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爭霸天下(6)(1 / 2)

當劉邦部隊趕到這個地方時,發現和自己約好的彭越、韓信部隊根本沒有來,整個平原上除了自己所率領的漢軍,就是不遠處一幫馬上要把自己吃了的楚軍。劉邦慌了,他沒有想到,自己放了項羽的鴿子,卻也被韓信和彭越放了鴿子。憤怒的敵人就在前方,劉邦沒有退路了。

項羽被劉邦忽悠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這次的項羽不僅僅帶著憤怒,而且還有滿滿的恥辱。憤怒之下的楚軍戰鬥力更為驚人,項羽這次親自出馬,他滿身的憤怒讓他這次一定要手刃劉邦。

在項羽強大的攻擊力之下,漢軍的前鋒很快就抵擋不住了。這個時候多虧了周勃的軍團拚死抵擋住楚軍的進攻,這才把劉邦安全掩護進了陽夏城內。

又是這一招,又是這“烏龜招”。項羽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實打實的和劉邦大幹一場,可是劉邦偏偏讓項羽逮不著。

沒有後退,隻有前進,氣急敗壞的項羽沒有選擇返回彭城。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沒有選擇彭城的同時,他卻選擇了失敗。

憤怒已經遮住了他的雙眼,已經占領了他的思維。

前述已經說過,攻城的難度是非常大的,項羽的兵士們雖然勇猛,但也隻限於在平原作戰。在這裏,項羽的騎兵起不到一點兒作用!所以,再怎麼猛攻,陽夏城仍然在漢軍手裏。而楚軍由於補給線被破壞,很長時間沒吃過飽飯了,士氣大挫!

在陽夏城裏的劉邦此時正在鬱悶,我遇到這麼大一個困難,怎麼就沒個人來幫助一下呢!這時候張良分析了,這幾個人按兵不動,無非就是向您無聲的抗議,希望能向您要點封地,都到了這個時候了,您也該出手了,把所有的東西都拿出來,包括疆土這些實在的東西,隻要跟那幫人說滅了項羽後這些疆土就是他的,不怕沒有人來救駕。

沒有行動力,是因為誘惑的砝碼不夠。

劉邦清楚地知道得與失之間孰輕孰重。要想賺大錢,必須下血本兒。

劉邦下令封彭越為梁王,把睢陽以北至穀城等梁國的疆土全部劃歸彭越;韓信仍舊是齊王,當然這齊王也不是說說而已,從陳國以東到海之地及韓國原有疆土都是韓信的;同樣有戰功的英布封為淮南王,仍然統領原先的九江地區以及楚地的一部分地方。

看到了實在的東西,果然就有了行動。沒過多久,韓信立刻親率大軍由臨淄南下;彭越也派大量軍隊分批由昌邑出發,準備截斷項羽返回彭城的後路;英布則率兵北上,準備從南方夾擊項羽的後路。

項羽著急啊。眼看陽夏城攻不下,軍隊這幾天糧草又成了問題。這下又接到這麼多不利的情報,項羽終於開始恐懼了。他隻得下令全軍往東撤退,由於回彭城之路已被彭越截斷,他隻得退到了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

這垓下是個什麼地方呢?

垓下位於淮水北岸,由於有不少河流流經此地,因此形成了不少河溝及岩壁,十分有利於建構防禦工事。但這似乎並不是項羽的強項,他更加擅長的進攻,而不是防守。

這一次真正的考驗來了,項羽真正地感覺到了危機感。放眼四周,已經都是漢軍了,這一年是公元前203年的12月。

決戰

項羽集團和劉邦集團在同一個夜晚,準備著同樣的一件事情——決戰。

天明之日,正是決戰之時。

這個時候和項羽對抗的敵人已經不能被稱之為是劉邦集團了,而隻能是聯軍集團。聯軍總共大約有七十多萬人,韓信為這七十多萬人的最高統帥。

這一次,劉邦冒了太大的險,他知道自己帶不了七十萬人的兵,而韓信可以。

韓信果然可以,麵對七十萬大軍,韓信沒有一絲手忙腳亂。這是韓信第一次和地方最高級別的敵人項羽交手。

韓信首先做的事情是斷了項羽的後路,他命令英布軍團把楚軍南麵的外圍出路全部堵死,接著再命令彭越軍團把楚軍北麵的外圍出路全部封死。這下,項羽就成了甕中之鱉。而韓信自己則帶著本部軍團的三十萬軍馬和劉邦本部軍團主力彙合,最後一起向困守垓下的十萬楚軍發起進攻,展開最後的決戰!

這是韓信和項羽第一次的正麵較量,卻也是最後一次。

漢軍的情況大為樂觀,但是項羽的情況就非常糟糕了。戰爭的主動權一直在漢軍手裏,項羽退守到這裏完全是無可奈何。到底是攻?還是守?

麵對敵我雙方兵力這麼懸殊的情況,項羽似乎隻能守,但要是打防守戰,需要最多的就是糧草,項羽軍方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衣少糧啊。如果死守這裏,最後的結果也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