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八點四十分,我們從旅館出來,十一輛汽車整整齊齊地擺在門口。我們分別上了車,徐徐地沿著山路,曲折而下。天氣晴明,和煦的東風吹著,燦爛的陽光晃著我們的眼睛……這時我才忽然想起,今天不是汽車司機們罷工的日子麼?他們罷工的時間不是從早晨八時開始麼?為著送我們上車,不是耽誤了他們的罷工時刻麼?我連忙向前麵和司機同坐的日本朋友詢問究竟。日本朋友回過頭來微微地笑說:“為著要送中國作家代表團上車站,他們昨夜開個緊急會議,決定把罷工時間改為從早晨九點開始了!”我正激動著要說一兩句道謝的話的時候,那位端詳穩靜、目光注視著前麵的司機,稍稍地側著頭,謙和地說:“促進日中人民的友誼,也是鬥爭的一部分嗬!”
我的心猛然地跳了一下,像點著的焰火一樣,從心靈深處噴出了感激的漫天燦爛的火花……清晨的山路上,沒有別的車輛,隻有我們這十一輛汽車,沙沙地飛馳。這時我忽然看到,山路的兩旁,簇擁著雨後盛開的幾百樹幾千樹的櫻花!這櫻花,一堆堆,一層層,好像雲海似的,在朝陽下緋紅萬頃,溢彩流光。當曲折的山路被這無邊的花雲遮蓋了的時候,我們就像坐在十一隻首尾相接的輕舟之中,淩駕著駘蕩的東風,兩舷濺起嘩嘩的花浪,迅捷地向著初升的太陽前進!
下了山,到了市中心,街上仍沒有看到其他的行駛的車輛,隻看到街旁許多的汽車行裏,大門敞開著,門內排列著大小的汽車,門口插著大麵的紅旗,汽車工人們整齊地站在門邊,微笑著目送我們這一行車輛走過。
到了車站,我們下了車,以滿腔沸騰的熱情緊緊地握著司機們的手,感謝他們對我們的幫助,並祝他們鬥爭的勝利。
熱烈的惜別場麵過去了,火車開了好久,窗前拂過的是連綿的雪山和奔流的春水,但是我的眼前仍舊輝映著這一片我所從未見過的奇麗的櫻花!
我回過頭來,問著同行的日本朋友:“櫻花不消說是美麗的,但是從日本人看來,到底櫻花美在哪裏?”他搔了搔頭,笑著說:“世界上沒有不美的花朵……至於對某一種花的喜愛,卻是由於各人心中的感觸。日本文人從美而易落的櫻花裏,感到人生的短暫,武士們就聯想到捐軀的壯烈。至於一般人民,他們喜歡櫻花,就是因為它在淒厲的冬天之後,首先給人民帶來了興奮喜樂的春天的消息。在日本,櫻花就是多!山上、水邊、街旁、院裏,到處都是。積雪還沒有消融,冬服還沒有去身,幽暗的房間裏還是春寒料峭,隻要遠遠地一絲東風吹來,天上露出了陽光,這櫻花就漫山遍地的開起!不管是山櫻也好,吉野櫻也好,八重櫻也好……向它旁邊的日本三島上的人民,報告了春天的振奮蓬勃的消息。”
這番話,給我講明了兩個道理。一個是:櫻花開遍了蓬萊三島,是日本人民自己的花,它永遠給日本人民以春天的興奮與鼓舞;一個是:看花人的心理活動,形成了對於某些花卉的特別喜愛。金澤的櫻花,並不比別處的更加美麗。汽車司機的一句深切動人的、表達日本勞動人民對於中國人民的深厚友誼的話,使得我眼中的金澤的漫山遍地的櫻花,幻成一片中日人民友誼的花的雲海,讓友誼的輕舟,激箭似的,向著燦爛的朝陽前進!
深夜回憶,暖意盈懷,欣然提筆作櫻花讚。
作品賞析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在文中抒發了自己對櫻花的讚美之情,對日本人民真摯的友情。本文的抒情看似平淡,然而在平淡的敘述中,我們卻感受到了作者心中那一份深厚的情,這情從文章的開始一直到結束都深深地感染著我們。
本文的語言既像圖畫,又像有節奏的音樂,非常吸引人。“日本到處都有櫻花,有的是幾百棵花樹擁在一起,有的是一兩棵花樹在路旁水邊悄然獨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彌漫的櫻花氣息裏!”幾句簡潔、準確的描寫便賦予了靜態的櫻花以生機,讓我們感受到它的魅力。“淩駕著駘蕩的東風,兩舷濺起嘩嘩的花浪,迅捷地向著初升的太陽前進!”作者的聯想是那麼豐富,那場景如同一幅畫卷,令人神往。
寫作點撥
冰心善於運用以借物抒情的寫作手法,把自己獨特的感受、濃烈的情緒隱藏在具體的意象背後,使文章流動著藝術美感,從而構成深遠而濃鬱的詩一般的意境,牽引讀者的思緒,使讀者如飲一泓芬冽甘醇的清泉,既為之沉醉心動,又感覺神清氣爽。在她的筆下,櫻花不僅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中日人民友誼的象征。禮讚櫻花就是禮讚日本人民,禮讚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平日裏當我們描寫柳樹、梅花等事物時,我們除了描寫它們美麗、清新的外貌,還可以借助景物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這就是借物抒情的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