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夾食證因小兒食滯後複感外邪,食欲不振,或嘔吐腹脹,口臭酸腐,大便腥臭,帶有不消化食物的殘渣。
感冒夾驚證小兒感邪之後容易化熱,高熱持續不退,熱狀神明,症見麵目紅赤,煩燥不安,甚至驚厥,磨齒。
【推拿治療】宜清熱解表。
將患兒抱坐或仰臥,施術者先用推攢竹法(雙手拇指指腹著力,在兩眉之間向前發際,自下至上交替反複直推30次)。推坎宮法(從兩眉頭沿眉弓向兩側眉梢分推30-50次,稱推坎宮,又稱推眉宮)。運太陽穴法(用雙手中指著力,在眉梢太陽穴處,向耳後推運30-50次,稱為運太陽法)。再隨症加減:1.風寒偏重者:用右手拇食與食中指相對著力,反複捏拿兩風池10-20次,再用揉兩扇門法,即以左手握住患兒左手固定,用右手食指中指二指著力,分別按於患兒掌背中指根兩側凹陷處,反複按揉100-150次,能發汗透表透熱平喘。2.風熱偏重者:加揉推清天河水法。3.夾有食滯者:施術者用拇指著力,反複揉按魚際穴30-40次,再用掌根著力,反複揉按中脘穴20-30次,然後再揉天突穴30次。4.夾扁桃體腫大者:加掐少商穴。
【預防與護理】伴有重症應及時對症治療,常攜小兒參加戶外活動,適應季節變換,盡量不去公共場所,易感地區,切斷傳染途徑,合理調配飲食。
百日咳
百日咳又稱頓咳,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
【病因病理】
一、西醫的病因病理
本病是由於感染百日咳杆菌,百日咳杆菌侵入人體呼吸道,生長繁殖並產生毒素,使上皮細胞的纖毛麻痹,致使呼吸道炎症,所產生的粘稠分泌物排出障礙,不斷刺激粘膜內神經末梢,興奮咳嗽神經中樞,引起反射性、劇烈、連續咳嗽,直至分泌物排出,陣咳後,必須大量吸入空氣,急速通過痙攣的聲門,因而產生一種特殊的高調“哮鳴樣”吼聲。
二、中醫的病因病理
頓咳嗽的病因是由於外感風邪,傷及肺衛,外側衛氣鬱閉,內側肺氣受傷,若與內蘊伏痰博結,鬱而化熱,則煎津液,形成痰液,阻塞氣道,肺火下降,而致肺氣上逆,而痙咳陣作。
【臨床表現】本病大致可分為三期,潛伏期一般為7-10日。
初期噴嚏流涕或微熱,2-3天後咳嗽逐漸加重,晝輕夜重。痙咳期出現特征性、陣發性、痙攣性咳嗽,每次咳嗽發作時,連續短縮的咳嗽,涕淚交流縮成一團,咳後繼而深長吸氣,發生哆哆哮吼吸氣聲,當吐出痰涎或食物後,痙咳方可暫停,不久又複發作。恢複期咳而無力,神疲納少。
【中醫辯證】
1.初期屬風寒者,惡寒發熱,鼻蹇流清涕,咽癢不停咳嗽,痰稀痰量不為。舌深紅。屬風熱者,發熱重,怕風,流膿涕,咳嗽,痰粘稠或黃色,咽紅,舌深紅,舌苔薄黃,脈浮有力。
2.痙咳期肺熱閉痰,咳嗽陣作,“哆哆吼聲”晝輕夜重,咳甚時須吐出痰涎食物方可,痙咳嗽反複發作,常伴有流涕,曲背彎腰,眼目腫陷,甚至目紅而赤或雙目出血,鼻衄。
3.恢複期脾肺兩虛,但頓咳逐漸減少,咳而無力,神疲氣短,困乏無力,食欲不振,舌質淡紅或舌苔少,光剝無舌苔,脈細數重按無力。
【推拿治療】宜宣肺降氣,祛咳化痰。
將患兒抱坐仰臥,施術者先做清天河水法50次(用食中二指推小兒前臂內側中線,從腕橫紋向肘橫紋推),清肺經法50次。然用手指端按揉患兒右手掌麵小指掌關節尺側橫紋頭,反複按揉50次。再用中指掐揉大小魚際交界處,反複50次。然後再按揉天突穴半分鍾,再將患兒翻身仰臥,先做推脊柱骨法,再做分推肩胛骨法。推拿時間為早飯後2小時,每日一次為宜。
【預防及護理】
早發現,早隔離,進行預防接種,推拿患兒時盡力避免刺激哭啼以免誘發陣發性咳嗽,宜予以易消化營養豐富飲食,嘔吐者應小量多餐,居室要冷熱適中,空氣要新鮮流通。
厭食
厭食是指小兒食欲不振,甚至不思飲食,日久精神疲倦,體重減輕,抗病力弱,為常見病症之一,但除外其他急慢性疾病引發者。
【病因病理】
一、西醫的病因病理
本病與不良飲食習性及生活習慣有關,由於小兒發育生長過快,對各種營養物質需求相對增加。若因而盲目給予零食,高脂肪,高蛋白,甚至高級滋補品,就會致使小兒食欲不振,偏食或進食不適時等。小兒時期胃腸道發育不完善,消化酶係統不健全,由於以上原因,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亂,消化液分泌減少甚至厭食,另外同精神因素,微量元素缺乏也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