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實現自我之途(4)(1 / 3)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事業之成功,其酷虐、機變的個性及表現,在掃蕩政敵、誅除異已、樹威秉勢、以猛藥治亂世上,固然發揮了特殊的作用。然而,單憑樹威秉勢還不足以成大業,還需具有審時度勢、多謀善斷、知人善任、施恩盡能的特殊才能、智謀和魄力才行。在這方麵,曹操顯露了政治家、軍事家非凡的雄才大略。

公元196年,漢獻帝逃出長安後,在韓暹、楊奉等人的護送下,回到東都洛陽。當時曹操在許縣,計劃迎接獻帝。部眾都認為:“崤山以東尚未平定,而且韓暹、楊奉等人自認為護駕有功,驕橫凶暴,不能迅速製服。”荀彧說:“以前,晉文公重耳迎納周襄王,各國一致推舉他為霸主;漢高祖為義帝發喪,身穿孝服,使得天下百姓誠心歸附。自從天子流離在外,將軍首先倡導興起義軍,隻因崤山以東局勢混亂,來不及遠行迎駕。如今獻帝返回舊京,但洛陽荒廢,忠義之士希望能保全根本,黎民百姓也懷念舊的王室,為之悲傷。借此時機,奉迎天子以順從民心,是最合乎時勢的行為;用大公無私的態度使天下人心悅誠服,是最正確的策略;堅守君臣大義,輔佐朝廷,召攬天下英才,是最大的德行。這樣,盡管四方還有不遵從朝廷的叛逆,但他們能有什麼作為?韓暹、楊奉之輩,又有什麼值得顧慮!如果不及時決定,使別的豪傑生出奉迎的念頭,以後盡管再去努力,也來不及了。”於是,曹操派遣揚武中郎將曹洪率兵向西,到洛陽迎接獻帝。董承等扼守險要阻攔,曹洪不能前進。

議郎董昭認為楊奉的兵馬最強,但缺少外援,就用曹操的名義給楊奉寫信說:“我與將軍相互傾慕,隻聽到名聲,便已推心置腹。如今,將軍在艱難之中救出天子,護送他回到舊都洛陽,衛護輔佐的功勳,蓋世無雙,是何等的偉業!現在,各地不法之徒擾亂中原,天下不寧,君主的平安至關重要。所有的賢明之士必須一起努力,才能肅清君王道路上的障礙,這決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所能辦得到的。將軍應當在朝廷主持事務,我則作為外援,如今我有糧草,將軍有兵馬,互通有無,足以相輔相成,我們生死與共,禍福同當。”楊奉接到信後十分高興,對其他將領說:“兗州的軍隊,近在許縣,有兵有糧,朝廷正可以倚靠他們。”於是,諸將聯名上表推薦曹操擔任鎮東將軍,並承襲他父親曹嵩的爵位費亭侯。

韓暹倚仗護駕有功,專橫霸道,董承對他十分厭恨,就私下派人召請曹操。於是,曹操親率大軍到達洛陽,向獻帝奏報韓暹、張楊的不法行為。韓暹害怕被殺,單人匹馬投奔楊奉。獻帝認為韓暹、張楊護駕有功,下詔一切不予追究。公元196年8月18日,獻帝命曹操兼任司隸校尉,主持尚書事務。

曹操請董昭與自己並坐在一起,問他:“現在我已到洛陽,應當采取什麼策略?”董昭說:“將軍興起義兵,討伐暴亂,入京朝見天子,輔佐王室,這是春秋時期五霸的功業。現在洛陽的各位將領,各有打算,未必聽從將軍的指揮。如今留在洛陽控製朝政,有許多不利因素,隻有請天子移駕到許縣才好。”曹操說:“我本來的計劃就是這樣的。隻是楊奉近在梁縣,聽說他兵強馬壯,不會阻撓我嗎?”董昭說:“楊奉缺少外援黨羽,所以他願與將軍結交。任命您為鎮東將軍、封費亭侯的事情,都是楊奉的建議,應該及時派遣使者帶去重禮表示感謝,使他安心。楊奉這個人有勇無謀,一定不會疑心。”曹操說:“很好!”立即派使者去拜見楊奉。27日,獻帝車駕向東行進,遷都於許縣,改稱許縣為許都,任命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當時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尤其是袁紹得知漢獻帝被曹操奉迎到許都,後悔不迭,於是窮思竭慮,又想出了補救辦法:以他盟主身份,藉口“許下埤濕,洛陽殘破,宜徙都鄄城”,令曹操把漢獻帝遷到鄄城以自密近,便於得機將其控製在自己手上。曹操當然不同意,他轉請獻帝發下一道詔書責備袁紹:“地廣兵多,而專自樹黨,不聞勤王之師,但擅相討伐。”這正是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策略的妙用。從此以後,曹操掌握了天下大權,在群雄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