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嬰幼兒所需具體營養成分(1)(2 / 3)

當然,嬰幼兒喂食糖類太多,也不是件好事。多餘的糖類易引起腹瀉或不正常地轉化為脂肪堆積在體內,這都會給以後的發育以至成年後的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嬰幼兒時期的肥胖不但使脂肪細胞增大,更會使脂肪細胞數目增多。到青少年時,生長發育雖然消耗一部分熱量,能使脂肪細胞縮小,但細胞核不會縮小,細胞數目也不會減少,肥胖的體形就難以改變了。

礦物質

礦物質又稱無機鹽,是對人體極為重要的營養元素。根據人體每天需要量的多少,礦物質可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

常量元素是參與人體組織構成和功能形成的元素,又被稱為人體必需的元素。常量元素包括人體中含量較多的鈣、磷、鉀、鈉、鎂、氯、硫七種元素,人體每天的需要量在100毫克以上。

占人體含量0.01%以下,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毫克以下的元素稱為微量元素。人體中有70多種元素是微量元素,但僅占人體總含量的0.05%,主要的包括鐵、碘、銅、鋅、硒、錳、鉻、鉬、釩、鈷、氟、矽等十幾種元素。其中,鐵和鋅的日需要量在幾十毫克左右,其餘的需要量大多在幾微克至幾毫克之間,甚至更低。

礦物質是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物質,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及精神狀態有重要的生物學作用。嬰幼兒營養方麵最重要的礦物質有鈣、磷、碘、鋅等。嬰幼兒最易缺乏的礦物質是鈣和鐵,常因缺鈣和鐵發生佝僂病和營養不良性貧血,所以必須注意及時補充。

在正常情況下,鈉、鉀、氯不會缺乏,但當嬰兒腹瀉或嘔吐時,容易大量損失鈉和氯,發生酸中毒或堿中毒,所以在消化不良並發脫水等病症時,必須補充這些元素。

我們來看一下嬰幼兒最需要的幾種礦物質。

鈣。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約99%的鈣分布在骨骼和牙齒內,是構成人體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其餘的1%存在於軟組織、血液和細胞外液中,與血液、體液酸堿平衡、神經傳導、肌肉收縮及心動節律均有密切關係,發揮著調節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

新生兒體內有25~30克的鈣。膳食中的鈣主要在小腸上段和中段吸收。

鈣的吸收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乳糖和多種氨基酸均可促進其吸收,維生素d可激活鈣結合蛋白,是促進鈣吸收的重要元素;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和纖維素會妨礙鈣的吸收。嬰幼兒的身體往往難以獲得充足的鈣,混合膳食的鈣,嬰幼兒吸收的隻有25%左右。

嬰幼兒每日需鈣600毫克,缺鈣會使嬰幼兒患佝僂病及牙齒發育不良、心律不齊和手足抽搐、血凝不正常、流血不止等症。

磷。磷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礦物質之一,人的骨骼和牙齒中含有大量的無機磷或有機磷複合物,約占人體中磷總量的87.6%。其餘的磷有10%與蛋白質、脂肪、糖類等構成軟組織,另外一小部分主要參與骨膜的形成及某些輔酶和核苷酸的形成。

磷是體內代謝必不可少的物質,特別是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中的磷,具有儲存和轉移能量的作用。磷酸鹽對調節維生素d的代謝和維持鈣的內環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當磷酸鹽從尿中排出時,既能釋放能量,又能保持體內磷的數量和形式,有助於調節機體內的酸堿平衡。

多數膳食均含有足量的磷,以供生長和代謝所需,因此一般很少缺乏。

鐵。鐵在人體內含量極少,但分布極廣,功能非常重要。它是人體血紅蛋白(血色素)和肌紅蛋白的重要成分,血紅蛋白帶著氧輸送到全身組織。鐵在體內的功能,主要是完成氧的運轉、交換和組織的呼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