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帝王,卻同樣擁有極高的權力;他們不事生產,卻依舊坐擁巨額財富。憑借著高貴的身份和地位,這些貴胄宗親們生前享盡富貴,死後又殊榮備至。秦景公敢於僭越周禮,使用天子專享的“黃腸題湊”葬具。中山靖王劉勝夢想不朽,身著金縷玉衣,靜臥棺中。隋代9歲女童李靜訓,小小年紀便獨享豪華墓葬。閱讀本章,親臨這些貴胄宗親的奢靡墓葬,你將深刻感受到古代文明的燦爛與輝煌。
紅粉幽魂—婦好墓
1936年6月的一天,中央研究院安陽考古隊在舉世矚目的殷墟王陵進行發掘時,找到了一個巨大的甲骨坑。經過整理,隊員們從這個坑裏清理出了上萬片甲骨。考古學家們發現,這些甲骨幾乎全部出自商王武丁時期,是對國家大事占卜祈禱的記錄。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考古學家發現,除了武丁之外,還有一個女人的名字—婦好,在甲骨上反複出現。
一個女人的名字為什麼會在甲骨文中反複出現?她有什麼特殊地位嗎?瀕臨爆發的抗日戰爭使得考古學家們停下了對這個“婦好”的研究。但恐怕沒人想到,這次的停頓竟使得他們錯過了揭開一位商代傳奇女性的神秘蓋頭的機會。等到機會再次降臨時,時間已經整整過去了40年之久。
這位傳奇女性就是殷墟王陵中的紅粉幽魂—商王武丁之妻婦好。
20世紀30年代,河南安陽殷墟王陵的發掘轟動了全世界。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成立,並隨即在安陽設立了考古工作站,專門負責殷墟王陵的考古發掘和保護工作。
轉眼到了1975年冬天,全國農村掀起了“農業學大寨”平整土地的熱潮,位於安陽小屯村西北100多米的一塊崗地成了被平整的目標。
這塊崗地高出周圍農田大約80多米,它的樣子好似一個三角形,東邊窄,西邊寬,麵積達1萬多平方米。崗地的東麵靠近農民的院子,一條水渠從中間把崗地和院子隔開。南麵則是一片斷崖,是當地農民常年從崗地上取土造成的。
殷墟遺址的發掘使得安陽成了考古界的“盧浮宮”。考古學家們深知,這裏隨便一個土包的下麵就有可能埋藏著驚世的古墓。如果要平整這塊崗地,誰又能保證這塊1萬多平方米的崗地下就沒有任何墓葬的存在呢?一旦崗地遭到破壞,再要保護就來不及了。為此,安陽工作站的考古人員決定對崗地上的重要地點進行勘探。
勘探的結果證明了考古學家們的擔心不無道理—在耕土層下果然出現了殷代文化層,而且靠近東部區域有一條長約70米、呈東西走向的夯土帶,夯土帶由東向西逐漸變薄。在清理斷崖的時候,工作人員們的收獲也不小。他們刮出了一片長約140米的斷麵。通過斷麵可以清晰地看到,東邊顯露出密集的夯土房基。
夯土帶和夯土房基的發現,足以證明這片看似普通的崗地下麵一定有未被人發現的秘密。同時,這兩處發現也為崗地的保護提供了有力的證據。當地的村幹部觀看了現場,立即同意將這片崗地保護起來,禁止村民再從這裏取土。
1976年春季,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學家鄭振香、陳誌達的主持下,小土崗的發掘工作正式開始。考古隊員們按照慣例,先為發現的房基進行了編號,隨後就對1號房基展開了發掘。
清除了房基上的填土後,一個長方形的土坑出現在眼前。坑內還有夯土,且夯土是一直向下延伸的。這個長方形的土坑究竟是不是一座墓葬呢?為了揭開這個疑惑,工作人員開始了鑽探。
探杆打下去之後,沒有觸到坑底。當探到5米多深時,探杆便無法再深入下去了,工作陷入停滯,隊員們商量著解決辦法。主持整個發掘工作的鄭振香女士最終決定加長探杆,繼續鑽探。
