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出奇製勝VS不著邊際(3)(3 / 3)

諧音表態。利用交談語言中某個字的諧音關係,可委婉地表明自己對某件事的態度。清人鄭板橋在濰縣做縣令時,逮捕了一個綽號“地頭蛇”的惡棍。惡棍的伯父和舅舅(與鄭板橋是同科進士)帶著酒菜連夜登門求情。在酒席上,進士提出要行個酒令,並拿起一個刻有“清”官的骨牌,一字一板地吟道:“有水念作清,無水也念青,無水添心便念精。”鄭板橋更正道:“年兄差矣,無水添心當念情。”進士聽了大喜。鄭板橋猛然感到中了計,緊接著大聲說道:“酒精換心方講情,此處自古當講清,老鄭身為七品令,不認酒精但認清。”那兩人見狀,隻好告辭。

這裏,這位進士巧用諧音求情,而鄭板橋卻妙用諧音變化,表明了為官一身清、決不徇私情的態度。

諧音還擊。運用諧音法,可對某些不恭的言行給以巧妙還擊。

諧音轉換。這裏指用關鍵字的諧音轉換成另一個意義的詞語,用新的語義掩蓋原來的語義。有個住旅店的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五十兩銀子不見了,而這一晚旅店也沒別人,隻有他一人,因此他懷疑是旅店老板偷去的,但老板死活不承認。二個鬧到縣衙,縣官對老板說:“我在你手心裏寫個贏字,你到院子裏曬太陽,如果曬很長時間,贏字還在,那麼你的官司就打贏了。”隨後,縣官把老板娘叫來。老板娘來到一看隻見老板在外麵站著,不知怎麼回事。這時隻聽縣官對她丈夫喊道:“你手裏的贏字還在不在?”店老板連忙回答說:“在,在。”老板娘一聽丈夫承認了“銀子”在,就不敢隱瞞了,乖乖地回家拿出了銀子。

巧表態度。運用諧音法,可巧妙地表達對某些人和事的態度。有人曾經在雞場寫過這樣一副對聯:“閑人免進賢人進,盜者莫來道者來。”有人改下聯為“撈者莫來勞者來”,這句話是針對那些“下水摸魚”、“雁過拔毛”者而言的。雞場來之不易,勞心者為之籌謀,勞力者為之工作,而“撈者”卻借參觀、檢查之名,來大吃大喝還不算,走時還白拿。此聯巧借諧音,表明心跡。

談話時巧用諧音法的妙處真可謂是功力無窮,而顛倒詞序法則可以增強語意,使交談語言更加深刻,從而取得戲劇性的說話效果。

顛倒詞序,可以改變語意,使交談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麵發展。古今中外許多名句格言,都是運用顛倒詞序法,以增強語意的表達效果。郭沫若說:“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書讀死。”林肯說:“你能在所有的時候欺騙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時候欺騙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時候欺騙所有的人。”這些格言,就是變換某些字詞,使語言產生了更為深刻的含義。

實踐表明,在一定的情況下,采用顛倒詞序的方法,能更好地表達人們需要表達的內容。但如果是在談話時,重複幾次談一個話題,發表一個觀點,雖然有強調說明的作用,但多半因為沒有新意而會使聽眾生煩。

其實,一個人哪能不斷有新的話題?譬如一些朋友相聚,當沒有新的情況可說,還要重提舊事時,可以用新的敘述語言,從新的表達角度來談,同樣會有好的效果。一對戀人相會,隻要有一方善於老話新說,他們之間就能有永遠講不完的話題。如果在生活中,我們都能生動、風趣地表達,那麼就不會因為同一句話多次重複而顯得單調,呆板。

所謂“戲重演不好看,話重說不好聽”,隻是表明了道理的一部分。一些戲因為新的扮演者的表演,而一直受人喜愛。富有哲理性的語言也往往由於不同的表達而每次都能引起人們的興趣。一個人的話題是否有哲理,是否能產生戲劇性的效果,也與說話者的思想成熟程度密切相關。

巧用比喻,讓答案在風中飄

據說,在美國內戰期間,一位北方軍的青年軍官在弗吉尼亞州的路上散步,和一位老年黑人不期而遇,就交談起來。老黑人對這位北方人的問題回答得非常古怪,所以後者就以不同的方式轉而考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