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海明威傳(4)(1 / 3)

海明威控製住內心的激動,一本正經地說:“我不是在寫字台前想。我常到體育館裏看拳擊,我自己也參加。我到體育館裏去和拳擊手一起研究,我在那兒竭力和他們打成一片。你該去看看我在那兒的模樣。我甚至和那兒的氣昧也打成一片。我從體育館回來便寫下我在那兒的全部感受。我必須看到,感到,聞到才行。”說完便一步兩級奔上樓,回到自己房裏去享受成功的喜悅。

這幾句話可以說是海明威創作方式的最早宣言。他沒有進過大學,他不喜歡去啃大部頭理論,也不相信這個主義那個方法。他的理論、他的寫作風格,乃至他的全部人生哲學都是來自行動、來自實踐。

他講過他小時候如何悟得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原理。一次在野外釣魚,他朝一棵樹幹小便,係褲子的時候,忽然發現一條蛇正在捕捉一條比它粗一倍的蜥蜴。蛇伸長脖頸,張開血盆大口,咬住蜥蜴使勁往下吞。那蜥蠍還剩後半個身子露在外麵,它奮力掙紮,顯得勇敢、頑強,又有幾分可笑。每當那蛇停下來歇氣的時候,蜥蜴便能掙紮得露出後腿來。經過15分鍾的戰鬥,那條蛇閉住嘴巴滿足地盤臥起來,那蜥蜴則在蛇的肚皮裏動彈了好一陣。小海明威繞有興趣地觀察了全過程,似乎獲得了某種啟發。他心裏當時想要說的,正是後來生物課上老師講達爾文的時候提到的原理。

他不啃理論,不談主義,不學方法。他的朋友都說他有過人的直覺。他隻認幹和幹好。幹,而且幹好了,就會得到承認。

當然,他也講“運氣”。他釣魚、打獵、寫小說都常講:運氣好,就如何如何。

東芝加哥大道100號大概就是給他帶來好運的地方。他在這裏收獲了小說創作的第一次成功,還采摘了愛情的第一顆果實。

房主人肯裏·史密斯的妹妹凱蒂·史密斯有一個女友,名叫哈德莉·理查遜,畢業於聖路易女子瑪麗學院,鋼琴彈得很出色。哈德莉的父親早逝,她長期與母親同住。她母親最近去世了,她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因此凱蒂就邀她來芝加哥小住散心。芝加哥是美國有名的音樂之城,哈德莉也希望能在這裏做點事業。

哈德莉已經28歲了,但外表還像個剛剛走出校園的女孩,一頭光滑的長發,姿容美麗而氣質嫻雅。她秀外慧中,有才華,很自信。後來很多人都說她與海明威的母親有相似之處。

哈德莉與青年藝術家們一起住了三個星期。他們那新鮮有趣朝氣蓬勃的生活很快改變了她鬱悶的心境。追求過哈德莉的人很多,她從沒動過心,可她對海明威差不多是一見鍾情。海明威出身於很好的家庭,這麼年輕,已經有了豐富的閱曆,他工作很刻苦,有三個男子漢的精力,他的言談舉止粗獷而富有魅力,人人見他都喜歡,而且他無論在高級餐館或者下等酒吧間都同樣自得其樂。哈德莉隻是顧慮自己比海明威差不多大了8歲。

海明威對哈德莉也同樣鍾情。他結交一般女友是憑興致,隨心所欲,隨遇而安,不怎麼挑剔。但真要作妻子來考慮的話,他遵循的還是橡園鎮文明的標準,要有風度、有教養,這不光是一張漂亮的臉蛋就代替得了的。哈德莉正是他心目中的佳偶。至於年齡問題,他根本不在乎。他瘋狂地迷戀過的阿格紐絲也比他大8歲。

但是海明威的態度比哈德莉審慎得多。他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他正在為工作,為前程,為實現文學夢而奮鬥,他的幾個朋友也勸他千萬別在這時候結婚。而更重要的,也許是他的滿腔熱情已經為阿格紐絲噴發過一次。火山的強烈噴發總是隻有一次的。

3個星期以後,哈德莉回到聖路易斯。他們每周互通一信。

哈德莉稱他為“我最親愛的奈斯特”,邀他到她家去做客。他回信說他收入太低,沒有錢坐車,仿佛覺得自己不是個人,而是毫無價值的破爛。而且信的“字跡潦草,看不清,有許多折疊的皺紋,似乎曾在口袋裏亂塞過”。

哈德莉在信中說:“我和你情投意合,心心相印,我非常地愛你,我越來越喜歡你,但願有更好的方式來表達我對你的愛慕之情。”並造了一個新的形容詞“歐內斯特的”,放在自己的名字前。他的回信中卻憂鬱而莫名其妙地說:“希望我們能繼續保持相愛。”並把以前同阿格紐絲的事告訴了她。

哈德莉說:“真是上帝保佑,我們三生有幸,生活在同一年代,而且得以相遇。”他卻以自憐的口吻說,他生不逢時,命運的捉弄使他沒能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

“你不需要大人學學習!”哈德莉用十分欽佩的口氣回答。

海明威終於無法審慎。他穿上嶄新的西裝,臂上挽著那件意大利軍用鬥篷,還帶上一本他發表的文章的剪貼簿,興致勃勃地前往聖路易斯去看哈德莉。哈德莉的幾個女友對海明威讚賞不已。

不久,哈德莉又到芝加哥來看海明威。他們邀請肯裏沙龍的朋友們到餐館去喝紅葡萄酒。海明威喜氣洋洋地說,哈德莉和他們在一起,就像一朵繡在保加利亞黑緞子上的紅玫瑰。

海明威22歲生日那天,哈德莉送他一台嶄新鋥亮的柯羅納牌打字機。他當即用它打出幾行詩:建立起理想來,你內心就會充滿著甜蜜和歡笑。忘卻了憂傷,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