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海明威傳(5)(1 / 3)

他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繼續寫作的。這正是在巴黎奮鬥的藝術家的光榮傳統,在局外人的想象中常常帶有一種浪漫的色彩和吸引力。但是實際參與其中才能真正體會個中滋味。難忍的饑餓,退稿的折磨。海明威咆哮起來,大罵編輯太愚蠢,出版商太混賬。但他勒緊褲帶繼續寫作,一天隻吃5個法國銅幣的炸土豆作為午餐,極為特殊的場合才喝一點酒。

海明威頑固地用他的頭去撞擊那銅牆鐵壁。他認定了的路要一走到底。他一定要按照自己見到的和認識的人來刻畫人物。誰要想他在風格上讓步,那是絕對辦不到的。

當時,有“意識流鼻祖”之稱的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正在巴黎進行他的意識流實驗。他的作品《尤利西斯》和《為芬尼根守靈》很有意思,也很難理解。於是,有些學者就寫起了導讀的書,緊接著,另一些學者又寫起指導讀者讀這些導讀的書的文章。斯泰因的詩也屬於意識流的實驗品。有人認為,這女人不是天才就是騙子。如果你說你喜歡她的詩,那麼無論你用什麼樣的語言來為自己辯護都沒有錯,但是,如果你說不喜歡,那你就會被打上無可救藥的無恥之徒的烙印。

海明威掙紮著從這股意識流的漩渦中走出來,以現實主義的姿態頑強向前邁進。

不錯,他曾經得到過斯泰因、龐德、菲茲傑拉德等人的指點,但他從不跟哪一個作家一路走到底,隻是從他們那裏汲取養分,充實自己,在此基礎上開拓出自己的路。

他無意震驚讀者,隻是把生活的真實展現在他們麵前,並且用語言繪出有聲有色有味的圖畫。

他的文章中沒有長句,沒有“多得要命”的形容詞,對話有如電報般簡短。

他說,他的味蕾是靠酒變得敏感的,但他從不抽煙。以前曾經抽過,那是年輕時候的事,早就戒掉了。他說,這樣才能保持他那敏銳的嗅覺。

他覺得跟那些冒牌的藝術家們往來十分危險。因為在那個圈子裏,你可以喝酒喝得醉死,可以亂搞女人,可以喝咖啡閑聊浪費時間,也可以因為吃得過飽和空談過多而變成懶漢。

海明威和這幫人斷絕了往來,他遍訪了在巴黎的美裔出版商。

就在他窮困潦倒的時候,舍伍德·安德森再次給他幫了忙,司各特·菲茲傑拉德也向他伸出了友誼之手。

菲茲傑拉德知道海明威的困境後,極力向紐約推薦這位“極有潛力的新作家”,安德森也不約而同地向博奈和利夫萊特這兩個出版商寫信推薦。

利夫萊特最先提出簽定合同,預付二百美元,條件是,有權優先出版海明威今後的三部作品。這個公司出版了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集《在我們的時代》。

短篇小說集出版之後,受到一些客客氣氣的評論,便從此湮沒,無聲無息。

對此海明威感到有些失望,甚至窩火,但並不灰心。那兩百美元足夠他對付一陣子。完成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應該沒有問題。這部書稿花去了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修改和整理書稿的任務也不輕鬆。為此,在動手修改和整理之前,他常去體育館鬥拳,打拳擊,不管是勝是負,總要累得精疲力盡才回到他稱之為家的小閣樓。

斯克裏布納出版公司出版了他的《太陽照樣升起》。這本書一出版就進入暢銷書行列。海明威也因此成為眾人矚目的作家。

海明威終於成功了!這一年他還不到30歲。

《太陽照樣升起》標誌著海明威的成功。但他是個孤獨的成功者。

妻子拋下他走了,留下了一連串的問題,直到1927年,他們才辦妥離婚手續。

他孤身一人,年紀又輕,精力旺盛。

他去參加賽車,他去徹夜狂飲。他是體育館裏的常客,那裏隨時都有朋友一起打拳。

他曾和法國的重量級拳擊冠軍查理斯·卡彭蒂埃在那裏切磋過,並因此促進了對方的拳技。

他還去劇院看戲,去西班牙看鬥牛。

他那旺盛的精力總要找地方發泄。

有一次,在蒙巴納斯區的一個宴會上,他抓住頭頂上的一根鐵絲使勁往下一拉,結果把天窗上的一大塊玻璃給拉了下來,正好砸在他的頭上,受了重傷,住進醫院。

對於還不到而立之年的海明威來說,成功似乎來得過早了些。不過,我們這位年輕的作家並沒有因此而昏昏然,他那滿腔熱血以及那台打字機仍在時時敦促他。

說起來,《太陽照樣升起》的故事情節驚人地簡單。美國記者傑克·巴恩斯愛上了英國護士布萊特·阿什麗。戰爭中的一次“事故”剝奪了巴恩斯的性功能,致使他們的愛情變得殘缺不全。阿什麗人長得很美,有教養,有才智,也很傾心巴恩斯。這女人滿腦子都是愛情,卻又並不真正懂得愛情的含義。她在巴恩斯那兒得不到滿足,便去找別的男人鬼混,和他們在巴黎的咖啡館裏胡作非為、酗酒調情。由此又引出了其他一些人物。他們以賽車似的速度出出進進。有身體荏弱、縱欲過度、既沒有出息又放蕩不羈的邁克·康貝爾,有腦子糊塗又好衝動、還有點神經病、所以又是個願受愛情折磨的色情受虐狂羅伯特·科恩等等。他們都是戰後被生活的激流衝擊出來的年輕人。他們流落異鄉,浪跡歐洲大陸,整日裏聚飲、釣魚、看鬥牛或者在三角關係中爭吵鬥毆。他們處於一片精神的荒漠之中,感覺到巨大的空虛和迷惘。而海明威又恰如其分地把斯泰因的那句話“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作為扉頁題詞,道出了這本書的實質,從而使它和它的作者一道被視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