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天中午,奶奶答應明子的請求,讓爸爸帶陳伯伯來吃午飯,說是請他來看咪咪長得好不好,並謝謝他。
陳伯伯來了,和奶奶寒暄幾句。明子把咪子舉到他麵前,他也隻看了一眼。他一邊吃飯,一邊和爸爸大講起什麼電子計算機,怎樣用編成的語言,把資料儲存進去啦,用的時候一按那鍵子,那資料就出來了什麼的。明子悄悄地問奶奶:“電子計算機是什麼樣子?對養貓有沒有用處?”奶奶笑著說:“我也說不清。我想要把咪子的資料裝進去,要用的時候,一按鍵子也會出來吧。”吃過飯,陳伯伯謝過奶奶,說:“下午還要去擺弄計算機,先走了。”爸爸也說:“徐明還是跟我回去午睡吧,起來還要給媽媽寫信呢。”明子隻好把咪子抱起,在臉上偎了一下,跟著他們走了。
明子回到家一上床就睡著了。他忽然做了個夢,夢裏聽見咪子一聲一聲叫得很急,仿佛有人在折磨它。四周一看,隻見眼前放著一個大黑箱子,似乎就是那個電子計算機了,咪子在裏麵關著呢。它睜著兩隻大圓眼,從箱子縫裏望著明子不住地叫。明子急得嗒嗒地拍著那大黑箱子,要找那鍵子,就是找不著!
他急得滿頭大汗,耳邊還聽見嗒嗒的聲音,睜眼看時,原來還睡在床上,爸爸正用打字機打著給媽媽的信呢。明子翻身下床,摘下掛在牆上的奶奶家大門的鑰匙就走,爸爸在後麵叫他“別去吵奶奶了……”他也顧不上答應。
奶奶家的大門輕輕地開了,奶奶的房間也讓他推開一條縫。奶奶臉向裏睡著呢,咪子趴在奶奶的枕頭邊,聽見推門的聲音,立刻警覺地睜著大眼,一看見是明子來了,它又趴了下去,頭伏在前爪上,後腿蜷了起來,這是它興奮前撲的預備姿勢。
明子側身擠進門來,隻一伸手,這一團毛茸茸的大白絨球,就軟軟地撲到他的胸前。明子緊緊地抱住它,不知道為什麼,雙眼忽然模糊了起來……
1984年5月18日晨
(本篇最初發表於《人民日報》1984年5月30日)
作品賞析
本文對小動物的描寫,主要采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為我們展現了幾隻活潑可愛的小貓。如“他家又有了三隻小貓,長毛的,個個像毛茸茸的小花毛團似的”,這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辭,寫出了小貓毛茸茸的樣子,非常可愛,也表現了作者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它還會輕輕地打著“呼嚕”,把貓當成人來寫,寫出了小貓憨態可掬的樣子。
本文語言簡潔、樸素,卻又充滿感情。“明子緊緊地抱住它,不知道為什麼,雙眼忽然模糊了起來……”沒有任何華麗的詞語,一個“緊緊地抱住”充分表現了明子對貓的那份發自內心的喜愛之情。而“雙眼模糊”更是把明子對貓的那份不舍描繪得十分感人。
寫作點撥
本文主要描寫了明子與小貓咪子之間發生的事情,全文最讓我們感動的是明子對咪子的那份深深的喜愛之情。那麼,作者是如何體現這一點的呢?作者主要運用人物的動作、語言描寫來表現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
例如:“明子隻坐在一旁,靜靜地抱著睡著的咪子,輕輕地順著它的雪白的長毛摸著,不時地低下頭去用臉偎著它,電視熒幕上花花綠綠地人來人往,他一點也沒看進去。”這裏的幾個動詞,“抱”“摸”“偎”,寫出了明子對小貓咪子的喜愛。這時他的心思都在小貓身上,連電視節目也沒看進去。
再如:“我奶奶您認識吧?她最愛貓了,她退休了閑得慌,想要您一隻小貓作伴,行不行?”這是明子的語言描寫。跟陳伯伯要貓時,明子一臉賠笑,他以奶奶愛貓為借口,渴望能夠要來一隻小貓。
一個兵丁
作品導讀
本文主要描寫了小玲與一個兵丁之間發生的故事。活潑可愛的小玲對軍服喜歡羨慕得不得了。因此,他每天都要去軍營,看士兵出操。於是他認識了一個兵丁,這個兵丁也有一個像小玲一樣大的孩子,他非常喜歡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