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奇特的異域墓葬(中)(1 / 3)

拉美西斯三世是古埃及第二十王朝的第二位法老,在位長達31年時間。在他統治的前幾年時間裏,拉美西斯三世很好地鞏固了自己父親打下的基業,並擊退了外族的入侵,為埃及創造了一定的繁榮與和平。然而,美好的日子總是短暫的。在拉美西斯三世統治的後期,埃及逐步走向了衰落。大麵積的饑荒、沒有報酬的勞動,讓為拉美西斯三世修建陵墓的工人憤怒不已,最終爆發了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罷工。直至糧食運來,工匠們的罷工才算結束。

而曾經平靜如水的王宮,此時也暗流湧動。由於拉美西斯三世不立王後,不選儲君,這使得他的王妃和王子們不斷地勾心鬥角,相互攻擊。在混戰中,一名叫提耶的王妃走上了曆史的舞台。

根據古埃及的檔案記載,提耶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潘特瓦瑞特當上下一任法老,不惜勾結了仆役長佩巴卡芒和司庫長佩裏一同謀害拉美西斯三世。

佩裏是拉美西斯三世的親信,幾十年來一直追隨法老左右,深得法老的信任。然而,拉美西斯三世肯定沒有想到,正是自己最親近的和最信任的人謀害了他。

在普遍信奉神靈的古埃及,提耶等人為了讓自己的計劃萬無一失,就打算向神靈祈求幫助。神靈的雕像被供奉在了守衛森嚴的神殿中,沒有通行令,任何人都不能進入神殿去向神靈祈求。而有權力簽發通行令的,正是司庫長佩裏。當然,提耶很輕易地拿到了通行令。

祈求了神靈的幫助後,提耶等人最終決定動手了。在選定好的那天,他們實施了蓄謀已久的弑君計劃。12天後,拉美西斯三世離奇地離開了人世,而埃及輝煌的時代也從此一去不複返了。

究竟提耶王妃等人是用什麼手段謀害了拉美西斯三世呢?曆史上並沒有記載他的死因。為了解開這個謎團,研究人員特意用X光掃描了他的木乃伊。結果顯示,拉美西斯三世沒有受過內傷,各部分骨骼也完好無損。法老死於暴力謀殺的猜測可以被排除了。

另一個可能的殺人手法就是投毒,但是古埃及的毒藥普遍具有很濃的苦味,一喝便能察覺。從情理上講,這種推測也不能成立。

想來想去,似乎隻剩下一種可能性了,那就是—眼鏡蛇。

在古埃及人看來,眼鏡蛇絕不是一般的動物,而是具有無邊魔法的國王保護神。隻不過眼鏡蛇這次非但沒有保護法老,反倒用自己的毒牙奪走了他的生命。

從一座殘破不堪的拉美西斯三世的雕像上,人們似乎也找到了支持這種猜測的證據。在雕像的背後雕刻著一條眼鏡蛇,似乎告訴了人們法老是死於眼鏡蛇的毒牙之下的。

謀反者究竟是如何用眼鏡蛇作案的呢?研究人員推測:他們可能是收買了一個耍蛇的人,並偷偷將他帶入了法老的寢宮。耍蛇人趁法老不備,用毒蛇襲擊了他。拉美西斯三世受到襲擊後並沒有當即死去,而是頑強地堅持了12天之久,這說明耍蛇人使用的並非是能很快致人死地的眼鏡蛇,而是另一種毒性較小的毒蛇。

謀害法老的計劃是成功的,但是敗露得也很快。由於這一案子過於重大,所以一個14人的審判委員會很快成立了,結果多達40人被抓了起來,絕大多數人都被處以死刑。而這次事件最直接的受益者—潘特瓦瑞特,則被準許自殺抵罪。

雖然犯了謀逆大罪,但是潘特瓦瑞特還是得到了別人的同情。或許是他的兄弟姐妹,偷偷收斂了他的屍體。

由於時間匆忙,所以潘特瓦瑞特的屍體並沒有被完全製成木乃伊,他的棺木更是沒有準備。於是,收斂他的人借用了不知是誰人的一副棺木,用一張小羊皮裹住了潘特瓦瑞特,將他放了進去,然後偷偷送到了埋葬法老的崖洞墓穴裏。

