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之後,洪荒動蕩,天分四極,地劃四野,九州分立,六水叢生。大爭之世,天不遺策,地不施恩,上浮十日以灼世,下流黃泉以滅生。六道之內,人無萬象可法,物無源根可尋。如此凡百萬餘年,天衾合攏,地域化虛,十方寂滅,大顯混沌,隱隱然竟是有滅世之象。
方當此時,天現血日,地顯黑淵,長虹貫世,天降九彩,風雲齊動,仙祗臨塵。四野之內,沙原流水,黃泉退避;四極之間,九日齊墜,雪舞風回。大野之中,伏羲氏居天水,顯陰陽而逆演八卦,開混沌,辟洪荒,定地之四野;女媧氏居洛水,釆天石而煉之五彩,補天穴,正蒼穹,控天之四極;神農氏居薑水,尋百草而嚐其本源,通九州,涵六水,引日月精華……
上古諸賢,紛紛出世,諸子林立,百家爭鳴,創法立教,各演其長。尋地脈,補天道,效萬物,法長生;夫物芸芸,複歸其根,大道總總,複歸其源。如此又過了百萬餘年,靜之待濁以澄,動之生安以久,終於使天地混融一體,抱元守一,避過了滅世之劫,開創了繼上古之後又一新的紀元。
天地既定,神不降世,仙不臨塵,但上古諸神所留,諸如推演造化之所,悟道參禪之地,祭兵煉器之方,乾坤布陣之法,無一不是奪天地造化,亂死生陰陽的手段,百萬年間集天地之精粹,吸日月之光華,早已和大河山川融為一體,勾勒大道,印入虛空。上可憑之衍天問道,滅鬼除魔,下可因而延年益壽,效仿長生,成為天地間一方不可多得的聖土。
自天地伊始,人文初現,世間本無正邪之分,亦無善惡之辨。然而,天生萬物,秉性不一,際遇各異,從雲而生龍,困水而為蛟。高山崛起必顯低穀,聖明之下必藏暗陰,光之極則生暗,陽之極則生陰。
人生於世,因恩怨,生善惡,道殊途,衍正邪。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於道,道法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自然孕萬物,萬物生陰陽,陰陽衍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循四象,四象化八卦。我們的故事,便發生於八卦誕生的地方:天水之畔,萬峴之巔,昔日伏羲氏聽風撫樂,逆演陰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