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王安石作品選(20)(3 / 3)

逢原,左武衛大將軍諱奉之曾孫,大理評事諱珙之孫,而鄭州管城縣主簿諱世倫之子。五歲而孤,二十八而卒,卒之九十三日,嘉祐四年九月丙申,葬於常州武進縣南鄉薛村之原。夫人吳氏,亦有賢行,於是方娠也,未知其子之男女。銘曰:

壽胡不多?天實爾嗇。曰天不相,胡厚爾德?厚也培之,嗇也推之,樂以不罷,不怨以疑。嗚呼天民,將在於茲!

王會之墓誌銘

君諱逢,字會之,姓王氏,太平州當塗縣人也。嚐舉進士,不中,去以所學教授。於是蘇州士人從轉運使乞君主其學,學者常致數千百人,君所獎養成就者多矣。乃始以進士起家,權南雄州軍事判官。歸,試判超等,補袁州軍事判官,留為國子監直講,兼隴西郡王宅教授。李某行內修謹,君蓋有力焉。岐國公主既嫁,為君求遷,有命矣,君辭焉,乃已。

君少以文學知名,於書無所不觀,而尤喜《易》,作《易傳》十卷、《乾德指說》一卷、《複書》七卷,名士大夫多善其書者。於是樞密使張公舉君可試館職,而宰相無知君者,故不用。通判徐州,以疾不赴,求監蘇州,以嘉祐八年正月六日不起,年五十九,至太常博士。

君為人樂易,篤於朋友故舊,於勢利無所苟,能愛人以得其歡心。

君皇祖延嗣,皇祖、考皆不仕,而皇考以君故,贈大理評事。前夫人蘇氏,後夫人陳氏,皆無子。陳氏名家子,亦有賢行,以嘉祐八年四月二日,葬君蘇州吳縣三玄鄉陸公原,以前夫人蘇氏焉。銘曰:

宜壽也,五十而已;宜貴也,止於博士。謂卒有後也,而終無子。嗚呼夫子!命不可與謀,其歸其安,永矣茲丘。

王深父墓誌銘

吾友深父,書足以致其言,言足以遂其誌。誌欲以聖人之道為己任,蓋非至於命弗止也。故不為小廉曲謹以投眾人耳目,而取舍、進退、去就必度於仁義。世皆稱其學問文章行治,然真知其人者不多,而多見謂迂闊,不足趣時合變。嗟乎!是乃所以為深父也。令深父而有以合乎彼,則必無以同乎此矣。

嚐獨以謂天之生夫人也,殆將以壽考成其才,使有待而後顯,以施澤於天下。或者誘其言,以明先王之道,覺後世之民。嗚呼!孰以為道不任於天,德不酬於人,而今死矣。甚哉,聖人君子之難知也!以孟軻之聖,而弟子所願,止於管仲、晏嬰,況餘人乎?至於楊雄,尤當世之所賤簡,其為門人者,一侯芭而已。芭稱雄書以為勝《周易》。《易》不可勝也,芭尚不為知雄者。而人皆曰:古之人生無所遇合,至其沒久而後世莫不知。若軻、雄者,其沒皆過千歲,讀其書,知其意者甚少。則後世所謂知者,未必真也。夫此兩人以老而終,幸能著書,書具在,然尚如此。嗟乎深父!其智雖能知軻,其於為雄,雖幾可以無悔,然其誌未就,其書未具,而既早死,豈特無所遇於今,又將無所傳於後。天之生夫人也,而命之如此,蓋非餘所能知也。

深父諱回,本河南王氏。其後自光州之固始遷福州之侯官,為侯官人者三世。曾祖諱某,某官,祖諱某,某官,考諱某,尚書兵部員外郎。兵部葬潁州之汝陰,故今為汝陰人。深父嚐以進士補亳州衛真縣主簿,歲餘自免去。有勸之仕者,輒辭以養母。其卒以治平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年四十三。於是朝廷用薦者以為某軍節度推官,知陳州南頓縣事,書下而深父死矣。夫人曾氏,先若幹日卒。

子男一人,某,女二人,皆尚幼。諸弟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深父某縣某鄉某裏,以曾氏。銘曰:

嗚呼深父!維德之仔肩,以迪祖武。厥艱荒遐,力必踐取。莫吾知庸,亦莫吾侮。神則尚反,歸形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