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那些觸動心靈的人(3)(3 / 3)

寫作中,恰當的語言描寫能夠準確地表達出人物之間的感情,形象地描寫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所以,我們在寫作中,一定要對人物的語言描寫細心斟酌,讓形象的語言描寫使我們的作文更生動。

記薩鎮冰先生(節選)

作品導讀

本文通過記敘薩鎮冰先生的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包括:船邊炮的炮膛被劃傷,他自己捐出月餉來賠償;到我家來做客,很準時,而且不忘了誇獎母親的點心做得好;遇有任何團體公請他,他總是零碎地還禮,請客時主張節儉,並盡量做到賓主盡歡。正是這些小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清廉、節儉、守時、風趣、灑脫的薩鎮冰先生。

本文同時還描寫了我們家與薩鎮冰先生的交往,寫出了父親和我們對他的敬佩之情。作者在正麵描寫薩鎮冰先生的同時,還通過描寫我們一家人對他的感受,來進一步突出薩鎮冰先生的性格特點,讓我們讀完之後,對薩鎮冰先生印象深刻。

原文回放

薩先生所在的兵艦上,紀律清潔,總是全軍之冠。他常常捐款修理公物,常笑對父親說:“人家做船主,都打金鐲子送太太戴,我的金鐲子是戴在我的船上。”有一次船上練習打靶,槍炮副不慎,將一尊船邊炮的炮膛,劃傷一痕。(開空炮時空彈中也裝水,以補足火藥的分量,彈後的鐵孔,應用鐵塞的,炮手誤用木塞,以致施放時炮彈爆裂,碎彈劃破炮膛而出。)炮值二萬餘元,薩先生自己捐出月餉,分期賠償。後來事聞於葉祖珪,又傳於直隸總督袁世凱,袁立即寄款代償,所以如今海圻船上有一尊船邊炮是袁世凱購換的。

他在船上,特別是在練船上,如威遠、康濟、通濟等艦常常教學生蕩舢板,泅水,打靶,以此為日課,也以此為娛樂。駕駛時也專用學生,不請船戶。(那裏別的船上,都有船戶領港,閩語所謂之“曲蹄”,即以舟為家的晝民。)葉統領常常皺眉說:“鼎銘太肯冒險了,專愛用些年輕人!”而海上的數十年,他所在的軍艦,從來沒有失事過。

他又愛才如命,對於官員士兵的體恤愛護,無微不至。上岸公出,有風時舢板上就使帆,以省兵力。上岸拜會,也不帶船上仆役,必要時就向岸上的朋友借用。曆任要職數十年,如海軍副大臣、海軍總長、福建省長等,也不曾用過一個親戚。

親戚遠道來投,必酌給川資,或做買賣的本錢,勸他們回去,說:“你們沒有受過海上訓練,不能占海軍人員的位置。”

薩先生和他的太太陳夫人,伉儷甚篤。有一次他在煙台臥病,陳夫人從威海衛趕來視疾,他辭了回去,人都說他不近人情。而自他36歲,夫人去世後,就將子女寄養嶽家,鰥居終身。人問他為何不續弦,他說:“天下若再有一個女子,和我太太一樣的我就娶。”——(按薩公子即今鐵道部司長薩福鈞先生,女公子適陳氏。)他的個人生活,尤其清簡,洋服從來沒有上過身,也從未穿過皮棉衣服,平常總是布鞋布襪,呢袍呢馬褂。自奉極薄,一生沒有做過壽,也不受人的禮。沒有一切的嗜好,打牌是千載難逢的事,萬不得已坐下時,輸贏也都用銅子。

他住屋子,總是租那很破敝的,自己替房東來修理,栽花草,鋪雙重磚地,開門辟戶。屋中陳設也極簡單,環堵蕭然。他做海軍副大臣時,在北平西城曾買了一所小房,南下後就把這所小房送給了一位同學。在福建省長任內,住前清總督衙門,地方極大,他隻留下幾間辦公室,其餘的連箭道一並拆掉,通成一條大街,至今人稱肅威路,因為他是肅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