探杆加長後,工人們最開始在土坑的邊緣鑽探,但很快就遇到了類似石頭的硬東西,探杆無法再深入。最後,他們來到中心部位進行鑽探。前6米進行得很順利,當鑽到7米後,探杆突然下陷了70厘米。握杆的工人使勁向下壓,探杆又下沉了約50厘米,然後終於碰到硬底了。
成敗在此一杆,現場的人們十分緊張,連大氣都不敢出。探杆慢慢被拔了上來,滿滿一鏟都是鮮紅的漆皮。下麵果真有墓葬!現場的人陷入一片狂喜之中。
經過測量,墓口長5.6米,寬4米,深約8米, 這是一座麵積約20多平方米的豎穴墓。這種規格的墓穴與殷墟其他的大墓相比,實在有些微不足道,因此考古隊員們原先的興奮勁逐漸消退了。然而,當墓穴的填土剛被挖開,裏麵豐富的隨葬品就迫不及待地出現在人們麵前,這讓考古隊員原本已經消退的熱情又再次高漲起來。
幾天後,大量的玉器和青銅器被清理了出來。人們奇怪地發現,在這些青銅器和玉器上都有一個相同的名字—婦好。看到這個名字,鄭振香女士覺得既奇怪又似曾相識。終於,她回想起了1936年殷墟王陵發現的那些甲骨,上麵就曾出現過“婦好”這個名字。難道現在正發掘的就是婦好的墓?鄭振香女士隱約感到一個偉大的發現正在等待著她。於是,她一邊整理出土的器物,一邊從中尋覓著線索。
墓坑的結構和大量的隨葬品表明,墓主人必定是一位非同尋常的人物。隨後,墓內銅器上的銘文不斷被發現,“婦好”二字在銅器上大量出現,總數不下100件。由此可以斷定,“婦好”應該就是墓主。墓葬的年代與商王武丁時期的年代正好吻合,可見婦好必定是商王武丁時代的一位重要人物。
婦好究竟是誰?她和武丁又有什麼關係呢?隨著研究的深入,這一係列問題的答案也逐漸浮出水麵。
在一段卜辭中,人們看到了這樣一句:“貞翌庚寅婦好娩。”這是說婦好為國王武丁生了孩子。那麼,婦好的身份至少應當是武丁的一位妻子。接下來出土的一件器物則讓人們對婦好的地位又有了新的認識。
這是一個大鼎,它的外形厚重,紋飾精美,是目前中國出土的第二大鼎,僅次於司母戊方鼎。鼎的上麵刻有“司母辛”字樣。司是祭祀的意思,母則代表這鼎是婦好的兒子敬獻給她的,而辛應當是婦好死去後的廟號。辛本身還是十天幹中的一個。在商代,以天幹為廟號的,隻有國王和王後。
至此,人們終於可以確定,這座墓的主人就是婦好—商王武丁最寵愛的妻子和最尊貴的王後。這位在地下埋葬了3000多年的絕代佳人終於重見天日。而商朝曆史上的那一段紅粉歲月也由此浮上人們心頭。
公元前1250年,正是商王武丁在位的時期。武丁統治期間,商王朝頻繁出征,征服了許多周邊的部族,商王朝的國力也達到了鼎盛。
在商王朝四方征戰的過程中,婦好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她不僅是武丁的王後,還是一位指揮若定的軍事統帥。婦好墓中出土的大量的青銅兵器就印證了這一點。
憑借著傑出的軍事才能,婦好頻繁地參與國家的重要戰役,已出土的甲骨文對此也有相應的記載。可以說,商王武丁將整個商王朝的軍事命運都托付給了婦好。而她也沒讓武丁失望。因為軍功卓著,武丁還賜給她封地,使她成為一方諸侯。
婦好憑借高貴的王室地位、極高的威望和傑出的軍事才能,對商王朝的國政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正因為如此,她又理所當然地成了祭祀活動的主持者,掌管著帝國的命運。古往今來,像婦好這樣集王後、統帥、祭祀和諸侯於一身的傑出女性,幾乎是空前絕後的。她輔佐武丁開創了商朝曆史上最繁盛的“武丁中興”時代,也成就了屬於自己的最燦爛的“紅粉歲月”。
如今3000多年過去了,那個曾經的帝國紅粉早已化作一縷幽魂,但她從未離去,依舊默默地注視著這片安詳的土地,靜靜地聆聽今日的人們訴說著關於她的動人故事。
