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努力篇——成功和失敗是一對高低杠(6)(1 / 3)

菲爾普斯的身體的確得天獨厚:腿短、臂長、腰細、肩胸寬,像一條不折不扣的“海豚”。身高1.93米,臂長卻是2.01米,軀幹與身高2.05米的人相當,雙腿卻隻相當於身高1.80米的人。“強有力的上身助他如巨型航母般將水劃開,同樣距離他的劃水次數可以少於其他選手,節省了力量;48碼的大腳成為速度推進器,而相對較短的下肢則將水阻降至最低。”《紐約時報》評論,“這種嚴重違反達?芬奇關於人體黃金比例論的身體,簡直就是上帝專為遊泳而造的。”

不僅如此,菲爾普斯的四肢關節異常靈活:腳麵彎曲度超過常人15度,而肩膀擺動的幅度大到有人在觀看他比賽時,會誤認為他可以360度劃水。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菲爾普斯體內的乳酸代謝與常人明顯不同。乳酸是肌肉運動後的代謝廢物,會大大影響肌肉收縮並使人疲勞。2003年菲爾普斯打破100米蝶泳世界紀錄後,血液中的乳酸含量隻有5.6毫摩爾/升,僅為其他頂尖高手的1/3到1/2。因此,其他運動員總是比他先累,別人需要休息1小時,他隻需20分鍾。菲爾普斯在北京奧運會上的神奇表演,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這種神奇的肌肉恢複能力。8天17場比賽,因為賽事密集,有時1小時內需要兩次下水。有人計算過,8天下來他的運動強度相當於連續跑了8到9個馬拉鬆。

越是強壯的肌肉,越需要一個強大的靈魂來駕馭。菲爾普斯的成功首先來自對遊泳的極度癡迷,在泳池矯若遊龍的他,離開了水顯得非常笨拙,甚至會摔倒。“如果我能住在泳池裏,那最好不過了。”他調侃說。

菲爾普斯絕對算是一個工作狂。他堅信要取得勝利,必須比對手付出加倍的努力,“如果你休息一天,實力就會倒退兩天。”從11歲將遊泳確定為自己的職業人生目標起,菲爾普斯就過上了如鍾擺般規律而單調的生活。清晨7點,鬧鈴將他的酣夢驚醒。若在冬天,太陽尚未升起,天寒地凍,溫暖的床榻是一種致命的誘惑。偶爾他也會懶床,但母親會盯著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你知道,你應該幹什麼!”這會讓他瞬間清醒,並義無反顧地跳進刺骨的泳池裏。午餐後稍微打個盹兒,然後接著遊,直到晚上6點,每天狂遊12英裏。

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聖誕夜的美麗邀請也不能讓他動搖。平時教練叫他起床訓練,聖誕節時他打電話催教練來訓練。在過去7年裏,他隻有5天沒有下過水。“我知道沒有人比我訓練更刻苦。”他常告誡自己。

鮑曼總結愛徒成功時說:“成功的人有一種習慣,就是心甘情願地幹那些不成功的人不願意幹的事情。”

菲爾普斯的個性裏還有一點,就是強烈的好勝心。無論是遊泳,還是做其他事,他永爭第一。菲爾普斯曾經霸氣十足地說:“當我喜歡一件事時,我就會專心致誌。當我一心一意集中注意力時,沒有任何東西、任何人能阻擋我的道路。如果我沒有達到目標,那你們就要小心了,我會更加努力,你絕不會擋住我。”

2008年8月17日,蕩漾著夢幻碧波的“水立方”裏,傳奇又一次上演—“飛魚”菲爾普斯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決賽後,將個人第8枚鑲嵌著龍紋玉璧的北京奧運金牌收入囊中,打破了施皮茨保持的一人一屆奧運會7金的紀錄,同時締造了兩屆14金的神話。這近乎不可實現的戰績讓世界瘋狂……

在北京奧運會之前,媒體就曾預測過,認為美國運動員菲爾普斯在將要參加的8個項目中,會給觀眾帶來一次次驚喜。在泳壇,沒有人懷疑菲爾普斯的實力,就像在跳水界,沒有人懷疑郭晶晶的實力一樣。果然,在陸續開始的8場遊泳比賽中,菲爾普斯像一個神話人物,披波劃浪,一次次站在冠軍領獎台上。

閱讀點睛:沒有誰一出下來就能注定成為菲爾普斯,菲爾普斯自己也不能。所有的光輝和花環是無數汗水換來的。比賽時你輸了,是因為你的努力比對手少幾分;你勝了,是因為你比對手多付出了幾分努力。

做一條遊向成功的魚

劉東偉

阿爾弗雷德?哈約什,匈牙利著名遊泳運動員,曾經兩獲奧運會冠軍。

1878年2月1日,阿爾弗雷德?哈約什出生地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哈約什小的時候,父親非常疼愛他,幾乎他要什麼,父親總會滿足他的要求,因此,哈約什覺得他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那天,他從一本童話書上看到美人魚的故事,便央求父親去抓一條。父親說,世上哪來的美人魚?沒有的。哈約什卻不依不饒,父親隻好帶上他去了河邊。

父親在淺水裏俯身摸了半天,終於抓上一條小魚來,但是,這不是哈約什想要的。父親隻好繼續摸。父親往前走了幾步,突然腳下踏空,一下子滑進深水裏,頓時灌了幾口水,張著雙手撲騰著。哈約什嚇傻了,他大叫了起來。等周圍的人把父親拉上來,父親已經溺水而亡。

那一年,哈約什13歲。但是,哈約什覺得自己像個3歲的孩子一樣無知,是他親手葬送了父親。

父親去世後的三個月,哈約什每天都到河邊哭喊,他希望自己能夠感動神靈,把父親送到他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