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讓生命同時光一起閃耀(1 / 1)

讀《生命如一泓清水》有感

總是在合上這本書的扉頁時不住地把目光投向遙遠的天際,仿佛隻有這浩瀚深邃的寂寞與寬廣能契合那時的我的靈魂。有時常常不住的發問:為何有些人處在金字塔的頂端,而注定許多人要淪陷在人海?看看這本書,有時會感覺到很釋然。

這本書的作者是新東方教育集團的總裁俞敏洪。俞敏洪,想必大家不會陌生。被眾多學生、仰慕者親切地稱為“老俞”的教育界傳奇以及許多青年心中的燈塔。之所以我很喜歡這本書,起初迫切地想要去閱讀,其中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本書作者的影響力與卓越成就。愈是能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我想,他能給予我的啟迪便是愈多。不求人生如此轟轟烈烈,至少需要讓自己的生命脫離平庸吧。

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生命如一泓清水、家的感覺、新東方的日子、在路上——夢想之旅日記。其中內容就不必一一贅述了,讀過才有感悟。

翻開本書,看著首頁那詩意昂揚的名字,或許心中便會徒增一種對於生命的美好感。一泓清水,一種清澈的生命。越是往下讀,我便總會感覺自己心中某個角落在隱隱地蠕動。同樣曾在某個時刻湧動過的少年熱血、同樣是試圖接近這個渾濁社會後的不屑與反感,也同樣是自己想要寫下的某段文字。在這樣一個睿智的男人筆下,毫無保留地湧向我們胸膛。記得文中引用過這樣一句話:即使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爐台,即使灰燼的餘煙歎息著貧困的悲哀,我們依然要堅定地相信未來,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詩人食指在《相信未來》中寫下的這句詩其實在某些時候會帶給我們內心深處的共鳴。失意,失落看似已經在榨幹原本豐滿的夢想,可是年輕的、如水的我們依然要固執地相信未來,不是嗎?水的偉大,在乎於沒有畏懼地漫過任何一個地方,哪怕這個地方是汙泥濁浪。可是終究能曆經百次循環,奔流入海,完成自己生命的升騰。

其實我們人亦然。

常常說生命如水般清澈。可是,想要做到這一點,卻是困難重重。不諳世事,給予了孩童水樣的眸子去閱讀這個世界,所以孩子的代名詞是純。涉世未深,讓青少年多了些許迷茫,因為這個世界並不天真。入世已久,曾經的淩雲之誌化為一聲聲隱沒在黑夜中的歎息,因為太多的渾濁想要同化不知道是否堅固的自我。一路上,有多少人兒經曆這三部曲,無奈地走著。有的被現實囚禁,生活的刻刀把他們傷得體無完膚。於是乎,他們成了一潭死水,生命失去該有的鋒芒。而有的卻在這之中遊刃有餘,苦澀不曾衝垮生命的堤岸,腐臭未曾毀滅靈魂的實體。於是乎,他們的生命如同清水,如同清水般偉大。

蓋上這本書的時候,回想起曾經在我心中久久不能忘懷的許多人物,無論是君臨天下的帝王明主,還是超然物外的聖賢大家,亦或是商海沉浮的企業大亨,無不是能堅守自我、反轉命運、濁流排空的成大事者。因為他們終究堅持著生命的本真,堅持進取的銳氣,堅持對於偉大的渴望與崇拜。我們說讀後感,讀一本書,需要感悟一些東西,但是我以為,我們更需要感悟寫這本書的人的內心世界。難以想象俞敏洪先生在創業之初的艱辛,卻能夠依稀瞥見一種伸手向前、把握未來的霸氣與銳氣。憑借著對於夢想的恪守,成功終究塑造了他在許多人心中的傳奇形象。可是,這不是偶然。自己做的隻有自己知道,也隻有自己可以擁有。

生命如一泓清水。水的清澈、水的流動、水的活力構成了水的生命,水的生命經過太多次的千回百轉,熔鑄了水的偉大。無論未來或是現實多麼曲折、困難,也請像書中作者一樣相信未來。時光會帶我們去經曆人生的各個層次,那麼也請讓生命同時光一起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