被盜賊驚擾的虢國墓
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有一個張姓青年,此人家裏窮得響叮當,他本人也不務正業,日子過得很淒慘。然而,1989年年末的一天,他來到當地一家醫院附近打台球時,居然牛氣十足地對老板說:“這個台子我包了!”當時,一張球桌一局球要三元錢,這絕對不是個小數目。這件事很快就在小小的縣城傳開了。
當地人談論一陣這件事後,也就很快淡忘了。有一個人卻沒有輕易地放過這個細節。他就是景保成,當時的三門峽市公安局湖濱分局緝私隊隊長。
一個窮得連房子都住不起的人,為何突然這麼大方?他是如何一夜暴富的?景保成隨即展開調查,這才發現張某原來是通過倒賣文物賺的錢。更讓景保成沒想到的是:他的這次調查使得一宗大規模的集體盜墓案件浮出水麵,並直接促成了一次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虢國墓的發掘。
1989年,河南省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鄉為了改善當地居民的居住條件,便將黃河南岸的一塊高地—上村嶺上一塊閑置的土地劃分給了會興村的村民們做宅基地,168戶居民開始在這片土地上興建房屋。按照規定,城建和土地部門在批準這片土地的使用前,應該先通知文物部門,經過文物鑽探和清理後才能使用。然而,城建和土地部門事先不僅沒有通報文物部門,而且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便擅自將上村嶺的土地劃給了會興村的村民。
沒想到,正是這次擅自做主的決策釀成了大禍,沉睡3000年的虢國墓就此淪為盜墓賊瘋狂洗劫的對象。
生活在王陵和遺址眾多的河南,當地村民素來就有簡單鑽探的習慣。當他們在施工前處理房屋地基時,發現有些地方的土壤情況有些異常。用“洛陽鏟”深入地下進行鑽探時,他們居然發現了地下存在大量的古代墓葬。
當地流傳著“要想富,挖古墓,一夜變成萬元戶”的俗語,這些精明的村民很快意識到發財致富的機會送上門了。
怎樣才能將這些地下的寶物據為己有,又不被人發現呢?村民們在家裏苦苦地思索著答案。幾乎在同一時間,大家想到了同樣的辦法。很快,上村嶺的這塊宅基地裏一排排高大的圍牆拔地而起,一棟棟樓房也迅速修了起來。在與外界隔絕的情況下,這些人便在自己的院子裏肆無忌憚地挖掘起來。
就這樣,一場大規模的集體盜墓案件發生了。原本用來給村民們改善居住條件的宅基地,現在卻探孔交錯,盜洞滿地,猶如鼠穴一般,一片狼藉。幸虧景保成隊長抓住了一夜暴富的張姓青年,然後順藤摸瓜,才使得這樣一起駭人聽聞的集體盜墓事件被曝光了。
1990年2月26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郝本性接到了河南省文物局的緊急電話,告知他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發生了大規模的集體盜墓案件,犯罪分子已經被抓住,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發生,要求他於兩日內趕赴當地開展搶救性發掘。
放下電話,心情沉重的郝本性立即帶領幾名工作人員趕到了三門峽虢國墓地。
1990年3月5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三門峽文物工作隊組成了虢國墓地聯合考古隊,發掘工作正式開始。此時的墓地上一片狼藉,處處可見被肆意挖掘的痕跡。明顯的盜洞有十多個,先從哪一座墓葬開始發掘,考古隊員們開始了爭論。
