作亂,專候在偏僻的京郊之地搶劫搬遷馬車隊,鏢局的接鏢價格飆升到平日的十倍但還是供不應求。但這種情況沒持續多久,喬城很快下了禁城令,進出城者需經過嚴密搜查,馬車一律不放行。富人們又想出了別的方式出城,自己假扮農夫,雇一隊兒挑夫將家產貴重之物挑出城去。京城一夜之間多了很多挑夫。喬城似乎早料到富人們的伎倆,下令守城士兵,對於挑夫挑著巨額金銀財寶的可當場就地正法,所擔財物沒收上繳。如此一來,再無人敢造次,來不及逃出的或者當初留戀京都繁華稍有遲疑的此時無不捶胸頓足,後悔莫及,又不知厄運何時會降臨在自己頭上,是以皆躲在府中終日戰戰兢兢忐忑不安,如同待宰的羔羊,更無心尋歡作樂。煙花巷柳之地門可羅雀,歌舞笙簫一時歇。

有壓迫就有反抗,在喬城高壓統治之下百姓的反抗情緒越來越激烈。在酒樓喝酒之時,一文人在牆上醉題詩一首,怒斥暴政。

詩曰:濁酒難銷憂國恨救時雄才何處是自古書生多意氣我輩提筆掃秋風此詩惹得喬城大怒,下令將此書生誅殺,罪連九族,當日在酒館中的其他文人也都問罪下獄。這便是蒼溪史上轟動一時的“文字獄”。

不管世人如何非議,喬城昭告天下將於農曆九月初五舉行即位禮,取“九五之尊”之意。

就在宣昭後不久,喬城譴太監前來雅竹齋宣旨,封簡素雪為宮廷樂師,令其在登基大典上奏樂。

喬城登基本屬名不正言不順,尚未登基就頒旨更是觸犯眾怒。喬城如此狂妄自大,此舉不僅侮辱了簡素雪侮辱了簡式皇朝,更是沒有把蒼溪放在眼裏,連基本的禮義廉恥都沒有。一時民怨載道,有人替簡素雪叫屈,也有人義正言辭主張簡素雪應當保全皇室顏麵,決不能為逆賊奏樂。更有人言辭激烈指出,若是簡素雪屈從淫威,無異於通敵賣國。

這些局外人說的這些冠冕堂皇的道理,簡素雪如何不懂。她如何不知這是何等天大的侮辱,她向來沉穩持重,縱使心事翻湧也絕少在麵上表現出來。即使此刻她已在心裏決定若是躲不過,絕不讓喬城得逞,她自會在登基典禮之前自行了斷。

她雖對生命看得淡薄,但聽到那些所謂的士大夫們用如此激烈地言辭指責她,這無異於迫她自盡。人情冷暖,倒是令人不由心寒。

紫綃倒是開始計劃再一次的出逃計劃,她天性樂天,凡事盡往好處想,這幾天她一直在安慰簡素雪定能逃出去。簡素雪笑笑並不打破她的願望。

當傳召過來讓簡素雪跟樂師們一起排演的時候,她猶豫了一下還是去了。這是她出別院的唯一機會,她不奢求逃出宮去,但她想再見簡紅裳一麵。

被押著去了排演的地方,簡素雪一邊心不在焉地彈著琴一邊打量著周圍的情況。

奏樂間歇,簡素雪正想去後院探探情況,一個女子走了上來盈盈一拜。簡素雪吃了一驚,待看女子容貌卻有幾分熟悉。不等她問,女子便笑道:“大公主,你不記得我了嗎?我是曾被你救過的那個琵琶女。”

她這麼一說簡素雪頓時想了起來,但聽琵琶女叫她大公主心裏不由一陣鬱結。女子也覺得了,臉色頓時有些訕訕的。

簡素雪一時也不知說什麼,但突然想到琵琶女本就是宮廷樂師,對於他們排演的這個地方應該比較熟悉,說不定她可以幫自己。

不知此人是否可靠,但無論如何簡素雪也決定做這最後的嚐試,失敗了大不了就是一死,反正她原本也打算自行了斷的。想到這簡素雪不由一陣心悸,她壓製住內心強烈的不安,懇切地對琵琶女道:“你能不能幫我個忙?”

琵琶女卻也極是聰明的女子,演奏期間看簡素雪的樣子就知道她心不在焉,再聯係最近宮中之事很容易猜到簡素雪的想法。她當日受簡素雪救命之恩,一直無以為報,此時簡素雪遭逢此等困境焉有不助之理?即使知道無論簡素雪能否成功出逃自己都難逃一死,她還是心甘情願,粉身碎骨、再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