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9 小月和撥霞供
一個月後,山水酒家高端體驗店重新開業。有了桑紫這位美貌與才華兼具的中式意境菜掌舵人坐鎮,再加上此前沈氏積累的人脈和客戶資源,山水酒家一時風頭無兩。
桑紫一度最擔憂的狀況遲遲沒有發生。海棠小苑蒸蒸日上地發展著,畢羅和唐律兩個人卻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不見影蹤,也就沒有人追究她當初簽署那份保密協議的事了。
對此,沈臨風他們這些既得利益者倒是樂見其成,唯獨江梓笙頗為警覺,他也派人去打聽畢羅和唐律兩人近來的動向,得到的答案無一不是兩人正在熱戀中,今天這兒明天那兒地四處旅遊享樂去了。
聽起來似乎完全挑不出毛病。對於這個消息,除了沈臨風,其他人都是樂見的。
可哪怕沈臨風再不甘心,如今也奈何不了唐律半分。隨著高端體驗店的生意鋪展開來,潘玨和其他人都忙得腳不沾地,哪怕他不分場合地發過幾通脾氣,也沒人過多規勸過什麼。一來是這夥人現在都忙;二來,生意越來越好,大把的鈔票賺著,誰還有那個時間精力非要跟唐家人別苗頭?
就連江梓笙都私下勸過他兩回,讓他別太執著在這件事上。江梓笙的原話是這麼說的:“該翻篇了。咱們當初做的一切隻為求財,既然唐家和畢家都不願意跟咱們為難,那咱們也沒那個必要窮追不舍。又不是有仇?誰跟錢有仇?”
沈臨風心裏卻想,他跟畢羅的仇早就結下了。畢羅或許放下了,可他放不下。說不喜歡就不喜歡了,轉眼她就能和唐律去過逍遙日子,那他算什麼?
還有那個唐律,會是能輕易消停的人嗎?
現在的隱而不發,誰知道他們是不是在醞釀什麼大陰謀?
江梓笙如今正重用他,也不願意看他一天到晚活閻王似的臉,幹脆拿出一份文件,讓他去辦另外一件差事。
打開文件一看,沈臨風愣住了:“你這是什麼意思?”
江梓笙朝他笑得神秘:“怎麼,不是你總想壓姓唐的一頭?現在有這麼個機會擺在眼前,又不願意了?”
文件抬頭寫的清清楚楚,這是一份填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可表格裏麵已經打印出來的內容,卻讓沈臨風僵在沙發上,半晌動彈不得。
江梓笙申報的內容不是山水酒家,也不是桑紫的中式意境菜,而是當初他讓齊若飛從畢羅那兒偷來的菜譜。
這哪裏是跟唐律過不去?這分明是往畢羅心頭又紮一刀。
直到辦公室裏隻剩下他一個人,外麵走廊的燈都暗了,公司裏也隻剩下他一個人,沈臨風仍保持著之前那個姿勢,許久都沒有動。
他想起曾經畢羅對他說過的話,也想起自己此前滿懷火熱一心想讓畢羅回心轉意的種種念頭,可從沒有哪一刻,讓他如此時此刻這般清晰,他跟畢羅之間橫亙著的巨大鴻溝。
他總想讓畢羅轉過頭再看他一眼,看清楚他對她的心意,看清楚他此時愈發堅實的地位和無比光輝燦爛的未來,哪怕隻有那麼一個瞬間,畢羅看到了、明白了、有些微丁點的動搖都好。
可畢羅不會了。從前是他父親,到後來是潘玨,現在是江梓笙,他們每一個人都在幫他,幫他得到長久以來渴望的權利;但他們每一個人也都在利用他,利用他的野心,榨取他的價值,更直接一點兒,是在榨取他和畢羅從前的那份情誼。他想起畢羅對他說過的那句話,易地而處,換作他深愛著的人這樣對他,他會是什麼感受?
沈臨風自認在感情方麵從不是深情之人。所以當他想到這個問題的那一刻,他也知道了自己心裏的答案。
他不會回頭的。
那他有什麼立場去要求畢羅回看他一眼?