如此說來,這具編號為E的木乃伊很可能就是潘特瓦瑞特本人了。他屈身於一副和自己身材極不相稱的棺木中,靜靜地沉睡了幾十個世紀,終於等到了人們發現他的這一天。而拉美西斯三世墓中的這個驚天陰謀,也終於大白於天下了。

黃金民族塞西亞的墓葬疑雲

1715年,一名西伯利亞礦主向沙皇彼得一世進獻了一批金器。這批金器製作精良,雕刻的圖案栩栩如生,顯示了極高的技術水平。彼得一世非常欣喜,連忙問礦主如此精美的金器是從哪裏買來的。

礦主的回答出乎彼得一世的意料,他說這些金器不是買來的,而是在一座墓室裏發現的。彼得一世立即下令讓礦主帶領考古人員去尋找這個古墓。到了那裏後,考古人員才發現這是一座塞西亞人的王室墓。刹那間,一個在歐亞草原上馳騁了幾百年之久,近乎於傳說的“黃金民族”仿佛又浮現在大家的眼前。

隨著塞西亞人王室的第一個墓穴被打開,一批大約20件的黃金器具出現在大家眼前:巧奪天工的黃金寶劍,造型獨特的黃金麵具以及形態各異的黃金酒杯、酒壺、金盤等。一直以來,塞西亞人“黃金民族”的稱謂終於得到了證實。

但隨後發生的事情超出了彼得一世的預料,塞西亞人墓中的驚世黃金使得大批盜墓賊聞風而來,許多墓穴被盜墓賊偷偷挖掘一空。彼得一世立即下令禁止私自掘墓,且所有塞西亞人墓穴中的寶藏都要獻給王室。但黃金的誘惑使得盜墓之風一發不可收拾。1725年,彼得一世去世,盜墓賊對塞西亞人墓的洗劫更加猖獗,這些精美玲瓏的黃金製品逐漸流失殆盡。

縱然盜墓賊的行為使得塞西亞人的黃金越來越難覓真容,但麵對早期發現的這些燦爛的黃金製品,人們除了扼腕歎息之外,更迫切地想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民族?他們起源於哪裏?“黃金民族”的稱號又是怎麼來的呢?

關於塞西亞人的起源,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他們是從亞洲遷徙而來;第二種說法則認為塞西亞人的祖先是塔吉陶斯人,即第聶伯河一帶的土著人。雖然在塞西亞人的起源問題上,人們並沒有找到最確鑿的答案,但是有一點是毫無爭議的,即塞西亞人是一個騎在馬背上的民族。

塞西亞男子是天生的騎士和射手,驚人的戰鬥力是他們的標誌。他們善於在高速奔馳的馬背上搭弓引箭,射殺敵人。塞西亞人騎著高頭大馬,馳騁在高加索山脈到裏海、黑海之間起伏不定的山地,所到之處,無不是屠殺和劫掠。進攻的時候,塞西亞男子高高地騎在馬背上,一麵圍著敵人瘋狂地尖聲叫喊,一麵用強弓來連續發出三棱利箭,那恐怖的情景常常使得徒步作戰的敵人在被圍困中嚇得魂飛魄散。

這種無畏到近乎於野蠻的戰鬥精神,使得塞西亞人統治了歐亞草原長達幾百年的時間。無休止的燒殺搶掠使得這個民族積累了大量的黃金,變得極為富有。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擁有許多精美絕倫的黃金製品。

根據曆史學家的考證,塞西亞王室總是極為小心地保護著他們視作神聖的黃金。每年,塞西亞王室都要為黃金舉行盛大祭祀。這個民族不僅崇拜黃金,還狂熱地喜愛黃金藝術品。因此,塞西亞人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黃金民族”。

