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一魚四吃(1 / 2)

唐朝普通老百姓的用餐習慣,是一日兩餐製的。上午九點左右吃第一頓飯,下午四五點鍾吃第二頓飯。

這個習慣形成的原因,自然是因為物質生活的拮據。但對於有點小錢的中產階級和達官貴人來說,那是跟現代人一樣的“三餐製”。

林家的酒館,所麵對的顧客層主要就是多少有些餘錢的小中產階級。雖然時下已是貞觀九年,大唐已顯盛世之姿,但對於底層的普通百姓來說,能夠混個溫飽就算不錯了,下館子這種奢侈舉動,那是輕易不敢想的。

傍晚時分,林記酒館陸續上客,林家一家三口也忙碌了起來。

廚房掌勺的,自然是林旺大叔,林祥給自己父親打下手;而林大嬸,則在大堂充當小二和掌櫃的雙重角色。唐朝是個開放的社會,婦女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像林大嬸這樣拋頭露麵做事的婦女,並不會受到歧視。

出於好奇,孟香雪主動來到了廚房,她想看看古人是如何做菜的。

林旺和林大嬸對此也不以為杵,既然是內定的兒媳婦,那就用不著防範她進入廚房重地。再說了,就林旺那手藝,也沒有什麼可保密的。

林記酒館雖然不大,但生意卻也不錯。林大嬸往來折返於大堂和廚房之間,將客人所點的菜肴報給林旺。

令孟香雪感到新奇的是,林大嬸報來的菜單,並不是寫在紙上的,而是隻憑心記,隨口道來。不過很快孟香雪就釋然了,古代能讀的起書的人很少,那些飯店的小二,多半是不識字的,就必然要練就一副好記性。當然,來林記酒館吃飯的客人,點的菜也都不多,要是像後世一樣,一桌動輒就是十幾道菜的話,再好的記性也難免出錯。

看了一陣兒,孟香雪對於古代的廚房操作也算是熟悉了。古人真不易啊,不說別的,單單是爐灶,就更忙活的。林祥一人,既要當順菜工,還要不時的往爐灶裏添柴,忙的滿頭大汗。

“我來切菜吧。”孟香雪看不下去了,主動去要菜刀。

“姑娘,你行嗎?”林旺驚問道。

“大叔,麻煩您把那個‘嗎’字去掉。”孟香雪說道,“行不行的,您看看不就知道了。”

接過菜刀,“嘭嘭嘭”一陣飛快的連切,一根黃瓜就被孟香雪切成了整齊的薄片。

“姑娘好刀工!”林旺看得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您這下放心了吧。”孟香雪的得意的笑道。

“放心!放心!”

有了孟香雪這個合格的順菜工,林祥便專心照顧爐灶,廚房裏出菜的進度更快了。

“老頭子,那該死的胡三又來了!”林大嬸大吼著又一次進了廚房。

見到孟香雪在切菜,林大嬸一時看楞了。

“老婆子,胡三又來搗亂了!?”

林旺的聲音讓林大嬸從驚愣中反應過來,氣呼呼的說道:“該死的胡三,這是成心跟我們過不去呀!”

“這人是幹嘛的?”孟香雪停下手上動作,好奇的問道。

林旺歎了口氣,道:“這個胡三,就是藍田縣的一個潑皮。也不知道我們林家哪兒得罪他了,隔三差五的到館子裏搗亂,淨提些稀奇古怪的要求。要是滿足不了他,他就臭哄我們酒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