從一開始他聽了潘玨的唆使,收買齊若飛去畢羅的房間偷菜譜,他和畢羅之間就徹底完了。可他直到今天才看明白。問自己一句後悔嗎?
黑得沒有一絲光亮的房間裏,傳來一聲短促的低笑。
他不會後悔。
握著申請材料的手緩緩收緊,沈臨風感覺到有什麼滾燙的東西滑出眼眶,可他不想去知道那是什麼。因為他的人生裏從哪一瞬,如這一刻這般清晰,他看清了他和畢羅之間跨不過去的坎兒,也看清了自己的內心。
哪怕前路如這一瞬一般黑暗,他也會一往無前地走下去。他舍棄畢羅換來的那些東西,這輩子都不可能放手。
走出大樓時,他抬起頭,深秋的夜風很有些涼意,一彎小小的月擠在高樓大廈間的一處犄角,那麼小,那麼模糊,卻又那麼高那麼遠,光線熹微,卻又不可湮滅。
好像那個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鐫在心頭的女孩子,又小又白淨的側臉,眉眼溫和,神色朦朧。沈臨風突然發現,他有好長一段時間沒見到畢羅,竟然已經記不清她的模樣神情了。有限能想起的一些情景,她總是不肯多看他一眼,偶爾看向他的時候,目光也多是冷冷的沒有感情。
可那又怎麼樣?哪怕記不清,哪怕記憶裏已經看不真切,有關她的一點執念,他不想放下。
走下台階時,他又看了一眼那彎小月,唇角微勾起一抹笑。這樣也很好。
海棠小苑的熱度仍在,山水酒家的勢頭不減,雙方在平城漸成掎角之勢,但因為人們漸漸得知,如今炒得如火如荼的海棠小苑,其實源自百年老店四時春,漸漸地,來四時春的客人便多了。
打破這個平衡的是畢羅公開在媒體麵前的一紙訴狀。起訴書上寫得清清楚楚,一告沈氏於某年某日唆使四時春員工齊某盜取四時春百年菜譜《四時春錄》,二告山水酒家營業期間所做菜肴均抄襲自此書,三告沈氏此前以盜版《四時春錄》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封訴狀一出,舉眾嘩然。
然而這還不算是結尾。
沈氏那頭還沒人站出來公開發言應對,一檔橫空出世的美食真人秀節目《四時春?二十四食記》將媒體和大眾的吸引力重新聚集到畢家和四時春身上。
這檔美食真人秀節目,誠邀畢克芳、陳老先生、素手等多位美食圈內大手加盟策劃和評審,擬邀前來參加采集和烹飪美食環節的則都是當紅藝人,每一期節目都以旅行和探尋的形式展開,或走進濛濛大山,或來到別具風情的苗寨,讓藝人們按照要求和自己的搭檔前往任務目的尋找相應食材,再由專業調羹大手指點他們完成美食的烹飪過程。而這些美食菜譜也不是無的放矢,每一道都來自大廚們自家祖傳的菜譜記錄。圈內有句老話:北有四時春,南有風華樓。除了這兩家傳人帶來的古典菜譜,還有業內各家帶來的拿手好菜。在最適合的節氣,比照最具古典風味的菜譜,由最專業的人指導,讓各位明星藝人來尋找、采摘收集、烹飪出一道時令好菜。這就是《四時春?二十四食記》想要分享給大眾有關美景、美食、美物和美人的最美記錄。
節目錄製的第一期,選在小雪這天播出,也是整個項目正式啟動後節目組遭遇的第一個節氣。
因為參與錄製節目的陣容極其龐大,提前放出的片花又很有噱頭,節目播出的第一期播放量就創造了業內新高。
唐律在家裏看完整期節目,又把網上能找到的所有相關視頻都看了一遍,發現畢羅在裏麵別說沒露臉,連根小手指頭都沒露,心裏的滋味兒說不上是高興,還是失落。
畢羅並不是愛出風頭的人。因此在策劃節目之初,她就和唐律約定,以後無論這檔美食真人秀節目發展如何,她都不會在鏡頭前露臉。唐律也不喜歡自家小蘿卜切菜做菜的模樣讓千千萬觀眾分享了去,對於畢羅的這個要求自然是滿口答應。可是,如果早知道節目一開始錄製,他和畢羅就要兩地分居,那麼說什麼他當初都不會答應得那麼痛快了。至少簽合同的時候,他應該多留個心眼,多加一條“家屬可以隨時探望”什麼的。
唐清辰的電話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
大概是唐律的聲音聽起來實在可憐,唐清辰難得誇讚了句:“節目我看了,做的確實挺有意思。”
唐律哼哼了兩聲:“那是,也不看是誰策劃的。”
唐清辰說:“最近很忙?”