後來,大家發現墓地最西邊的一個盜洞較深,大約有10米深,但還沒有到底。這很可能是一座大型墓葬。而且這座墓靠近公路,安全係數較低。最終,大家決定先發掘這座古墓,並將它命名為M2001。
經過了盜墓賊的挖掘,這座墓的開挖變得比較容易。隊員們向下挖了0.4米深就出現了墓口。進入墓穴後,大家發現墓穴的四壁平整而光滑,看來當初修建的時候一定經過了精心的夯實。墓壁上還塗著一層青灰色的顏料,不知道這是裝飾還是葬俗。如此考究的墓穴,在我國以往同期的墓葬中較為少見。專家們推測墓主的身份必定十分高貴,甚至有可能是國君一級的人物。
一直挖到10米深時,盜洞還在向下延伸,隊員們心裏都很忐忑。挖到11米深的時候,盜洞的西壁上已經可以看到棺槨頂部板灰的痕跡了,這說明已經快接近棺槨的頂部了,全體考古隊員的心情都不由得緊張起來。
就在這時,一名隊員喊道:“盜洞到底了!”大家趕忙聚集到了墓室周圍。檢測後發現,盜洞底部是原封土,沒有發現盜掘的痕跡,由此可以證明大墓被盜墓賊光顧過,但還未被盜竊。這一結果讓在場的所有人心情為之一振。
確定了大墓沒有被盜掘,考古隊工作起來更為賣力,一大批文物也很快隨之出土。這其中就包括了日後被稱為“中華第一劍”的國家特級文物玉莖銅芯鐵劍。它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將我國的人工冶鐵史提前了一個多世紀。
墓主的棺槨分為四重,一重木槨,兩重木棺,此外還有一具木棺罩。考古隊將木棺搬回了室內進行處理。墓主的隨葬品以青銅器和玉器居多,它們依照不同的用途被放在了蓋板上、棺罩周圍、人骨架周身等6個地方。
棺槨內的銅器絕大多數都有銘文,其中的41件器物的銘文中顯示出器物的主人叫虢季。據專家考證,虢季是西周晚期虢國的國君。由此,考古學家們斷定,虢季就是M2001號墓的墓主人,也隻有國君的身份才能使他擁有如此豪華的安眠之地。
虢季墓中出土的文物不僅數量巨大,而且造型精美。其中,一件銅編鍾被權威人士認為是我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保存完好、音律最為優美的一套編鍾,見到的人無不嘖嘖稱奇。
當M2001號墓的發掘工作進行到尾聲的時候,考古隊又對另一座編號為M2009的大墓展開了發掘。這座墓位於虢季墓東側約50米的地方。這座墓也是豎穴墓,呈南北方向,墓深19.3米,是虢國墓地已經發掘的墓葬中形製最大的一座。
墓中隨葬的青銅禮器的數量是反映墓主人身份等級的重要標誌。M2009號墓中出土的青銅器中,僅禮樂器就多達120件,其中用以標誌墓主人身份的鼎達29件之多。在這些青銅禮器上均鑄有“虢中(仲)作某器”的銘文。從墓穴的形製、青銅器的銘文看,墓主同樣是虢國國君。
在隨葬品中,考古專家們發現了10件用玉片做成的遣冊,上麵記錄著參加葬禮的人員名單。其中一片上記著“南仲”,可見墓主和南仲是同一時期的人物。南仲是周宣王的重臣,權傾朝野,他能夠來參加虢仲的葬禮,足以見得虢仲社會地位之高,權力之大。
當M2009號大墓主人的棺槨被打開後,專家對其骨架進行了鑒定。結果顯示,墓主為男性,身高在168厘米左右。
盜墓賊肆無忌憚的掃蕩驚醒了沉睡3000多年的虢國墓,最終促使虢國的兩代雄主重見天日。自1990年至2001年,考古學家們已經對虢國墓開展了長達10年的持續性發掘,大量的珍貴文物隨之出土。如今,在原先的M2001號大墓的遺址上,一座宏偉的虢國博物館拔地而起。漫步其間,那個遠古的虢國似乎就近在眼前,無數神奇的秘密也吸引著人們去繼續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