塞西亞人把金光閃閃的黃金都做成黃金板、黃金項鏈或者梳子、馬鞍上的裝飾等實用的生活物品。這或許和他們是遊牧民族的特質有關,因為這些黃金物品都是能隨身攜帶的。

1898年,俄國考古學家維塞洛夫斯基在黑海東北克拉斯諾達地區的烏斯基奧發現了一座塞西亞人的墓。在一座163米高的土丘下邊,發現了一個四周插滿木樁的木棚架。整個墓地一共埋葬了360多匹馬。能將如此多的馬作為隨葬品,可見這必定是一個塞西亞人的王室墓。隨後,一些精美絕倫的黃金製品,如黃金馬鞍等也隨之出土了。多年的掩埋並未讓它們失去神采,重見天日之後,它們依舊折射出了耀眼的金光。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塞西亞人的古墓又相繼被人發現。而從塞西亞人的墓穴中發現的大量金器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這也有力地證明了看似野蠻的塞西亞人在製作黃金製品時,又是多麼地有耐心和智慧。

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這個在歐亞大草原上縱橫幾百年之久的民族,卻如同夜空中的煙花一般,燦爛地綻放後,便悄無聲息地消失了。至今,對於他們最終去了哪裏,考古學家們也莫衷一是。

對這個問題,有專家指出:塞西亞人是被另一個比他們更強大、凶殘的遊牧民族—公元前350年開始東侵的薩爾馬特人趕出了草原。但這也僅限於猜測而已。

1971年,隨著一座新的疑似塞西亞王室墓被發現,一股發掘塞西亞人墓穴的考古熱再次興起。其中大部分考古學家想借此找到湮沒已久的塞西亞人的黃金,但最終的結果讓人失望。那麼,塞西亞人的黃金製品哪兒去了呢?

有的考古學家認為,塞西亞人被趕出草原後,就帶著他們的黃金製品四處逃命,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黃金製品就散失了。

也有學者認為,塞西亞人曾經逃到了克裏米亞半島,那些黃金製品極有可能就埋在克裏米亞沿海的一些不為人知的地方。據說19世紀時,俄國沙皇、土耳其人和英國人都試圖在克裏米亞尋找這些黃金,但最終還是一無所獲。或許這就像塞西亞人本身的起源和消失之謎一樣,也是一個千古之謎了。

摩索拉斯王陵的回光返照

一提到陵墓,人們往往都會在腦海裏浮現出恐怖陰森的地道、神秘詭異的棺槨等景象。然而,有一座陵墓卻是世人爭先恐後想一睹其風采的,這便是上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摩索拉斯王陵。

摩索拉斯王陵位於土耳其西南方的哈利卡納蘇斯,大約建造於公元前353年,墓主是小亞細亞加裏亞國王摩索拉斯。加裏亞是當時阿納托利高原西南部的一個小國,屈從於波斯帝國的統治。公元前395年,摩索拉斯下令建造自己的陵墓,然而直到公元前353年國王去世,陵墓仍舊沒有完工。王後阿爾特米西亞二世接續了摩索拉斯未竟的事業,終於在兩年後將陵墓建成了。

這座陵墓由兩名希臘設計師設計,甫一建成就聲名遠揚,讓人驚歎不已。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旅行者安提巴特將它和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相提並論,一起列入了“世界七大奇跡”之列。1500年後,拜占庭人、帖撒羅尼迦的尤斯塔修斯主教依然說:“摩索拉斯國王的陵墓在過去是,現在依然是一個奇跡。”

這樣的評價讓人感到非常好奇:摩索拉斯陵墓究竟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使得千百年來目睹它的人都嘖嘖稱奇?讓我們不妨先從陵墓的結構說起。

摩索拉斯陵墓由來自帕羅斯島的白色大理石建成,整座陵墓是一座神廟風格的建築物,規模宏大。整座建築由三部分組成,底部是高大、近似於方形的台基,高達19米。台基之上樹立著一個由36根柱子構成的愛奧尼亞式的連拱廊,高11米。最上層是拱廊支撐的金字塔形屋頂,由規則的24級台階構成。有人認為這24級台階象征了摩索拉斯的執政年限,但這或許隻是巧合,真正的答案已經無從知曉了。

陵墓的頂飾是高達4米的摩索拉斯和王後阿爾特米西亞二世的乘車塑像,戰車疾馳如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這座陵墓拔地而起,向空中延伸了大約50米,其高度相當於一座20層的大樓。站在底下,抬頭仰望,隻見陵墓高聳入雲,氣勢蔚為壯觀,給人的感覺仿佛懸在空中一般。因此,又有人說摩索拉斯這是要效法古埃及的法老,去觸摸太陽。

