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扶助,也許有時也是一種幸福,但更多的時候情況恰恰相反。你最好的朋友其實並不是供給你金錢的人;真正的好友,是鼓勵你自立自助的人。
一個身體健全的人,如果總是依賴他人,就會感到自己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一個人隻有有了職業,自立自助的時候,才會感到自由自在,無比幸福。
世界上許多人之所以會無所作為,就是因為他們貪圖省事,缺乏自信,不敢照著自己的意誌去做。東去詢問,西去探訪,事事要得到他人的同意認可才敢做出決定,像這樣缺乏自立自助精神的人,是不可能會有所作為的。
一個人如果連自身的能力、自己的意見都不敢表現,實在是人生之奇恥大辱。要想獲得美滿的結果,就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念,增強自己的信心,努力去做。
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價值
能充分利用手頭的“材料”,無論是布料、生鐵或是人的性格——這就是成功。將普通的“材料”變成無價的美德,這就是人生巨大的成功。
愛默生說過:“世界不再是粘土,而是工匠們手中的生鐵塊。人們必須不斷猛力地敲打,才能從中開辟出一塊生存之地。”
第一個擺弄起熟鐵棒的人也許是名鐵匠。他略通自己的手藝,且沒有去換一份更好職業的雄心壯誌。他覺得,自己拿熟鐵塊所能做出的最好的東西就是馬蹄鐵,並對自己精湛的手藝欣喜不已。他琢磨著一磅粗鐵也就值兩三分錢,所以不值得在上麵多出工出力。因此,他強壯的肌肉和可憐的技藝將鐵塊的價值從1美元提高到了差不多10美元。
這時來了個刀匠。他多受過那麼一丁點兒的教育,多那麼一丁點兒的雄心壯誌,也多那麼一丁點兒的悟性。於是他對鐵匠說:“這就是你眼中的鐵塊的價值嗎?給我一根鐵棒,我會告訴你腦力、技藝和勤奮的工作能把它變成什麼。”他在粗糙的鐵棒身上看到了更多的價值。他學過淬水和回火的諸多工藝;他有著各式工具、打磨和拋光齒輪以及退火爐。鐵被熔煉、去碳,變成鋼,接著被抽長、鍛造、回火、加熱到發白發亮的狀態,然後被投進冷水或冷油來提高韌性,最後被耐心地小心翼翼地打磨、拋光。當一切工作結束的時候,刀匠將價值2000美元的刀片呈現給鐵匠。鐵匠驚奇不已,因為他隻從鐵塊中看出了馬蹄鐵10美元的價值。由此可見,價值在精煉的過程中被大大提升了。
正當刀匠展示自己的藝術品的時候,又有一位工匠說道:“如果你做不出更好的東西,那麼能做成刀片也確實不錯了。可惜你還沒有做出那鐵條一半的價值。我能看出它更高級的用途,因為我研究過鐵,知道它的內涵,知道它到底能被做成什麼。”
這位工匠有著更精湛的技藝、更深層次的悟性、更高的審美標準、更堅定的信念,並受過更好的教育。這使得他從粗糙的鐵棒表麵進一步看到了鐵分子的本質。於是,鐵棒不再被做成馬蹄鐵或是刀片,工匠憑著自己精確的眼力,將粗鐵做成了最精致的縫衣針。與刀匠的製作工藝相比,製作肉眼幾乎看不見的針尖無疑需要更精細的流程和更加高超的技藝。
看著這件美妙絕倫的作品,工匠認為他已經完全挖掘了鐵的潛力,因為它已經把刀匠所表現出的鐵的價值翻了許多倍。
但是,等一下!又來了一位技藝精湛的技工,他有著更好的頭腦、更精細的手藝、更多的耐性、更多的勤奮、更高的技藝,接受過更良好的教育。他的作品輕鬆地超越了馬蹄鐵、刀片和針,因為他將鐵料做成了鍾表的發條。當別人隻看到馬蹄鐵、刀片或是7000根針所蘊含的價值的時候,他那具有洞察力的眼睛所看到的卻是價值10萬美元的產品。
這時又有一位藝術工匠出現了,他告訴我們鐵棒並沒有表現出它最有價值的內涵,而他則擁有在鐵塊身上創造更大奇跡的能力。對他而言,連鍾表的發條都顯得粗糙而笨重。他清楚地知道,粗鐵經過細心地琢磨就會獲得彈性,這一點對於那些對冶金術不那麼熟悉的人來說是無法想像的。他清楚地知道,如果在煉鋼的時候足夠的小心,那麼冶煉出的金屬不會變得堅硬、鋒利,如同死鐵塊一般,而會擁有許多新的特點,如同被賦予生命一樣。
帶著敏銳的、幾乎可以透視的觀察力,這位藝術工匠知道製作發條的每步工藝都可以進一步提高,他知道製作的每個步驟都可以更加完美,他更知道金屬的內部結構會因精煉而發生變化,以致於一根柔軟的金屬絲就能夠發揮驚人的作用。他手中的鐵棒經過一道又一道的冶煉程序,最後被成功地做成一卷極其精巧的幾乎不為肉眼所見的金屬遊絲。經過無數的艱苦勞動,他終於將自己的想法變成了現實,他終於將鐵塊的價值從幾美元提升到了100萬美元,差不多是同等重量黃金價值的4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