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楊揚以總成績第五名被選入國家隊。兩個月後的一天,妹妹在學校的廣播中突然聽到“楊揚獲得世界挑戰賽第一名”的消息,忙興奮地寫信向姐姐祝賀。誰知不久楊揚回信告訴妹妹,那不是她,而是吉林省的小楊陽。這時妹妹才知道國家隊裏有兩個“楊楊”,而國家隊的第五名,意味著在大多數的時間裏都得坐在替補上,不僅沒有上場參加單項比賽的機會,就連接力訓練也隻能在別人有傷時才能上去練一練。
北京的夏天酷熱難耐,楊揚每周都要有兩次的野外拉練。訓練的地方是在北京遠郊野外一段長120米坡度為45度的山坡,運動員要穿著沙背心沿著山坡做彎道皮筋牽引模仿訓練。這種訓練就是在平地上也很困難,在山坡上做的難度就更大了。不過要想偷懶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少往沙背心裏灌些沙子,這樣就可以減少背部承受的壓力。可是楊揚每次不但不少裝反而總是多裝,而且就是在教練要求可以不背沙袋的一組裏她也照樣背。
功夫不負苦心人。不久,在第三屆亞冬會上,楊揚一舉奪得1500米、3000米接力兩項冠軍,並與隊友刷新了3000米的世界記錄。1500米比賽結束後,楊揚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就奔到看台邊,緊緊地摟著淚水奪眶而出的媽媽,激動地說:“媽,我們今後的日子馬上就會好過了。”
然而,可惡的命運卻和楊揚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在1996年3月5日的冬奧會選拔賽上,剛一起跑,楊揚就被隊友撞了一下,頭碰到了擋板上,爬起來時眼冒金星。第二次剛滑了幾步,她雙腿一軟又摔倒了。也許是那些日子超體能訓練疲勞過度吧,第三次剛剛站到起跑線上,楊揚隻覺得眼前突然一黑,便昏了過去。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躺在床上,醫生、教練、隊友們都在關注地望著她。“我怎麼會在這?我還能滑呀,我要參加冬奧會!”楊揚掙紮著要起來,卻被在場的黑龍江省體工隊的教練金美玉一把拽住了。楊揚的成績列為13位,未能入選冬奧會。
在國家隊踏上利勒哈默爾冬奧會征程的第二天,妹妹來到楊揚的宿舍。一推門,發現楊揚坐在床上,正低頭望著手中的一張紙愣愣地出神。妹妹悄悄地走過去,一把搶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張診斷書,隻見上麵寫著“輕微腦震蕩”幾個字。妹妹頓時呆住了,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落了下來。楊揚卻奪過那張診斷書,幾下就撕成了碎片,然後笑著對妹妹說:“都是大學生了,怎麼還跟小孩子一樣說哭就哭呢?走,我們逛街去。”
那天,姐妹倆一直逛到天黑才回來。晚上閑聊時,楊揚第一次不談滑冰和比賽,妹妹也完全避開這個話題。妹妹知道,此時此刻隻要能陪著楊揚就是對她最大的安慰,因為妹妹相信堅強的姐姐一定會振作起來的。
第二天早上醒來後,妹妹發現楊揚不在了。妹妹套上外衣來到訓練場,她看到偌大的訓練場上隻有楊揚一個人在滑著。妹妹沒有打擾她,隻是靜靜地坐在一邊看她一圈一圈地滑著。突然,楊揚停了下來,慢慢地屈膝跪伏在冰麵上!
妹妹急忙狂奔過去,拉起楊揚,隻見姐姐早已是淚流滿麵,泣不成聲。這是妹妹記憶裏姐姐第四次哭泣,這一次她哭得很痛快。妹妹沒有勸阻,隻是慢慢地替楊揚換下冰鞋,把她扶回到宿舍。
對於楊揚來說,那次失敗孕育出了更大的成功:一年之後,也就是1997年3月29日,22歲的楊揚在日本長野的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上,一舉奪得500米、1000米和個人全能三項冠軍。
尤其是1998年3月29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的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上,楊揚又一舉奪得了1000米、1500米速度滑冰、女子3000米接力及個人全能冠軍四枚金牌。這在世界冰壇史上是罕見的,一時間,楊揚成為世界矚目的冰壇皇後。
可是,楊揚的冬奧會之旅卻沒能像冰麵那樣平滑。2001年的年初,在訓練和比賽裏她突然開始不明原因地多次摔倒。一開始她以為是冰刀有問題,就不停地調冰刀,可還是老摔倒。楊揚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恐怕是腰椎間盤突出,如果不抓緊時間治療,後果嚴重。楊揚當時被嚇傻了,連是怎麼走出醫院的都不知道。
在醫院對麵的公用電話亭裏,楊揚撥通了家中的電話:“媽,我的腰壞了,不能再滑了。”沉默了好半天,媽媽才大聲地告訴楊揚:“再到別的醫院去看看,千萬別輕易放棄!”第二天,在一位有經驗的老按摩師的檢查下,楊揚才知道是虛驚一場,原來一切都隻不過是楊揚大腿外側的一塊肌肉過度疲勞導致的。