“不忙啊,沒什麼好忙的。”唐律將喝空的水杯倒置過來,看著水珠沿著杯壁緩緩滑落:“和展氏的合作案有一部分內容需要審核,等消息。”
唐清辰說:“噢,這樣啊。我這有張機票,今晚飛烏市,聽說這個季節去看雪景很不錯。”
“不去。”唐律趴在桌上,想都不想地回絕了:“沒心情。”
“哦。你如果不去,我可把票讓給林秘書了。”唐清辰說:“午休時他看了二十四時記,說隻要能有探班的機會,就是風雪兼程他也去呢。”
手機那端沉寂了幾秒,接著傳來一聲重物落地的悶響,緊跟著就是唐律的聲音:“哥,你是我親哥!機票在哪呢!我現在就去取!”接著他反應過來,對著唐清辰開吼:“你怎麼比我還清楚他們劇組在哪!說!是不是唐清和告訴你的!”
提起這個事兒,唐律就來氣。當初他和畢羅一塊做好策劃案,想著這種原創的真人秀節目,拿給誰做不是做,還不如便宜了自家人。唐清和名下有兩家影視公司,現在業務做得也挺廣的,這種好事兒,還不如拉來他一塊做,有錢大家一起賺,有事兒就商量著來,這樣畢羅在節目內容上的自由度和把控性也能更高一些。
結果沒想到節目一開始錄製,唐清和就對外封鎖一切消息,連劇組下一步要到哪拍攝都不肯透露。唐律跟唐清和的關係並沒有多熟,主要年齡相差得多,從小也沒怎麼在一起玩過,商量正事可以,私底下說起話來總沒有唐清辰跟他那麼熟絡。這不,連這種消息他都是拐著彎的從唐清辰那兒聽說的!
你問他怎麼不直接聯絡畢羅?提起這個唐律更來氣!當初看策劃案的時候,畢羅寫的那叫一個雄闊壯美、意境斐然,連唐律都看得想入偏偏!什麼冬季去烏市的小村莊看雪,春天進雲南大山采茶花……結果第一期節目錄製的時候正是小雪的節氣,都已經入冬了!眼下準備錄第二期,真鑽烏市去了!冰天雪地的山旮旯裏,這群人哪偏往哪鑽,搞得信號也時強時弱,唐律對著手機看了一上午,都沒等到畢羅頭一天那句“晚安”之後的回複。
唐清辰知道自家弟弟這個驢脾氣,也不敢多逗他,說了時間,讓他自己過來公司找林秘書取機票。
當天晚上,唐少爺終於如願登上前往烏市的飛機,關機前,他也收到了畢羅發來的一條訊息:我們到布爾津啦!今晚住在禾木,這裏真的特別美特別美!唐律,如果能和你一起賞雪景吃烤雞就好了!這邊的雞肉可好吃了!還有羊肉!一點都不膻……
畢羅的短信發了很長一大段,唐律從頭至尾仔細讀了好幾遍,眼眸低垂,眼底泛著旁人看不到的柔波,若是畢羅在旁邊,肯定又要看他這個神情看到發呆了。
關機之後唐律閉上眼,之前看反複看過的那段文字一行行浮現在眼底。他忍不住想,做這個節目倒是也有好處。畢羅是個外冷內熱的性子,從小被畢克芳管束得過嚴,長大後自己去F國讀書又吃了不少苦頭,她對許多地方的風俗民情和特色美食都充滿好奇,可從前也沒什麼機會去親自體驗一把。做這個節目,既能完成她說的那些願望,同時也圓了她自己的一個夢。在最美的季節去最適宜的地方,看一看大好山河,品一品美酒佳肴,還能為她接下來研製菜肴滋生出無數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