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設身處地VS高高掛起(5)(2 / 2)

於是,這第四段就叫“經濟學”——奉托“小事”。可客氣地起立,拿起帽子,然後話題一轉,說道:現在有一小事奉煩。先生不是認識某某嗎?可否請寫一封介紹信雲雲。這一段要自然隨意,不給對方造成很大的壓力或使對方覺得自己該欠他多大之情。而是要利用前敘鋪墊,陡然收筆,總結全文。

明代嘉慶年間,“給事官”李樂清正廉潔。

有一次他發現科考舞弊,立即寫奏章給皇帝,皇帝對此事不予理睬。他又麵奏,結果把皇帝惹火兒了,以故意揭短罪,傳旨把李樂的嘴巴上貼上封條,並規定誰也不準去揭。封了嘴巴,不能進食,就等於給他定了死罪。

這時,旁邊站出一個官員,走到李樂麵前,不分青紅皂白,大聲責罵:“君前多言,罪有應得!”一邊大罵,一邊叭叭地打了李樂兩記耳光,當即把封條打破了。由於他是幫助皇帝責罵李樂,皇帝當然不好怪罪。

其實此人是李樂的學生,在這關鍵時刻,他“曲”意逢迎,巧妙地救下了自己的老師。如果他不顧情勢,犯顏“直”諫,非但救不了老師,自己怕也難脫連累。

這個方法的使用真是巧妙至極。李樂不懂得人際之間“潤滑當先”的道理,離自己的學生還差了一大截。要知道我國傳統文化,是很講究繞圈子的。在官場上有這麼一種人,他能適應各種差異甚大的主子、上司和完全不同的政治環境和氣候,他們如同變色龍一樣,根據上司的口味不斷改變著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傾向,因而總能春風得意,人們稱這種人為“代代紅”。他們便頗有點商鞅的流風餘韻,但像商鞅那樣成就了一番大事業的並不多,絕大多數隻是一些小角色。

漢元帝劉爽上台後,將著名的學者貢禹請到朝廷,征求他對國家大事的意見。這時朝廷最大的問題是外戚與宦官專權,正直的大臣難以在朝廷立足,對此,貢禹不置一詞,他可不願得罪那些權勢人物,隻給皇帝提了一條,即請皇帝注意節儉,將官中眾多宮女放掉一批,再少養一點馬。

其實,漢元帝這個人本來就很節儉,早在貢禹提意見之前已經將許多節儉的措施付諸實施了,其中就包括裁減宮中多餘人員及減少禦馬,貢禹隻不過將皇帝已經做過的事情再重複一遍,漢元帝自然樂於接受。於是,漢元帝便博得了納諫的美名,而貢禹也達到了迎合皇帝的目的。

司馬光對貢禹的這種做法很不以為然,他批評說:“忠臣服事君上,應該要求他去解決國家所麵臨的最困難的問題,其他較容易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應該補救他的缺點,他的優點不用說也會得到發揮。當漢元帝即位之初,向貢禹征求意見時,他應當先國家之所急,其他問題可以先放一放。就當時的形勢而有,皇帝優柔寡斷、讒佞之徒專權是國家急待解決的大問題,對此貢禹一字不提。恭謹節儉是漢元帝的一貫心願,貢禹都說個沒完沒了,這算什麼?如果貢禹不了解國家的問題,就算不上什麼賢者,如果知而不言,罪過就更大了。”

司馬光不明白,古代的帝王在即位之初或某些較為嚴重的政治關頭,時常要下詔求諫,讓臣下對朝政或他本人提意見,表現出一副棄舊圖新、虛心納諫的樣子,其實這大多是一些故作姿態的表麵文章。有一些實心眼的大臣卻十分認真,不知輕重地提了一大堆意見,這時常招來忌恨,埋下禍根,早晚會招來帝王的打擊報複。貢禹卻十分精明,專揀君上能夠解決、願意解決、甚至正在著手解決的問題去提,而回避重大的、急需的、棘手的問題,這樣避重就輕,避難從易,避大取小,既迎合了上意,又不得罪人,表明他做官的技巧已經十分圓熟老道了。

會長眼色,察言觀色是捧場至關重要的基本功。要投其所好,及時變色,不知道上頭的心理和意圖,說不定會拍錯了馬屁,“偷雞不成蝕把米”。我國舊社會官場之上,都是一個比一個長眼色,善變色。

佐證名言

隻憑一句讚美的話我就可以充實地活上兩個月。

——馬克·吐溫

讚美,而不是吹毛求疵。對家人、丈夫更應如此,不要不領情,雖然我們心裏感謝另一半所做的一切,卻從來沒有說出感激之情。

——卡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