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呱呱?”老媽走過來關切地用手摸摸我的頭問。
“沒什麼。”
“沒什麼?那怎麼不高興呢?”
“老媽,我想要一輛自行車。”我悶悶地說。
“原來是這麼回事呀,至於長籲短歎嗎?”
“當然至於了,別人都有,就我沒有。”一說到這些,我覺得鬱悶極了。
“我的那輛自行車,老放在那車棚裏,你就隨便練吧。”
“不,我想有一輛自己的自行車。”
“那好吧,車鑰匙交給你,不就屬於你自己的了?”
“不,我就想要一輛漂亮的山地車。”
我不想讓老媽故意跟我繞圈子了,就明著說我想要什麼樣的車了。
“幹嗎要跟人攀比呀,應該比誰的車技好,而不是比誰的車是新還是舊,是雜牌還是名牌。”
老媽又想跟我掰那些沒用的空道理。
“為什麼你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我就不可以?”早就感到不公平的我,大叫起來。
“我們買的都是生活必需品呀,也沒買多餘不用的東西呀。”老媽睜大了眼睛。
“誰說的?我問你,有了電視機,為什麼還要買個大電視機?有看的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買個多餘的?”
我又用手使勁地揪著沙發靠墊問:“要為了節約,你為什麼不買最便宜的黑心棉靠墊,而非要買純棉的呢?”
平時老媽說的那些婆婆老媽的話全被我這時候派上了用場。
“我那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老媽強忍著怒氣說。
“我也是為了提高我的生活質量呀。因為不喜歡的車我騎起來就心裏不舒服呀。
騎著我喜歡的車,我就是在享受生活呀。”
“你……你……”
說不過我的老媽,氣得說不出話來。嘿嘿,平時練成伶牙俐齒,關鍵時刻還真有用。這個時候,我心裏隻有嶄新的吉安特自行車。
“沒理了吧?說不過我吧?”我又緊逼一句。
說不過我,應該有點戲了。
“哼,我才懶得跟你胡攪蠻纏呢。沉默是金,你懂不懂?”
老媽憤然扭身去廚房了。
“哼,沉默是破銅爛鐵!”我對著老媽的背影喊了一句。
一想到那帥帥的山地車,我早就把不跟老媽頂嘴、要消除老媽鬱悶的決心拋到雲外去了。
“啊?誰在說沉默是破銅爛鐵呀?”
隻聽門鎖被扭動了兩下,老爸打開門,走了進來。
一見老爸,老媽就像見到救星一樣,她情緒激動地給老爸編排著我的“索要自行車”的故事。
“說說看,你想要自行車幹什麼?”老爸問我。
“騎著玩唄。”我一邊低著頭用腳尖在地上畫圈兒,一邊小聲說。
“要是玩的話,我和你媽的車,你可選一輛,哪輛好騎選哪輛。”
“可是,別人騎的都是嶄新的自行車,而我呢,卻是那老掉牙的舊車。”我說。
“我看三年級的小豆豆,就騎著他老媽的車滿院子跑呢。”老媽從廚房裏伸出頭來插了一句。
“那是因為他還小,不知道什麼是帥。”我氣呼呼地說。
“說到底,呱呱,我覺得你要新車不是為了玩,而是為了攀比。比誰的車新,比誰的車帥。”老爸頓了頓說,“其實 ,攀比是沒有錯的,比如可以比誰的學習好啊,比誰的車技高啊,比誰在大院裏做的好事多啊……”
“那我也是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嘛!”我抓住了老媽那句話。
“說的一點沒錯!人追求物質享受本身是沒錯的。”
我的眼睛一亮,沒想到老爸完全讚同我。
“但是——”老爸語氣一轉說,“要適度!比如說,你現在的經濟條件可以買一輛自行車,可是你卻非要想買一輛轎車,這就是超出了物質追求的度。”
“老爸,我隻是想買一輛山地車耶,沒有想去要一輛轎車。”我趕緊說道。
“就是買一輛山地車,也要根據自己的實力和能力。比如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你掙了錢,那就是你有了經濟實力和能力了。”
“可是,我現在是小孩子,哪裏有什麼收入呀!”我反問道。
“以後你長大了,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了,你可以在你的經濟許可的範圍內隨意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可是現在,你要用老爸老媽掙的錢來滿足你對物質上的追求,那就不對了。如果你需要自行車,老爸老媽又有能力為你提供卻不給你提供,那就是爸媽不對了。而現在,我們家有現成的既方便又實用的26型永久車,你不用,卻非要另外花錢與人攀比,這對嗎?”
管它對不對呢,反正我心裏鬱悶極了。每次一吵架,一對一,我總是勝多敗少,可是,眼下二比一,我就感覺很麻煩。
“你再想一想,當初買旱冰鞋時,我為什麼帶你專門挑質量好的,那是因為鞋穿在腳上合不合腳最重要。那小商品市場上有特別便宜的,但是它不合腳,不舒服,滑起來容易出危險。”老爸起身喝了口水又說,“別說你小孩子了,就是大人追求物質享受也要有個度,如果超出了這個度,那是要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