陵墓壯麗的外表已經讓人無比震撼,而內部華麗的裝飾、雕像則讓陵墓更顯得熠熠生輝。尤其是內室那些描繪戰爭場景的浮雕,雖然在歲月的侵蝕下已經逐漸剝落,但僅僅從那些精美的殘片看去,陵墓非凡的氣度就可想而知了。

於是,新的疑惑又接踵而至了。古往今來的曆代君王,都會十分注重自己陵墓的營建,他們試圖用輝煌的陵寢讓自己獲得不朽。這本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然而,摩索拉斯雖然是國君,但充其量隻相當於波斯帝國的一個地方長官,他為何能夠修建一座可以與法老的金字塔齊名的陵墓呢?

有曆史學家猜測,摩索拉斯雖然隻是波斯帝國統治下的一個小小的地方長官,但他絕不甘心一生平庸。這一點從公元前4世紀他將都城遷往新修建的哈利卡納蘇斯就能發現。摩索拉斯深知自己在軍事上不可能有大的建樹,更不可能像傑出的詩人那樣留名青史,所以他才想到了用修建一座曠世陵墓來達到使自己不朽的目的。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摩索拉斯生前並未能親眼見到這座耗費了他24年心血的安息之所的完工。而這座曠世傑作在傲然挺立了15個世紀之後,最終也在公元1400年前的一次大地震中被毀。但讓摩索拉斯陵墓受到最終毀壞的,則是人禍。

1402年,汪達爾人聖·喬瓦尼率領騎兵占領了哈利卡納蘇斯。征服者對於這座異教徒創造的傑作毫無興趣,甚至還深惡痛絕。1494年,為了加固要塞,統治者們毫不留情地把陵墓當成了采石場,摩索拉斯陵墓就這樣被漸漸毀掉了。

至於摩索拉斯的石棺究竟是放在神像室裏,還是地下墓穴中,這個問題自1856年英國考古學家查爾斯·牛頓在摩索拉斯陵墓開始發掘時就被提出來了。但時至今日,人們依舊不得而知。或許,他真的沒有被葬在裏麵。

更有學者指出,摩索拉斯陵墓是一座家族墓。這些學者猜想,這裏可能並不是一位國王的墓,而是為了紀念和緬懷過去的埃卡多米尼迪王朝修建的陵墓。之所以會提出這個觀點,是因為1966~1977年一支由土耳其和丹麥組成的聯合考古隊第一次發掘出了陵墓的地下墓穴,考古學家發現這座陵墓原來是建在直到公元前6世紀都還在使用的一片墓地裏的。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是考古學家們無法破解的:這樣一座巨大的陵墓為何會建在生氣盎然的地中海城市的中心?

有人從古希臘人的價值觀的角度做出了解釋。在古希臘的文化氛圍裏,這樣的墳墓顯然和陰森恐怖沒有關係。古希臘人認為死者世界安靜和黑暗,唯有盡可能地為自己贏得死後的榮譽,亡靈才能獲得永恒的生命意義。

摩索拉斯陵墓以其宏大和壯麗,成了陵墓建築的典範。今日的人們,麵對著這些斷瓦殘片,依舊能從中領略到它曾經的輝煌和氣度。隻是,這樣的輝煌與氣度已經絕塵而去,永不可追了……

神秘莫測的腓力二世墓

是誰將馬其頓由一個內亂不止的小國發展成為希臘城邦的首領?是誰訓練出戰無不勝的“馬其頓方陣”?是誰為馬其頓王國在經濟和軍事等方麵積累了巨大的潛力,從而使得亞曆山大大帝擁有了征戰四方的資本?

這個人就是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大帝的父親—腓力二世。誰也沒有想到,英雄一生的腓力二世竟然命喪於一個無名小卒的利刃之下。

公元前336年的一個夏天,腓力二世為女兒舉辦了風光的結婚典禮,他本人亦盛裝出席。在賓客的簇擁下,腓力二世進入了禮堂。誰知就在他剛跨進大門的一刹那,一名衛兵打扮的人衝上前刺殺了他。偉大的馬其頓國王就此告別人世。

然而,腓力二世死後葬在哪裏?千百年來,人們為了這個問題爭執不休。為了尋找腓力二世的墓穴,人們足足花費了2000多年的時間,可是依舊沒有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