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努力篇——成功和失敗是一對高低杠(6)(2 / 3)

一天傍晚,母親見哈約什還沒有回來,就去了河邊。母親抬頭看去,隻見哈約什正慢慢地朝深水中走著。母親大叫道,孩子,快回來。哈約什回頭望見母親,猶豫了。他原本是想隨父親而去的,他已經無法寬恕自己了。但是,當他看到母親後,心中又萌生了活下來的念頭。於是,哈約什走上岸來。母親抱住他,說,傻孩子,你這樣,父親就能活過來嗎?望著河水,哈約什暗暗地下了一個決定,他對母親說,媽媽,我要去學遊泳。他知道,如果當時,自己會遊泳,父親就不會去世了。母親想了想說,去吧,孩子。

幾天後,哈約什開始學習遊泳。在隊裏,哈約什是唯一不用教練督促的學員,他認真聽教練講述每個動作的要領,每次訓練都比別人在水中多遊一個小時。原本性格活潑的哈約什,變得寡言少語,休息時,他坐在河邊,默默地望著河水。學員們以為他在發呆,其實,他在想父親。假期裏,許多學員回了家鄉,而哈約什,依舊每天堅持去河裏遊泳。有時,母親也勸他,說,孩子,你看上去又瘦了許多,要多注意身體,不要對自己太苛刻了。哈約什說,媽媽,你放心吧,我沒事的,我隻是想去看看父親。對哈約什來說,父親已經化成了那片河水,當他一撲進水中,仿佛就躺在了父親的懷裏。

哈約什的遊泳成績一直很好,尤其在匈牙利,訓練遊泳的人才並不多。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舉辦前,組織方向匈牙利政府發出了邀請函,匈牙利在選舉參加隊員時,一開始並沒有哈約什。哈約什聽說後去問領隊,我也是遊泳愛好者,為什麼不允許我參加?領隊說,年輕人,這樣的活動參加不參加有什麼大的不同嗎?第一屆奧運會隻有13個國家參加,不像現在這麼舉足輕重,很多國家的參與情緒並不高,比如當時我們的清王朝,就沒有理睬。哈約什卻堅持要去,不,請不要剝奪我的生存權。領隊驚訝地問,這和你的生存有什麼關聯嗎?哈約什說,因為遊泳就是我的生命。領隊見他執意要去,就破例帶他去了。

第一屆奧運會在雅典開幕了,由於當時條件簡陋,遊泳比賽是在海灣中進行的,用浮艇拉著纜繩作為起點、終點線,水道也是用繩子間隔而成的。4月11日,13名參加100米自由泳的選手被一艘火輪載到海上平台。

看著那微微浮動的水,哈約什又想起了父親,他默默地說,爸爸,我知道你在水裏,保佑我吧。

天氣陰冷,水的溫度很低,摸一把,都有徹骨的感覺,其他的選手或多或少都有些擔憂,而哈約什像一條魚,毫不畏懼地在水中遊著,一舉摘得了男子100米和1200米自由泳的金牌。“我必須像一條魚一樣拚命地遊,因為,我對生命的渴望超過了對勝利的追求。”這是他激勵自己的話。

回到國內,哈約什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這些年來,我一直深深地感覺到,父親就在前麵牽引著我,讓我永不放棄,永不停歇,也可以說,是父親把我領上了成功的高峰。

閱讀點睛:《荀子?勸學》有句名言,“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哈約什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前麵,再前麵,最前麵。為了這個目標,他永不放棄,永不停息,一直到站在奧運會的冠軍領獎台上,這也是他的最終目標,他的最前麵。無論做什麼事情,隻要你樹立了目標,朝著目標,不停地追求下去,那麼,你總會成功的那一天。

矮小的蕾頓,遠大的目標

劉東偉

蕾頓,女子體操運動員,曾獲奧運會冠軍。

蕾頓雖然身材矮小,理想卻非常遠大,她從小就喜歡體操,而且把獲得世界冠軍做為自己的追求目標。有一次,在體操館裏,她和一位朋友說起人生的目標來,朋友看看又矮又胖的蕾頓說,世界上還沒有一個體操冠軍長成你這樣子。顯然,朋友認為蕾頓不適合走體操這條路,勉強踏上去,也不會走得太遠。

蕾頓的人生目標在體操館內傳開了,學員們在一起議論起她時,總是不免嘲笑。

由於蕾頓所在的體操館條件有限,過了一段時間,她的體操技術並沒有多少進步。蕾頓認為,照這樣下去,自己是無法實現人生目標的。於是,她前往休斯敦,投到著名體操教練卡洛莉的門下,從此,接受了科學的訓練,盡管她身高隻有146厘米,缺乏體操運動員修長身材的要素,但是,她還是克服了先天的不足,14歲時,便成為弗吉尼亞州的冠軍。

1984年的一天,為了奮戰洛杉磯奧運會女子體操全能比賽,蕾頓在殘酷的訓練中,右膝關節受傷了,疼得連挪動都不能,而這時,離比賽的時間越來越近了。這樣一來,就連一直支持蕾頓的家人也開始懷疑了,看來是命運和蕾頓開了個玩笑,又或者,是蕾頓把人生目標掛得太高了,她根本就無法實現。那天,蕾頓躺在床上,望著牆上的記事牌淚流滿麵,眼看離比賽的日子不多了,難道自己就這樣躺在床上嗎?難道自己真的不適合走這條路嗎?她想起了小時侯身邊人對她的嘲笑,再看看自己依舊有些肥胖的身子,一咬牙,扶著床下了地。護理黛麗跑過來說,蕾頓小姐,你不能動。蕾頓將她推開,搖頭說,你不要管我。說著,她前走了一步。突然,傷口一陣鑽心的疼,蕾頓撲通趴在地上。黛麗說,小姐,你的傷還要修養一個月,你不能下床。蕾頓咬著嘴唇說,我不能再等了,我要回訓練場。蕾頓硬是哼也沒哼便重新站了起來,豆粒般大大汗珠在她額頭滾動著,黛麗急得就要哭了,她轉身要去彙報院領導,被蕾頓喊下了。蕾頓說,為了我的夢想,也為了美利堅,你讓我走吧。黛麗望著這個倔強的姑娘,隻好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